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华深夜密会方若绮,天王恋情疑曝光”——刺眼的标题配着模糊却能辨清人脸的车内照片,像颗炸雷般钉在热搜榜首位。方若绮跟着黎华回到酒店,刚解锁手机就撞见这条推送,指尖瞬间冰凉,手机“啪”地砸在地毯上。
入行四年,她不是没有过绯闻。合作男演员的粉丝撕过她 “倒贴”,营销号编排过她“插足”的假料,可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照片里的场景是真的,她靠在黎华车里的样子是真的,连黎华指尖搭在方向盘上、偏向她这边的角度,都真实得让人心慌。更要命的是,发帖人在评论区留了句狠话:“24 小时内等回应,手里有更清晰的同框视频,就等两位主角回应。”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屏幕上 “周映彤” 三个字让她攥紧了掌心。摩洛哥当地时间晚上九点半,国内已是午后,这位以 “护短” 和 “狠辣” 闻名的制作人,怕是早把热搜翻得底朝天。。
“宝贝,出道到现在,这是你头一回因为绯闻挂热搜第一。” 周映彤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没有预想中的锐利,反而裹着点温和的安抚,“别慌,跟姐说实话,你和黎华到底怎么回事?剩下的事都交给我。”
方若绮喉咙发紧,指尖抠着床单:“姐,慈善晚宴那晚我不太舒服,你是知道的。后来碰到黎华,他说怕我感冒影响后面电影的拍摄,才顺路送我回家……我真没想到会被拍。”
话刚说完,她就心虚地别开眼——其实那天车里不止 “顺路”,还有那个她莫名其妙送出的“谢礼”。这些细节,她没敢告诉周映彤。
“我问的不是‘被拍的原因’。”周映彤的语气沉了沉,像块石头砸进水里,“我是问,你对他的心思,还有他对你的态度——别跟我扯‘合作’那套,说真话。”
方若绮咬着唇,没接话,反而抓起手机往下翻。评论区早已成了战场,黎华的粉丝带着戾气刷屏:“方若绮刚拿影后就急着贴天王?吃相太难看!”“黎华对谁都温和,别往自己脸上贴金!” 偶尔有几条替她说话的评论,比如 “只是搭个车而已”,很快就被骂 “水军”“收钱洗白”,压得看不见踪影。最让她心凉的,是发帖人半小时前的跟帖:“最后通牒,24 小时不回应,直接放视频。”
“姐,我们之间……”她咬着牙挤出“没什么” 三个字,眼泪却突然涌上来,模糊了屏幕上那些刻薄的字眼,“真的只是工作伙伴。”
“行,你这么说,我就按‘工作伙伴’的思路处理。”周映彤的声音里藏着无奈,“我这就联系黎华的团队,商量发澄清函——但你记住,要是他那边不配合,必须跟我说实话。”
挂了电话,方若绮瘫在沙发上,酒店的地毯软得像云,她却觉得浑身发沉。她不怕粉丝的谩骂,不怕营销号的揣测,怕的是黎华的态度——他会怎么回应?是像以前澄清其他绯闻那样,让团队发 “纯属不实” 的声明?还是……像发帖人期待的那样,沉默着,把她晾在风口浪尖?
第二天一早,方若绮顶着红肿的眼睛去片场,刚进化妆间,就撞见高明权欲言又止的眼神。林妮雯则直接把她拉到角落,塞了包蒸汽眼罩:“热搜的事别往心里去,狗仔就靠编料吃饭,过两天就沉了。”
可片场的氛围还是变了。场务递水时会多瞟她两眼,化妆师聊八卦时见她进来就突然闭嘴;最让她难受的是黎华——他上午只在片场待了半小时,跟李恩光、陈进卫站在监视器旁说了几句,全程没看她一眼,连路过她身边时,都刻意加快了脚步。
“黎天王这是避嫌呢?”有场记小声嘀咕,声音不大,却刚好飘进方若绮耳朵里,“要是真没猫腻,何必躲成这样?”
方若绮攥紧了剧本,指尖把纸页捏出褶皱。她想上前问清楚,可看着黎华转身离开的背影,脚步像灌了铅——万一他只是想 “冷处理”,自己的追问反而会显得咄咄逼人?
第三天,黎华干脆没来片场。陈进卫只含糊解释 “他临时有个国内的电话采访”,可谁都知道,那是借口。更奇怪的是,前一天还挂在热搜前三的绯闻,突然被某新晋小花的“官宣恋情”“劈腿实锤” 等词条压了下去,连发帖人的账号都没了踪影,评论区那些 “放视频” 的留言也被清空,像是被什么力量强行抹去,连点痕迹都没留下。
“这也太诡异了。”林妮雯趁休息时,拉着方若绮躲到道具间,声音里满是疑惑,“周姐没跟你说?一般这种热搜,要么是当事人花钱压的,要么是有更厉害的资本介入——黎华团队要是想冷处理,没必要连发帖人都搞定吧?这动静也太大了。”
方若绮摇摇头。她给周映彤发过微信,对方只回了句 “别管太多,安心拍戏”,没提压热搜的事。可越是这样,她心里越慌——黎华到底在想什么?压下热搜的 “神秘力量”,又是什么来头?
那天晚上,林妮雯抱着一瓶香槟、带着两支酒杯,敲开了方若绮的房门。四月的卡萨布兰卡,夜晚的风裹着大西洋的凉意,吹得阳台的纱帘轻轻晃。两人在阳台铺了蒲团,各自披了条厚毛毯,席地而坐。
天上的繁星亮得晃眼,像撒了把碎钻,方若绮伸手想触碰,指尖却只捞到一片空。林妮雯 “啵” 地拔开香槟塞,气泡 “滋滋” 地冒出来,她倒了两杯递过去:“知道你心里堵得慌,今晚我当你的情绪垃圾桶——想说就说,不想说,咱们就看星星喝酒。”
方若绮接过酒杯,冰凉的杯壁贴着掌心,她抿了一口,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点涩,像她此刻的心情。良久,她才哑着嗓子开口:“妮雯,你说……我为什么会难过啊?”
