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距离查尔顿竞技的开放试训日还有一周,林阳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运河边的野球依旧参加,但不再仅仅是为了进球的快感。他会有意识地地练习弱侧脚(虽然他的双脚已经很均衡)的精准传球,会刻意模仿职业球员的无球跑动,甚至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反复练习急停变向和爆发力启动。

父亲林海下班后,也会抽空陪他到社区公园的简易草坪上加练。林海年轻时那点业余底子,此刻全化作了对儿子的指导,尽管很多现代足球的理念他已跟不上,但他能看出儿子身上那股不同于常人的球感和专注。

“阳阳,记住,”林海喘着气,将球传给孩子,“试训不是表演赛,教练要看的是你的态度、你的理解,还有你和队友的配合。别光想着自己带球蛮干。”

林阳点点头,胸口微微起伏,汗水沿着鬓角滑落。他明白父亲的意思。野球场上他可以随心所欲,但到了青训营,他需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可塑之才,而不仅仅是一个街头足球手。

这段时间,他也偶遇过艾米几次。一次是在街角的小超市,他帮母亲去买酱油,正好碰到艾米在买零食。简单的问候后,林阳鼓起勇气,装作不经意地提起:“对了,我下周要去查尔顿试训。”

艾米绿色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笑意:“查尔顿?真的吗?太酷了!我哥哥以前也想去,但没选上。祝你成功,林!”

那一刻,林阳觉得超市里廉价的日光灯都变得无比明亮。艾米的鼓励像一剂强心针,让他训练的动力更加澎湃。他甚至开始幻想,如果有一天他能在正式的比赛中进球,艾米会在看台上为他欢呼。

试训日终于到了。

那是一个典型的伦敦夏日早晨,天空阴沉,空气潮湿,预示着可能到来的降雨。林海特意请了半天假,开车送儿子去位于伦敦东南部的查尔顿训练基地。一路上,父子俩都很沉默,车厢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和期待的凝重气氛。

“到了那里,别紧张,就像平时一样踢。”林海停下车,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尽量轻松,但林阳能看到父亲握方向盘的手关节有些发白。

“知道了,爸。”林阳深吸一口气,拎起自己那个洗得发白的运动包,里面装着他最好的球鞋、护腿板,还有一瓶母亲准备的温水。

查尔顿的训练基地比林阳想象的要大,但也透着一股属于英格兰老牌俱乐部的朴实气息。几块修剪整齐的天然草皮球场,几栋功能性的建筑,远没有电视里看到的豪门俱乐部那样气派。但就是这片场地,对无数怀揣足球梦的少年来说,已是神圣的殿堂。

试训点设在U16梯队的训练场。已经有几十个少年在那里等候,由俱乐部的工作人员组织着。他们高矮胖瘦不一,肤色各异,但眼中都闪烁着和林阳一样的渴望与不安。林阳的出现,引起了一些细微的注意——他是现场为数不多的东方面孔之一。

一个身材高大、留着短发、穿着俱乐部训练服的中年男人拿着名单走了过来,他表情严肃,眼神锐利得像鹰隼。

“安静!”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是U16梯队的主教练,大卫·奥尔德里奇(David Aldridge)。欢迎你们来到查尔顿。今天的试训分为几个部分:基础技术测试、身体素质测量,以及最后的分组对抗赛。记住,拿出你们全部的本事,但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你们对足球的理解和态度。现在,按我念到的名字分组,先去体能房进行体测。”

林阳的心跳又开始加速。奥尔德里奇教练的气场让他感到压力,也让他更加兴奋。这才是真正的职业足球世界。

体测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原地摸高、立定跳远、30米冲刺等。林阳的身高在同龄人中属于中等偏上,但体重偏轻,显得有些瘦削。这在他的立定跳远和摸高数据上体现了出来,并不突出。然而,在30米冲刺测试中,他的启动速度和途中跑加速度却让负责记录的助理教练多看了一眼。他的步频快,身体前倾的冲刺姿态很标准,最终成绩排在了所有试训者的前列。

“爆发力不错,但身体需要加强。”助理教练在记录本上简单记了一笔。

接下来的技术测试在室外场地进行。内容包括颠球、带球绕杆、传接球、射门等。这些是林阳的强项。他的双脚均衡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左脚还是右脚绕杆,他都流畅迅捷,球仿佛黏在脚上。传接球练习中,他总能将球舒服地送到队友脚下,接球时的第一下触球也干净利落。

最让几位在场边观察的教练印象深刻的,是射门环节。在禁区弧顶附近的不同位置,用不同的方式射门。林阳左右开弓,打出了几记角度刁钻、力量十足的射门,守门员虽然尽力扑救,但还是让他进了好几个。更难得的是,他并不是一味发力,有一次还轻巧地搓了一个弧线球,吊入了球门远角。

“这小子,脚头很活。”助理教练低声对奥尔德里奇说。

奥尔德里奇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在本子上林阳的名字后面画了个圈。

上午的测试结束后,有短暂的休息和午餐时间。林阳独自坐在场边啃着母亲准备的三明治,看着那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的其他试训者。他们大多来自本地的青训俱乐部,彼此有些熟络,而林阳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一种孤独感悄然袭来,但他很快甩了甩头,将注意力集中在下午最重要的分组对抗上。他知道,前面的测试只是铺垫,真正的考验在于比赛。

