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我把那个小狐狸放地上也没动弹,我走到林子边缘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才发现已经跑了。一直装着呢”

余临南边吃饭边讲话,已经从看见睡死的小狐狸讲到了灵活奔跑的小狐狸。

余妈连连惊叹,忍不住拍了一下余临南。

“你也是胆大,手套都没有你也敢抓,万一挠一爪子该怎么办?”说着还斜了余爸一眼,怪他一个大人了,也不知道这个。

余爷爷放下筷子,抿了口茶,他晚上吃得少,吃的最快。

“怕是精怪,咱们这山上不光有山神,也有精怪呢。哪有没开灵智的狐狸这么聪明的。”

“爹爹,有精怪?以前没听说过啊。”余爸一脸的疑惑,但是对余爷爷的话还是有了八分的信任。老一辈管爸爸叫爹爹的多,现在基本没了。

他们这山里,啥都有可能。

“这还是我小时候听过的,说是以前去山里砍柴的人要是走的深了迷路了,总能看见兔子,刚开始还追着兔子跑,打着了能添口肉。后来发现跟着兔子跑能走出去,就说这兔子是山神点化,专门帮助村民走出深山的。”

吃饭的三人也听的入了神,这确实像山神点化的,山神也有大智慧。

要是这动物大了,人们看见老虎狼的得吓得乱跑,找个小点的人还看不见,这兔子最好,没威胁还有许多的诱惑。

“后来看见的人也多了,发现这兔子确实是帮助人们走出深山的 咱们这里也就不吃兔子了。”

余临南想着确实对的上,他们家从来没吃过兔子,镇子上也没有卖兔子的。

“那个狐狸开了灵智来我们家里干什么?”

余临南还是想不通,好好的狐仙不当,到人家里抱着棵树睡觉。

“估计那颗桃树不一般,那毕竟是山神大人赐给你的。”余爷爷相信那只白羊就是山神的化身。

这桃树自从被种下,不结果,除生长缓慢之外,从来没有异样之处。

“看不出来,不管了,只要不偷鸡吃想来睡就来吧。”

林子深处,像是原始森林般,树木茂密高大,在这里有一个一辆SUV大小的树屋,高高的架在树枝之间。

树屋中一只狐狸趴在中央,比余临南看见的篮球大小的狐狸大了数十倍,这树屋几乎被它占满了。

狐狸脸上一阵心虚,他发现那个年轻人不在家,老爷子不会经常去屋后看桃树,所以经常跑去桃树旁睡觉。

一般都是天黑了去,早上天还没亮就跑了,没想到最近发现那屋没人,一连几天看着都没人回来,就飘了。烤了一只人家的鸡,喝了一套罐猴子酿的酒,就睡到被人抓了现行。

猴子的酒,它想给差评。都怪那酒太香了,还让它一下子醉了过去。

还好它机智,吃完了鸡还知道毁尸灭迹,要不然它的狐生可以研究怎么成仙飞升了。

是的,鸡丢了,但是由于鸡的数量多,余家的人这次都没有发现。

狐狸的头左右乱晃,它想着,哪怕他去那换个样子都行啊。决定以后出门得换好马甲。保护狐狸脸面,从小事做起。

饭桌上余爸说起了卖鸡,定好了明天去抓鸡,后天一早就出发去镇上卖。寄给余二叔的就周四抓起来杀好,冻的硬硬的正好寄过去不会坏。

“你二婶上次说咱们家的鸡蛋也好吃,这个能不能寄,也给他们寄一箱子过去?”

余妈想起妯娌那瘦瘦的身板,平时肉都不吃的人一回村里,胃口大开,一般都能涨个五六斤肉。

“应该行,我明天在小程序上问问。咱们家鸡蛋吃着没腥气,我吃外头卖的蛋一股子味儿。”

余临南也不爱吃外面买的鸡蛋,在密闭空间一剥开,那味道熏的他能连吐二里地。

“爷,今晚在这边睡还是回老屋里睡?”余爷爷平时就住在老屋里,他不喜欢掺和到子女的事情里,一个人住自在。

前两天感冒了,被余爸强硬的拉到了这边。余临南只要在家里,基本都是和余爷爷一起住在老屋里。

余爸慢慢的啃着鸡骨头,只能撕点鸡皮下来,其余的筋都硬的很,咬不动。走地鸡都这样子,肉熟透了 鸡爪子要是咬不动,余爸就爱吃这个。抬头不赞同的看向余临南 ,余临南也有点不好意思,他以前问习惯了。回以余爸一个不好意思的眼神。

