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七月的帝都,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置于透明的蒸笼之中,炽热的气息无孔不入。

街道两旁的梧桐叶,原本舒展而翠绿,此刻却像被抽干了生气,蔫蔫地垂着,毫无生机。

就连平日里不知疲倦、声嘶力竭鸣叫的蝉,此时的叫声也透着股有气无力的慵懒,仿佛在抱怨这酷热的天气。

然而,与外面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院的重点实验室里的空调正马力全开。

那冷气,裹着金属与臭氧特有的气息,如同一条无形的河流,在长长的走廊里无声地流淌,给人带来丝丝凉意。

宫彧轻轻推开实验室的门,一阵凉意扑面而来。

此时,谭天弈已经安静地坐在靠窗的工位前。

这位少年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那洁白的颜色在实验室略显单调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新。

他将袖口随意地挽到小臂,露出线条清晰、结实而又带着青春活力的手腕。

此刻,他正全神贯注地对着全息投影屏上的机械臂模型出神。

屏幕上,蓝色的光流如同灵动的精灵,顺着机械关节缓缓游走,仿佛是某种活物的血脉,赋予了这冰冷的机械臂一丝生机与活力。

“早。”宫彧微笑着,将手中的早餐袋轻轻放在桌上,温和地说道,“刚从食堂买的豆浆,还热着,喝了暖暖胃。”

谭天弈听到声音,缓缓抬起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只是,他的眼底带着熬夜后的淡红,那是为了科研成果日夜奋战留下的痕迹。

“您也早。”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兴奋,“昨晚我一直在优化仿生关节的神经传导算法,您看看这个参数,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说着,他伸手在空中虚划,投影屏上立刻跳出一组波动曲线。

原本锯齿状的波动,此刻被磨得异常平滑,就像经过工匠精心打磨的美玉,散发着一种完美的气息。

宫彧凑近屏幕,仔细看了半晌,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忽然轻轻敲了敲屏幕边缘,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这里的延迟率降到0.01秒了?”

他清楚地记得,上周这个参数还卡在0.03秒的瓶颈,这个突破几乎是跳跃式的,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试了用生物电流模拟信号传递。”谭天弈拿起豆浆喝了一口,温暖的豆浆让他疲惫的身体得到了些许舒缓。

他耐心地解释道,“就像人类的神经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二次处理,这样能大大提高信号传递的速度。”

他伸出手指,指了指模型的肘关节,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您看,这里加了个微型压力传感器,就像我们人类的肌腱,能自动调节发力大小,让机械臂的动作更加精准和灵活。”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砰”的一声推开,几个研究生抱着沉重的设备箱匆匆走了进来。

他们的额头上还挂着晶莹的汗珠,那是在酷热中奔波的证明。

“宫老师,小谭。”戴眼镜的硕士生李航气喘吁吁地把箱子放在桌上,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期待,“昨晚按小谭给的方案改了传感器,今天能测极端温度下的稳定性了,我们都很期待这次的实验结果。”

“辛苦你们了。”宫彧接过设备清单,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信任,“先测 -196℃液氮环境,再测300℃高温炉,分三组对比数据。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械臂在不同极端温度下的性能。”

他转头对谭天弈道,“你带两组人盯液氮那边,我去高温区。大家都要仔细观察,记录好每一个数据。”

谭天弈轻轻点头,指尖却无意识地在桌角敲了敲。

太初之力在他体内悄然流转,仿佛是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指引着他。

他的脑海中迅速将传感器可能出现的故障点过了一遍,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计算机。

高温区的密封垫圈可能会因热胀冷缩失效,液氮罐的压力阀需要提前校准,这些问题在他的脑海中一一浮现。

这些念头快得像闪电,他只来得及对宫彧补了句:“高温炉的密封圈换硅橡胶材质的,我昨天让后勤送了新的。这种材质在高温下性能更稳定。”

宫彧脚步一顿,回头看他,眼中满是惊讶:“你怎么知道我要换这个?”

他确实打算今天测试前更换密封圈,还没来得及说出口,谭天弈就已经想到了,这让他感到十分意外。

谭天弈拿起扳手的动作自然流畅,仿佛这扳手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他低着头,装作不在意地说道:“猜的。上次测200℃时,氟橡胶的密封效果已经开始下降了,所以我觉得这次需要更换更合适的材质。”

他低头调试设备,耳尖却微微发烫。他心里清楚,总不能说,他能“看”到密封圈内部正在老化的分子结构吧。

上午的实验在紧张的氛围中有序推进。

液氮罐喷出的白雾如同梦幻般的云朵,在操作台上迅速凝成霜花,仿佛给整个操作台铺上了一层洁白的毛毯。

谭天弈戴着厚厚的防冻手套,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机械臂动作。

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当机械爪在 -196℃的极寒环境下稳稳抓起一枚硬币时,围观的学生们爆发出低低的欢呼。

那欢呼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是对科研成果的肯定和期待。

“成功了!”李航兴奋地跳了起来,迅速记录数据,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抓握精度0.1毫米,和常温下一样!这意味着我们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谭天弈刚松了口气,耳机里突然传来宫彧焦急的声音:“小谭,高温区这边有点问题,你赶紧过来一下。”

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赶到高温炉旁。只见机械臂的指尖卡在炉壁上,屏幕显示传感器信号中断。

高温区的温度让空调也失了效,空气里弥漫着灼人的热气,仿佛置身于火焰山之中。

宫彧正皱眉检查线路,额头上渗着密密麻麻的细汗。

那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很快就被高温蒸发。

“可能是线路被高温烤软了。”他伸手想拔插头,却被谭天弈迅速按住手腕。

“别动,”谭天弈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线路短路了,直接拔会跳闸,到时候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

说着,他迅速从工具箱里翻出耐高温绝缘胶带,半跪在地,侧头避开高温炉的热气。

他的手指灵活地剥开线路外皮,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在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

宫彧蹲在旁边,默默地给他递工具,目光不经意扫过少年脖颈上的汗珠。

那汗珠顺着锁骨滑进T恤领口,像条无声的小溪,在这炽热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晶莹。

“好了。”谭天弈把接好的线路重新固定,抬头时正好撞上宫彧的视线。

两人都愣了一下,高温炉的红光映在彼此眼里,空气仿佛凝滞了半秒。

这一瞬间,时间仿佛停止了,只有彼此的心跳声在空气中回荡。

然而,这片刻的宁静很快被李航的喊声打破:“宫老师,小谭,液氮组第二组数据也出来了!”

一场新的科研征程,又在这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中拉开了帷幕。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