下午的分组对抗赛,林阳被分在了蓝队,司职左边锋。对手是穿着橙色背心的橙队。

比赛一开始,节奏就远超林阳平时踢的野球。传球更快,逼抢更凶,身体对抗也更激烈。第一次接球,他就被一个身材壮硕的后卫狠狠撞了一下,虽然没丢球,但一个趔趄,传球质量大打折扣。

“嘿,软脚虾,这里不是公园!”那个后卫毫不客气地嘲笑道。

林阳咬了咬牙,没有回嘴。他意识到,光有技术在这里不够,他需要更聪明,更坚韧。

他开始调整。减少不必要的盘带,更多地利用一脚出球和队友做配合。他的无球跑动变得积极起来,不断利用速度冲击对方防线身后。他的双脚均衡性在比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他可以在左路内切用右脚射门,也可以下底用左脚传中,让防守球员难以判断。

机会终于在下半场出现。蓝队后场断球,迅速发动反击。皮球经过几脚传递,来到了在中场偏左位置接应的林阳脚下。他没有停球,顺势用右脚外脚背将球向前一趟,利用速度瞬间甩开了第一个防守队员。

前方是一片开阔地,对方只剩下一名中后卫和守门员。那名壮硕的中后卫且战且退,封堵着内切线路。场边的奥尔德里奇教练眯起了眼睛,想看看这个华裔少年会如何处理这个单刀球的机会。

林阳带球高速推进,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看到中后卫的重心微微偏向内侧,似乎在防范他的右脚射门。电光石火之间,林阳做出了决定。他先是一个向右拨球的假动作,骗得中后卫重心移动后,迅速用左脚将球扣向左侧!这个扣球动作幅度不大,但极其迅捷和隐蔽,完全利用了他双脚都能娴熟控球的优势。

中后卫被彻底晃开,失去了位置。林阳面前只剩下守门员。他没有再犹豫,用他相对非主力的左脚,冷静地推了一个地滚球,皮球贴着草皮,精准地钻入了球门右下角!

球进了!

整个进攻从接球到过人再到射门,一气呵成,尤其是最后那下左右脚连贯的假动作和扣球,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冷静和球感。

场边响起几声零星的掌声,来自其他试训者的家长和俱乐部工作人员。林阳听到父亲在场边压抑着兴奋的低吼。他喘着粗气,没有过度庆祝,只是握了握拳头,转身跑回本方半场。但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主教练奥尔德里奇微微颔首的动作。

这个进球,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林阳的信心。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越发活跃,又送出了一次助攻,帮助队友得分。

分组对抗结束,蓝队取得了胜利。所有试训者重新集合,等待最终的“宣判”。

奥尔德里奇教练走到队伍前面,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而又期待的脸。

“感谢各位今天的努力。”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你们中的大多数人,会收到一封感谢信。但会有少数人,我们会在下周初接到俱乐部的电话。这意味着,你获得了进入下一阶段试训,甚至加入青训学院的机会。”

没有当场宣布结果,这增加了悬念,也避免了落选者的尴尬。

试训结束了。少年们带着复杂的情绪陆续离开。林海走到儿子身边,用力搂了搂他的肩膀,“踢得很好,儿子!那个进球太漂亮了!”

林阳笑了笑,但兴奋过后,疲惫和不确定性涌了上来。他看到了太多有天赋的竞争者,自己真的能脱颖而出吗?

回家的路上,雨终于下了起来,敲打着车窗。林阳望着窗外模糊的街景,心中五味杂陈。他回味着那个进球,回味着奥尔德里奇教练那个细微的点头,也担忧着那通可能永远不会响起的电话。

这一周在焦急的等待中过得异常缓慢。林阳照常上学,训练,但心思早已飞到了查尔顿。他无数次检查手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未知号码的来电。

周五下午,放学铃声刚响,林阳的手机震动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蹦出胸腔。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

“你好,请问是林阳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熟悉的声音,是试训时那位助理教练。

“是,我是林阳。”他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干涩。

“我是查尔顿竞技U16梯队的助理教练,迈克·布朗(Mike Brown)。恭喜你,林。大卫·奥尔德里奇教练和我对你的试训表现印象深刻。我们正式邀请你,从下周六开始,参加为期四周的青训学院试训考察。具体时间和要求,我们会发邮件到你的注册邮箱……”

后面的话,林阳有些听不清了。巨大的喜悦和 relief(解脱感)淹没了他。他成功了!至少,他迈出了第一步!

挂掉电话,他站在熙熙攘攘的校门口,忍不住挥了挥拳头。雨后的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来,照在他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上。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为期四周的试训考察,将是更严峻的考验。但此刻,他只想享受这梦想照进现实的瞬间。他拿出手机,第一个想分享这个消息的人,是父亲。第二个……他犹豫了一下,在通讯录里找到了艾米的名字。

一条简短的信息被发出:“我通过初试了!下周开始去查尔顿试训四周:)”

很快,艾米回复了一个笑脸和一句:“太棒了!我就知道你能行!加油!”

看着屏幕上的字,林阳笑了。他的绿茵逐光之路,终于点亮了第一盏指引方向的灯。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