余爷爷没理会两人的眉眼官司,拍板决定就住这里,他的感冒已经好了,他就是想着等余临北来了一起吃顿饭再回去老屋。

开春了大家都挺忙的,没必要为了一顿饭跑来跑去。

余妈笑眯眯的起身收拾碗筷,她喜欢老爷子住在这边,一家子和和乐乐的,心情都要好不少。

余临南起身一起收拾碗筷,余爸也放下手中的鸡爪子 也一起行动。

还是余临南推着余妈去洗漱,飞快的收拾灶台,洗锅洗碗。

等他收拾干净了厨房,出来的时候余妈已经洗完了澡,他说了一声去洗澡拿上睡衣就进了淋浴间。

余爷爷等三人还在堂屋里坐着,聊着家常,余爸手里拿着那根抓鸡的网正修补着,余妈时不时提出一些意见,余爸听着但是不采纳。

等到余临南洗完澡出来余爸的网还没修好,余临南凑过去一看,他爸这修家伙事的手艺杠杠的,那网本来已经四分五裂,他爸已经差不多弄好了,就剩个收尾。

“爸,咱们拿啥装?”

以前卖过鸡,但是这次数量看着不少,那竹筐子明显不够。

“拿布条子绑住腿就行了,放三轮里跑不了就成。”余爸头也没抬。

“家里正好有破床单,我明早找出来撕好。”余妈立马回忆家里破床单的位置,她不丢旧的这些床单衣物,总觉得能用上。

余爷爷抽着旱烟,笑眯眯的看着不插嘴。

“妈,我晚上看见鸡蛋了,有小几百个吧。咱们后天一起卖了吧。”天气热起来,鸡蛋也放不住。

“那鸡蛋凑了十来天了,一起卖了也成。得留一百个给你二婶,他们放冰箱里也能放半拉月呢。”余妈利索的回答,这鸡蛋她一天能捡五十来个,全卖了去养鸡的林子里一寻摸,也能摸出几个来,家里不缺。

“行,那妈你明早别去捡鸡蛋了,我睡醒了去。”余临南想起自己的梦,他要去体验捡鸡蛋的快乐。

“行啊,就留着给你捡。”余妈同样喜欢捡鸡蛋,有收获的快乐。

“我听说咱们村里好多人去隔壁那个度假山庄应聘呢,这要是能找上工作,咱们这村里人气还多一点。”那个度假山庄虽然在隔壁的县,和他们却离得不算远,骑着摩托车二十来分钟也能到。

山路上摩托车更好骑。

“那挺好啊,他们那边旅游业发展好,快五一了,估计要的人多。”余临南恨自己学的不是酒店管理,也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做服务员他过不了心里的一关。

“咱们地里都种好了吗?”余临南关心另一件事情。

“粮食已经种下去了,菜还没种呢。后天正好让你爸去农机站买点菜种,咱们也快点种下去,要是能赶上五一游客多,咱们也去隔壁县卖。”余妈说着看向余爸,见余爸点头也放心了。

余爸这人啥事都能忘,就是忘不了地里的事情。

游客来这里旅游,买什么菜啊。余临南觉得他妈妈异想天开。

余妈看着昏昏欲睡的余爷爷,看了眼余爸手中的活计也完了,就招呼着回屋休息。

余爷爷睁开眼看见完事的儿子,站起身,自己往屋子里走,月亮大的很,不用灯他也看得见。

看着余爷爷回屋,余临南跟着进去看了一眼,帮着余爷爷脱好了衣服转身出门,余爸已经把网放回棚里,余妈去洗喝茶的杯子了。

说了一声我也睡了就进了自己的屋子。

余临南的卧室很宽敞,余家所有的卧室都宽敞。最里面放着一张一米八的大床,进门靠墙有一排的柜子,柜子对面放着的是一张架子,上面摆着余临南要用的书。靠近院子的一侧是一扇大窗,放着他的书桌。

进屋的他来不及收拾带回来的行李,看了一眼绕到床边一下子躺下去,明天再说吧,行李箱也是衣柜啊。

舒服的叹出一口气,摸到床头的手机,他回家就很少玩,一直放在床头柜上。

打开手机发现微信有了99+的红色提示, 点开一看发现是大学的宿舍群,光这个群已经显示99+,还有他的发小,他的室友陈荆。

陈荆是富二代,家在首都,公司开的不小,说不上首富吧,也能叫的上名号。余临南记得他们家好像主要是搞房地产的,但是其他的也都沾了点,涉猎挺广。

一毕业就回家当米虫了。他有哥还有姐,也没有进取心,家里对他的要求就是不创业,拿着给的零花钱玩就行。

知道余临南辞职后还叫他去他家的公司上班,余临南那时身心俱疲,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陈荆发了5条,打开和陈荆的对话框余临南挑重点看。

“小南子,我明天去A市”

“去文县”

“到那个度假山庄,我哥去那见朋友”

“你回去了没”

“我来找你玩”

