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经过近一周连轴转的筹备,《纽约客2》的开机仪式终于落定,首场剧本围读选在一间洒满暖阳的会议室。方若绮刚推开玻璃门,熟悉的喧闹就扑面而来——高明权斜倚在椅背上,指尖夹着电子烟,见她来便晃了晃手腕打招呼,烟圈慢悠悠飘向天花板;林妮雯则直接起身上前,香奈儿五号的馥郁气息裹着拥抱落下来,力道轻却暖。

虽然早从陈进卫口中得知,这次拍摄基本沿用《纽约客1》的原班人马,但真见着老搭档们,方若绮还是忍不住攥紧了手里的剧本,指腹蹭过封面上的剧名,心头雀跃得像揣了只小兔子。

她曾不止一次跟莫筱筠调侃:“男二这角色,简直是为高大哥量身定做。”高明权这次要演黑帮头目,天生带点漫不经心的痞气,往那儿一站,眼神里的狠厉就透着股 “生人勿近” 的劲儿,连导演李恩光都拍着他的肩打趣:“省了我半个月的形体课,你这气场直接焊在角色身上了。”

林妮雯的角色更有嚼头。表面是黑帮头目的美艳秘书,踩着十厘米高跟鞋穿梭在酒局,递文件时指尖能勾住对方的手腕;私下却是藏着消音枪的杀手,也是头目身边若即若离的情人,更背负着全家被灭口的血海深仇——光是 “藏刀递酒”那场戏,她对着镜子练了三天眼神,既要藏住杀意,又要露着委屈,连睫毛颤动的频率都掐得精准。

随着演员们陆续到齐,唯独黎华迟迟未现——助理小胖后来解释,他临时被官媒叫去录制一档公益访谈节目,要晚一天进组。可谁也没想到,最后一个到的竟然是甄红。

她推门时上午的围读已近尾声,她却连鬓角的碎发都没乱,手里捏着卷成筒的剧本,扫了眼满室的人,只轻飘飘丢了句 “路上堵车”,就径直走向黎华的空位,裙摆一撩坐了下去。手指漫不经心地敲着桌面,眼神却总往门口瞟,像是在等什么人。

李恩光的眉头皱了又皱,指节在桌沿敲了两下,终究没说重话。谁都知道甄红是制片方硬塞进来的,戏份不多却背景特殊,前阵子还在采访里暗示“与黎华私下常联系”,剧组上下早就默认了 “不招惹” 的默契,连茶水间的场务见了她,都得绕着走。

第二天的围读刚进行半小时,甄红就开始刷“存在感”。先是以 “对台词” 为由,把剧本凑到黎华手边,胳膊肘有意无意蹭到他的袖子;后来又说 “想提前熟悉场地”,拉着黎华往片场走,连黎华皱眉摆手都假装没看见。

方若绮握着笔的手指猛地收紧,笔尖在剧本上划出一道深痕,墨渍晕开,刚好盖在 “女主与男主初遇” 的台词上。正心烦时,一只温热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林妮雯端着两杯热可可走过来,妆容精致的脸上带着揶揄的笑:“昨天光顾着聊剧本,都没机会跟你单独说说话。”

这段时间林妮雯和马志文感情稳定,整个人都透着被爱情滋养的明艳——口红选了显气色的正红色,连耳垂上的珍珠耳钉都闪着光,方若绮接过热可可,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掌心往上爬:“美女越来越耀眼了,看来马大哥把你照顾得很好。”

“那是自然。”林妮雯得意地挑挑眉,随即压低声音,眼神往甄红和黎华的方向瞥了瞥,语气里带着点嫌弃:“那边是什么情况?我刚进来就看见她跟在黎华屁股后面,跟块甩不掉的橡皮糖似的,粘人得很。”

方若绮胃里一阵发堵,刚才喝的热可可都变得腻人,甜得发苦。她拉着林妮雯往窗边退,避开众人的目光:“别管了,咱们去对对后面那场对手戏,你那个‘藏刀递酒’的镜头,我还想跟你讨教讨教怎么找情绪支点。”