林妮雯没直接回答,反而往她身边凑了凑,肩膀挨着肩膀,声音放得更轻:“若绮,我问个不该问的——你喜欢他,对不对?” 她刻意没提 “黎华” 的名字,连眼神都带着小心翼翼,像是怕戳破方若绮最后的体面,“要是不想回答,就当我没问。”
“喜欢吗?”方若绮转过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砸在酒杯里,泛起一圈涟漪,她吸了吸鼻子,声音带着哽咽:“我好像……是喜欢的。”
“你见过他对人温柔的样子吗?”她顿了顿,指尖摩挲着杯壁,语气里带着点回忆的软,“拍雨戏时,他会站在我身后,帮我挡着打光灯,怕强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知道我胃不好,会让他的助理每天多带一份温热的粥;我第一次跟他搭戏时,聊剧本,他会认真听我说话,不像其他前辈那样,没等我说完就打断……”
说到这儿,她自嘲地笑了笑,眼泪却掉得更凶:“甚至他那种若即若离的样子,我都觉得……很迷人。妮雯,我是不是疯了?明知道他是天王,明知道我们之间隔着那么多东西,还是忍不住想要靠近他。”
林妮雯伸手把她搂进怀里,手掌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哄小孩一样:“傻姑娘,喜欢一个人不是疯。但你要想清楚——你喜欢的是‘黎华’这个人,还是‘天王黎华’的光环?”
她轻轻推开方若绮,看着她的眼睛,语气严肃起来:“咱们这行,光环是双刃剑。他是黎华,是粉丝眼里‘不可亵渎’的天王,是资本眼里‘不能有绯闻’的摇钱树——你要是跟他在一起,就得接受他的时间永远分给粉丝、工作、团队,无数个‘必须’;就得接受他的名字,随时可能会和别的女明星捆绑在一起,出现在各种‘合作绯闻’里;更要接受,你们的感情可能永远见不得光,连牵个手都要躲着镜头。”
“你愿意吗?” 林妮雯的声音软了下来,带着点心疼,“愿意赌一把吗?赌他对你的心思,够不够让他对抗粉丝的压力、资本的要求?赌你自己,能不能扛住‘配不上黎华’的骂声、‘靠男人上位’的揣测?赌你们这段感情,能不能在这个圈子里,熬得过去?”
方若绮愣住了。这些问题,她从来没敢想过。她只记得黎华的温柔,记得他递过来的温水,记得他听她说话时认真的眼神,却忘了这份温柔背后,藏着多少身不由己,藏着多少她看不见的规则和束缚。
“若绮,做女人难,做演艺圈的女人更难。”林妮雯拿起酒杯,跟她碰了一下,“我谈过三次恋爱,两次是圈里人——我太清楚,主动去爱一个‘被万众追捧’的人,有多累。你要猜他的心思,要等他的时间,要忍他的身不由己,最后可能还会被说‘倒贴’‘攀高枝’。所以如果是我,我会选择被爱。被爱的人才有底气,才不用猜、不用等、不用怕。”
那天晚上,她们喝光了一整瓶香槟,聊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方若绮没说 “要找黎华问清楚”,也没说 “要抽身离开”,但心里的迷雾,好像散开了一点——她终于敢直面自己的心意,也终于敢想,这份心意背后,到底藏着多少需要承担的重量。
其实方若绮不知道,关于热搜的处理,周映彤早已跟黎华的团队吵过一架。
周映彤一开始的想法很明确:必须双方一起发澄清函,写清楚 “当晚因讨论专辑编曲顺路搭车,私下无工作外交集”,再放一段两人在录音棚的工作视频佐证——她要把 “绯闻” 掐死在源头,绝不能让方若绮背上 “倒贴” 的污名。
可黎华的公关团队却推三阻四,负责人在电话里语气敷衍:“我们这边觉得没必要澄清,冷处理几天,大家自然会忘了。现在发澄清函,反而会让事情发酵得更厉害。”
“忘了?” 周映彤在电话里差点发火,声音拔高了几分,“发帖人手里有视频,你们冷处理,只会让粉丝觉得若绮‘默认倒贴’!到时候她的路人缘、商务资源,谁来负责?”
更让她起疑的是,黎华后来亲自接了电话,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事:“映彤,没必要兴师动众,澄清太刻意,反而会让大家继续盯着这件事,对若绮没好处。”
这话听着像在为方若绮考虑,可周映彤太了解黎华——以前面对绯闻,他从来都是 “快刀斩乱麻”,从不会跟女艺人有过多的纠缠。而这次却坚持 “冷处理”,甚至没问过方若绮的想法,难道他真的对若绮有了其他情感,怕澄清函会伤了她的心?还是……他有别的顾虑,不想把事情闹大?
更蹊跷的是,没等周映彤再争取,热搜就被一股神秘力量压了下去——不仅主词条消失,连相关的讨论帖都被清空,发帖人更是删号跑路。周映彤托人打听,只知道是 “资本层面的操作”,至于是黎华背后的公司,还是其他势力,没人说得清。
“这两人的关系,肯定不简单。” 周映彤挂了电话,看着桌上方若绮的行程表,皱紧了眉头。她想起方若绮在电话里,那句迟疑的 “没什么”,想起她没说出口的细节——若绮啊若绮,你到底瞒了我多少事?你和黎华之间,到底还有多少没说破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