文县就是余临南他们隔壁的县,A市有三个县,现在叫区,他们习惯叫县。

余临南所在的县叫做林县,A市的中心在就在他们县,也习惯直接叫他们县A市。

他读的大学就在他们省,在省会城市。所以有一个本地的室友,他们学校有很多当地的人。

“成啊,啥时候来,用去接你不?”余临南发了消息就退出,对小南子这个称呼视而不见,陈荆就爱这么叫。

点开99+的宿舍群,只见周泽阳陈荆聊的火热,李航宇偶尔附和几声。

往上翻了几下,也就是陈荆宣布要来文县,喊周泽阳和他一起接驾。李航宇拍了加班的图片,显得苦哈哈的。

对于加班其余两人只有哈哈哈哈哈哈哈,余临南看着也是心有余悸。

他的专业是计算机,毕业进了一家中型的公司当码农,刚开始他还高兴,就在省会城市,对未来充满了希冀。

周扒皮的老板,傻 逼的主管,勾心斗角的环境让他一个刚出象牙塔的学生一下子就陷入水深火热。他性子耿直,没啥心眼就直接面对了黑暗的职场,领导无限的大饼,同事的针对,暗无天日的加班,到最后还是余爷爷看出越来越沉默阴郁的他,让余爸余妈带着他去医院检查,后来拍板让他辞职。

他才从那种痛苦的环境中挣扎出来,后知后觉遇到的是职场霸凌,他在家里修整了半年才逐渐好起来,也才决定考公。

李航宇不是为了周扒皮奋斗,他自己就是周扒皮,不过只扒自己的。毕业后回老家开了一个游戏工作室,喊过余临南和周泽阳,但是李航宇老家在祖国的最南边,他俩都拒绝了。

不叫陈荆是因为他们三个和老师一起捞的人,都差点没能毕业,专业能力这一块陈荆一点没有。

最后一条是周泽阳发的。

“临南,我周六回家,找你去。”

“成,到时候好好招待你俩,我家的公鸡长的刚刚好,我今天在林子里还捡了香香菌,一炒那滋味神仙来了也得吃三碗。”

发送消息的余临南咽了下口水,今晚的菌子炒鸡,他能连吃一年不带腻的。

又退出打开了发小余安闻的,余安闻也是问他回家了没,周六来找他。

他顿时想笑,这几人约好的吧。

余安闻和余临南一个村子长大的,高中没考上,就去学了厨师,毕业了一直在镇上的饭店里上班,上次见面还是过年。

“今天刚到家,成啊,你周六早点来,咱俩捡香香菌,我今天捡了一筐子。”发送完消息又退出。

切回主页面,看着陈荆已经回复了。

“明天下午来,用接。”

“你四点来度假山庄接我。”

余临南想着明天陈少爷屁股不知道能不能受的住,他骑摩托去。

“没问题,四点我准时到。”

回到宿舍群,周泽阳已经用表情包刷屏了,全是流口水的小猫。

“香香菌已经出来了?”

“周六能吃上不?”

“我周六早早去你家,咱们一起捡。”

他在镇上,也能买着吃,但是买不到,全靠村里的叔伯给一点,但是他们村接壤镇上,离山神庙已经远了,能捡到的也不多,他一年能吃上两三回就不错了。

陈荆:香香菌是啥?

陈荆:你俩背着我和小李子有了秘密。

陈荆:我明天就去,我也去捡。

李航宇:冷漠加班jpg

李航宇:香香菌是啥?

李航宇:我也要吃(大佬点烟jpg)

余临南:山里的菌子,我们这里的独一份。

余临南:捡的多了邮给你。

余临南又切回和余安闻的对话框,只有一个高冷的OK,余安闻是个话少哥。

陈荆私信回了一个好的表情包,又在群里一阵聊,关于小公鸡和香香菌。

等余临南放下手机的时候已经显示十一点半了,他已经困的不行了,放下手机就睡了过去。

一夜无梦,等他一觉醒来看着外头亮堂堂的,就知道不早了。

摸出手机一看已经是十点了。起床叠被一条龙,走到门口大大伸了个懒腰,在家里他睡的非常好。

余妈看见他出来放下手里撕了一半的旧床单,招呼他洗漱,自己去厨房给他端早饭。

余爷爷坐在院子里,拿着竹条子编这什么,平时爱听的收音机放在身边,一点声音也没有。

家人们的爱啊。余临南心里感叹,舒服极了。

洗漱完毕看见桌上放着包子和稀饭,走过去问:“妈,我爸呢?”

“爷爷,你们都吃了吗?”