“哎,不对啊。” 林妮雯却不肯放过她,伸手按住她的胳膊,语气认真了些:“你跟黎华不是……上次慈善晚宴我还看见你们俩一起离开的……”

方若绮心里咯噔一下。在演艺圈这么多年,她交过不少朋友:范晓爱和关谷威是能一起撸串吐槽的玩伴;莫筱筠是知根知底的发小;林妮雯则是少数能跟她聊情感、聊人生的 “姐姐型” 朋友。可关于对黎华的心思,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不是不信任,而是连自己都没理清那份掺杂着仰慕、试探与不安的情愫,怕说出口,连现有的默契都会消失。

她避开林妮雯的目光,假装低头整理剧本,指尖无意识地捻着纸角:“别瞎说,我们就是最近合作了一张唱片,那天是在聊歌曲的编曲细节,刚好顺路而已。”

一周的剧本围读过得很快。老搭档们的默契像是刻在骨子里,连对戏时的眼神交流都省去了不少磨合时间——方若绮刚一抬眼,黎华就知道她要接哪句台词;高明权一个手势,林妮雯就懂该怎么配合他的节奏。最让方若绮期待的是,明天就要出发去摩洛哥拍外景——那是她一直向往的国度,画册里的蓝色小镇、沙漠里的星空,都曾是她的睡前幻想;更重要的是,甄红因为戏份安排,暂时不会跟去,终于能摆脱那个碍眼的身影。

晚上九点,方若绮收拾完行李箱,泡了个加了薰衣草精油的牛奶浴。刚裹着浴袍出来,手机就亮了起来:两个未接来电,三条未读微信。

来电显示是爸爸和周映彤。她先拨通方爸爸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方教授正背着登山包,身后是一群举着登山杖的驴友,背景是翠绿的山林。“明天去摩洛哥?那边天气跟国内不一样,记得多带件外套,别乱吃东西,尤其别喝路边摊的水。”方爸爸叮嘱了几句,又笑着补充:“拍点好看的照片回来,我跟你王叔叔他们炫耀炫耀!”

挂了电话,方若绮盯着周映彤的号码犹豫了几秒。想起上次周映彤那条咆哮语音 “九点之后别打电话!我要睡美容觉!”,她默默放弃,转而发了条微信:“晓彤姐,行李收拾好了,明天会注意安全,回来给你带伴手礼~”

没想到五分钟后,周映彤就回复了:“乖,早点休息,明天一路顺利,到了记得报平安。” 后面还加了个粉色爱心表情。方若绮看着屏幕,忍不住笑了——这位在外人眼里“冷得像冰山”的“周女皇”,总是用最凶的语气说最软的话。

剩下的三条微信,分别来自里欧、温宁海和黎华。里欧说知道她明天出发去摩洛哥,让她注意安全,回来教她做新研发的 “国王饼”,还附了张刚烤好的饼的照片;温宁海问她最近有没有空,等她回来一起去圣心慈善院看望秦院长,顺便给孩子们带些文具;而黎华的信息只有短短一句:“别忘了带必备药品,尤其是胃药。”

看到最后一条,方若绮的心猛地一暖。上次在纽约取景,她因为赶戏没及时吃饭,胃病犯了,疼得蹲在片场直冒冷汗,没想到他居然记到现在。她逐条回复完,指尖还残留着看信息时的暖意,带着一丝甜意钻进被窝,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方若绮选了套浅灰色休闲套装——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舒服比好看重要。赶到机场贵宾厅时,黎华、高明权、林妮雯已经坐在里面了,陈进卫正拿着行程表跟他们说话。

“这次预算充足,摩洛哥的戏份争取二十天拍完,”陈进卫指着行程表解释,“前站人员上周已经过去了,负责搭景和联系当地团队,咱们是第二批,第三批后天出发,主要是灯光和道具组。”