余临南坐到桌前,拿起包子就啃。是猪肉大葱的,好吃。

“吃了吃了,你快吃。”余爷爷点了点头,依旧笑呵呵一老头。

“你三叔早上来叫你爸,说是家里的大鹅要卖,问你爸能不能拉镇上一起卖。”

村里有个微信群,余爸第二天要去卖东西一般都在群里发,看大家有没有要卖的菜 他去收。平时村里有人要卖自己地里的或者家畜,也找他爸,省的自己跑一回。

他估计他爸发了明天要去卖鸡的消息。

余妈口中的三叔也就是余爷爷的堂堂堂堂弟,余临南理不清这关系,不过他们村子里基本都姓余,大家都是沾点亲的。

余临南三分钟解决完了早饭,洗完碗看着余妈还在撕布条子,也上手一起撕,他手劲大,效率一下子高了。

“你不是要捡鸡蛋吗,走吧。”

“爹爹,你的茶添满了,我和南南捡鸡蛋去。”余妈把手里撕好的布条放在网子的旁边,起身给余爷爷的茶杯倒满水,告诉了老人一声。

余临南拿上了捡鸡蛋的两个大竹筐,不一样的是里面余妈缝了布,能保护鸡蛋不被颠破。

“爷爷,我捡鸡蛋去了。”

余爷爷手里编着竹筐没有停顿,看着他俩点点头:“去吧去吧。”

两人一起出门。余临南换的一身旧衣服,昨天那架势,他就爱穿旧的。养鸡的林子里走三圈,啥也不干也得抹半身的鸡粪。

到了养鸡的林子,余妈拿了另一个筐子和他一起捡,鸡就这点好,爱在固定的地方下蛋。

捡鸡蛋这活干起来确实上头,收获感太强烈了,幸福感来的也很快。

二十来分钟两人已经寻摸完了整片鸡能到达的地方,有的鸡换了位置余妈没发现,在一个坑里余临南发现了十来个鸡蛋。和余妈交待清位置在哪,两人又往新家里走。

路上能看见有人在地里干活,远远的一道声音传来。

“她婶子,她婶子,你等等。”一道声音传过来。

余临南转身一看,一个五十来岁婶子朝着他俩快步走过来,他得喊一声二伯母。

二伯母走的很快,几步就到了跟前。

“我老远看见你俩拿着筐,想着就是去捡鸡蛋了。临南也回来了?”二伯母呼吸有点重,估计是走的太快了。

“二伯母,昨天刚回来。”余临南五官不算硬朗,但是五官也恰到好处,说不上帅的惊为天人,但是看起来舒服得很,也是有点小帅在身上。打着招呼,看起来乖得很。

二伯母点点头,笑着说着:“临南空了来我家里玩啊!”

余临南也是笑着点头应好。

“嫂子咋了,慢慢走,你这岁数也不怕摔一跤。”二伯母今年也过了60岁了。

二伯母闻言又是一阵笑,“不怕不怕,咱这村里上90岁了还能跑呢。”

“我想买点你家的鸡蛋,我儿媳妇要出月子了。你家的鸡蛋好吃,等我送鸡蛋的时候有面子。”二伯母家的儿媳妇生的二胎,余临南知道,他妈还专门去看了呢。

“行啊嫂子,要多少?要的多我得回家拿。”

余妈爽快答应。

“300个就行了,这天气容易放坏。”二伯母从兜里掏出300块钱,余临南家鸡蛋在村里都是按个卖,一个一块钱,他们家鸡蛋个头差不多,而且余妈也愿意挑大的装。

这鸡蛋算是贵的,架不住好吃,村里人也知道他们家的鸡蛋放到镇上一般都是一个得一块半,他们知道已经照顾村里人了。

“行啊,嫂子你啥时候用,要不就从今天攒,6天也能攒出来,还新鲜。”余妈爽快接过钱,揣兜里。

“后天就得用,我打算明天染鸡蛋,就今天拿上。”二伯母知道他家的鸡蛋隔几天就会卖,没有不新鲜的。

“行,那你跟我回去,我等会儿让临南和你一起过去。”余妈喊二伯母一起往家走。300鸡蛋也得有个30多斤,挺重的。

“你等会儿让临南给我送过来就行,我就不过去了,家里还忙着,本来要打电话给你。我这刚出门就看见你俩了。”二伯母摆摆手 表示要回去。

余妈知道她在家里看着儿媳妇,忙着呢, 说了两句告了别往家里走。

“你二伯母这这高兴的,又抱了一个孙子。”余妈语气酸溜溜。

余临南今年也25了,他知道他妈在催婚了,不接茬。

“二伯母眼光真好,一眼看中咱家的鸡蛋,这不送娘舅头份礼么。”

他们这边的习俗,媳妇生了孩子,出月子的时候娘家人来了要回份礼,一般是鸡蛋,还得染成花花绿绿的颜色。

余妈看了眼儿子,脚步加快,不说话。

余临南嘿嘿一笑跟着走。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