正说着,小胖提着两大兜咖啡走了进来,额头上还沾着汗:“哥,您要的咖啡买回来了。”黎华抬了抬下巴,示意他分发给大家。

“权哥,您的手冲冷萃;妮雯姐,榛果拿铁,少糖;陈导,美式,不加糖不加奶;李导,您的养生茶我放这儿了,还热着。”小胖熟稔地分发着,最后走到方若绮面前,递过一杯咖啡和一个纸袋,压低声音说:“姐,这是哥让我给你准备的,咖啡是无糖低卡的,纸袋里是三明治和水煮蛋,怕你没吃早餐。”

方若绮接过纸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连咖啡杯的温度都刚刚好,不烫也不凉。她抬头看向黎华,对方正低头看着手机,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又很快恢复平静。她怀疑自己看错了,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像揣了只乱撞的小鹿。

这一幕全被林妮雯看在眼里,她悄悄翻了个白眼,心里嘀咕:这傻姑娘,黎华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居然还没看出来,真是急死人。

飞机准时起飞。十几个小时后,终于降落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方若绮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带着异域的香料味,混合着阳光的暖意,连风都比国内温柔。她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了张机场外的街景发给爸爸,配文:“爸爸,我到啦,这里的阳光好暖~”

接下来的拍摄有条不紊。因为有过合作基础,大家配合得格外默契。方若绮和黎华的对手戏更是行云流水——有一场 “雨中对峙” 的戏,方若绮刚红了眼眶,黎华的眼神就跟着软下来,连李恩光都忍不住对着监视器感慨:“你们俩这眼神交流,比剧本写得还到位,情绪拿捏的太准了。”

几天的沙漠取景结束后,剧组转场回到卡萨布兰卡。站在酒店阳台上,方若绮看着远处的海岸线,心里满是期待——她喜欢这座城市,源于电影《卡萨布兰卡》。亨弗莱・鲍嘉饰演的里克,在乱世里藏着深情,英格丽・褒曼饰演的伊尔莎,在责任与爱情间挣扎,他们的对手戏曾是她初学表演时反复揣摩的范本,连台词都能背下来。

“外景拍摄快结束了,有什么感受?”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点低沉的磁性。

方若绮转过身,看到黎华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瓶身还带着水珠。“这话好耳熟,”她笑着接过水,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指,一阵微麻的触感传来,“《纽约客1》外景结束时,你也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我还说‘希望下次能去更有意思的地方’。”

“时间过得真快,”黎华靠在阳台栏杆上,目光落在她脸上,语气里带着点感慨,“你已经不是刚入行时那个会紧张到忘词的新人了,现在连即兴发挥都能接住。”

“可你还是那个光彩夺目的天王巨星黎华啊。”方若绮调皮地眨了眨眼。她知道黎华听过无数恭维话,可这句话是她的真心话——从她刚入行时看他的电影,到现在跟他搭戏,他身上的光芒从未减过,只是多了份让她安心的温柔。

黎华的耳根微微泛红,轻咳了一声,转移话题:“想不想去城里走走?看看当地的老城区。”

方若绮眼睛一亮:“当然想!可是……李导会不会骂我们不研究剧本,就知道玩?”

“放心。”黎华笑了,眼角弯起一点弧度,“最近拍摄顺利,进度比计划快两天,大胡子这会儿正跟陈进卫他们在楼下棋牌室打麻将,乐呵着呢,才不会管我们。”

听到黎华叫李恩光“大胡子”,方若绮忍不住捧腹大笑——这个一向严谨、连说话都带着点距离感的人,居然也会说这么接地气的称呼,像卸下了一层伪装。

“走吧,车已经准备好了。”黎华果然是行动派,早就安排好了一切。

方若绮简单收拾了个小背包,装了手机、钱包和防晒霜,跟着黎华走出酒店。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越野车,不是剧组的车。

“让小胖租的,” 黎华打开副驾车门,示意她上车,“用剧组的车太扎眼,不方便。”

方若绮坐进副驾,看着黎华熟练地发动车子。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他脸上,侧脸的轮廓格外清晰,睫毛在眼睑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她忍不住盯着他看,连他转动方向盘的动作都觉得好看。

“我脸上有什么吗?为什么一直盯着我看?” 黎华突然歪头看了她一眼,眼底带着笑意,语气里藏着点调侃。

方若绮回过神,脸颊瞬间发烫,有些慌乱地移开目光,看向窗外的街景,找了个话题:“我喜欢卡萨布兰卡,是因为《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你看过吗?”

“我也喜欢这部片子,”黎华突然打断她,语气认真了些,“之前跟瑞恩一起分析过,里克的隐忍和伊尔莎的挣扎,都很有层次,尤其是最后机场告别的那场戏,没有台词,全靠眼神和动作,特别打动人。”

方若绮的话被打断,心里泛起一丝失落。她原本想跟他聊自己对“爱情与遗憾”的看法,却被他绕到了“表演分析”上,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你跟王大哥还真是志趣相投啊。”她勉强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车子沿着海岸线行驶,两人先后去了哈桑二世清真寺——白色的建筑在阳光下格外圣洁,海浪拍打着寺下的礁石,声音格外治愈;又去了老城区——狭窄的街道两旁满是彩色的小店,店主会用半生不熟的中文跟他们打招呼,还递来免费的薄荷茶。直到傍晚时分,两人站在海边,咸湿的海风拂过脸颊,带着点凉意,方若绮还是忍不住提起了刚才的话题:

“初看《卡萨布兰卡》时,我总为里克和伊尔莎遗憾,觉得他们的爱情太可惜了,明明深爱着彼此,却因为战乱和责任分开。”她顿了顿,转头看向黎华,眼神认真得像在对戏,“可后来我再看,又觉得如果当初他们在巴黎没有误会,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如果伊尔莎早点告诉里克她的苦衷,里克会不会愿意等她?”

黎华沉默着,没有说话,只是望着远处的海平面,夕阳正慢慢沉下去,把海水染成了橘红色。

“你怎么想?” 方若绮追问,语气里带着点期待,又带着点不安。

黎华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矿泉水瓶——他不确定方若绮此刻的问题,究竟是在聊电影里的里克和伊尔莎,还是在说他们自己;更不确定她的“遗憾”,是不是跟自己的“犹豫”有关。

方若绮却没等他回答,继续说道:“生活不是戏剧,不需要那么多误会和冲突来吸引观众。我方若绮,如果爱一个人就会努力靠近他,有误会就会第一时间解释清楚,不会让自己留遗憾。”她说完,冲黎华笑了笑,眼底闪烁着自信与勇敢的光芒,像藏着星星,“这就是我对‘爱情’的理解,也是我想做的自己。”

黎华看着她,心脏猛地一跳,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此刻,在漫天霞光下,远离了国内演艺圈的纷扰,没有记者的镜头,没有甄红的纠缠,他多想脱口而出:“我也想勇敢……若绮,我们试试在一起好不好?” 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沉默——他怕自己的回应太唐突,吓退她;更怕自己给不了她想要的安稳,毕竟他们都是公众人物,恋情曝光后的压力难以想象。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点沙哑:“太晚了,咱们回去吧。”

方若绮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闷闷的。她低下头,没再说话,只有海风卷起她的发丝,带着一丝凉意。

车子往酒店方向开去,车厢里静得能听见空调的风声。黎华握着方向盘的手指越攥越紧,指节泛了白,心里像缠了团乱线——怎么回应才好?既不辜负她的勇敢,又能护着她不受伤害?

然而,命运的齿轮从不由人掌控。就在此刻,一条重磅八卦新闻突然炸开,方若绮和黎华还没来得及理清心头的情愫,一场始料未及的危机已在暗处候着,即将接踵而至。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