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失聪侦探陈默》这本悬疑灵异小说造成的玄念太多,给人看不够的感觉。柯南希区柯克虽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词造,但是故事起伏迭宕,能够使之引人入胜,主角为陈默小林。喜欢悬疑灵异小说的书友可以一看,《失聪侦探陈默》小说已经写了130193字,目前连载。
失聪侦探陈默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雨水敲打着“迷迭香心理诊疗中心”的窗棂,节奏单调,如同倒数的秒针。陈默坐在明亮的等候室里,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手中一张硬质名片——“黎朔,认知神经学博士,首席心理医师”。名片设计简洁得近乎冷漠,只有名字和头衔,唯一的装饰是右下角一个凸起的、极简化的脑神经元图案浮雕,指尖滑过能感受到清晰的路径指向中心。
他是被委托来的。委托人是他为数不多的,还信任他“无声”能力的老同事——重案组的老赵。案子很简单,又极其诡异:三天之内,两名身份、背景截然不同、毫无社会关联的中年男性,先后在市中心不同区域,以极其平静的方式割腕身亡。法医判定为自杀,结论清晰:腕部切口干净利落,垂直切入动脉深度精准无比,无犹豫痕,无防卫伤,体内无任何毒物或药物残留,现场门窗紧闭,无任何强行闯入或第三人存在的物理痕迹。
“简单?老赵,你知道我不接‘简单’的案子。”陈默当时在老旧侦探事务所里,用手机显示屏与投影仪对面的老赵交流,光影明明暗暗地打在老赵疲惫的脸上。
“就是太简单了,简单得让人毛骨悚然!”老赵重重吐出烟圈,烟雾在空中扭成诡异的形状,“第一个,孙明,一个老实巴交、顾家出名的邮局分拣员。案发在他上工前两小时,就在自家洗手间。妻子和女儿还在熟睡。没有任何反常迹象,经济状况良好,最近一次体检报告没问题,家庭和睦,简直是个零压力模板。”
“第二个,”老赵把另一份薄薄的报告推过来,屏幕实时显示给陈默,“王凯。恒信金融的高级风控顾问。精英中的精英,年薪百万起步,住高档公寓。在自家书房被发现,红酒醒着,古典乐还在播放(莫扎特的安魂曲选段),就那样靠在真皮转椅里,手腕平静地垂在扶手旁,浸透了一小块波斯地毯。生活秘书证明他当天心情不错,没有任何事业危机、债务纠纷、情感问题。”
老赵的手指点了点两个案发现场唯一的、极其微妙的共同点:“唯一的不寻常:他们的右手腕附近,都掉落着这张一模一样的名片。”
投影上清晰地显出两处案发现场取证照片。一张落在孙明家浴室防滑垫边缘,沾了些水渍;另一张则在王凯书桌靠近地毯角落的阴影里。“黎朔”的名字像冰冷的钢印。
“动机不明,联系点只有这张名片。查了这家诊疗中心,合法正规,甚至小有名气,专攻高级人群的压力管理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黎博士本人的风评堪称完美:学术扎实,技术精湛,温和又疏离得像个…精密仪器。”老赵的语气里充满了无力感,“但这两个死者?他们的亲友、同事、甚至诊疗中心自己的记录都确认,这两人从未去就诊过!名片凭空出现?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在同一种平静状态下,精准复制了自杀行为?背后的人想做什么?炫耀一种完美的‘心理遥控’致死术?下一个又是谁?为什么要给他们这种‘名片’?”
窗外雨势变大,雨点砸在诊所的落地窗上,形成流淌的瀑布。陈默站起身,将名片收入特制的防震证物袋。他的目光扫过诊所:环境考究得过分,大量米白、浅灰的应用,点缀着几盆绿植也是修葺得一丝不苟,像实验室样本。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消毒水、昂贵木材和难以名状的、类似雪松与电子味混合的香气——人工合成的“洁净感”。这里太安静了。他关闭了手机的震动提示,一种绝对的真空包围着他,感官却空前集中。
护士引导他进入黎朔的诊室。房间比等候室更简洁宽敞,一面巨大的、单向可视的玻璃幕墙占据了半面墙壁,外面是雨幕中的城市景象。对面只有两张设计感极强的扶手椅和一张线条冰冷的金属质感小桌。黎朔正背对着门口,似乎在眺望雨景。听到动静,他缓缓转身。
黎朔本人和名片传递的感觉完全一致:五十岁左右,头发一丝不苟,深色高定西装剪裁完美,金丝边眼镜反射着冷光。他皮肤保养得极好,嘴角带着职业化的、毫无温度的微笑弧度。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睛——色泽像深邃的寒潭,过于平静,几乎看不到人类应有的情绪涟漪。
他向陈默微微颔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他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平板电脑和一支特殊的电容笔,屏幕上快速显示出极富韵律感的文字流:
“陈默先生?久仰。赵警官提前告知过您的情况。请坐。为照顾您的交流习惯,我将全程以文字形式进行沟通,您有任何问题也可以随时在平板上书写。这里的网络与设备均经过最严密的隐私加密处理,所有谈话内容仅限此刻。”没有声音的世界里,文字也仿佛带着金属质感,异常沉重。
陈默点头坐下。他习惯性地快速扫描整个诊室:地板纤尘不染,家具棱角分明得像手术刀,墙面是吸音材质,整个空间几乎消弭了任何自然回响。唯一的“装饰”是黎朔身后的一个占据半面墙的、造型极其前卫的金属格栅装置,像某种巨大而冰冷的乐器组件,里面嵌满了排列有序的微型黑色柱状物。靠近陈默一侧的桌面放着一个设计极简的黑色小圆盘,微微散发着柔和的蓝光——诊所的标志物之一“舒缓引导器”?据说能释放安抚频率。陈默的手机陀螺仪传感功能悄然开启,进入微弱震动捕捉模式。这个空间本身就是一部巨大而精密的、无声运行的机器。
“感谢您前来。关于孙明和王凯先生的不幸,我很遗憾听到这个消息。”黎朔的指尖在平板上滑动,文字如溪流般顺畅出现,“我很理解警方的疑虑。那张印有我名字的名片出现在现场,确实令人费解且困扰。对此,我没有任何解释的方向可以提供——他们没有登记在我的患者系统中,我的诊所只接受严格的预约制,安保系统完整记录了每一个来访者。我甚至不认识他们本人。”
文字流畅而冰冷。陈默的视线掠过黎朔握笔的手指。关节分明,动作精准,写字时姿态稳定得如同机器人编程。他的目光最后落在黎朔扶在平板边缘的左手无名指上——极其靠近指甲根部的地方,有一个极细微、近乎肉眼不可见的浅白色小点,形状不规则,像是某种微小灼痕的后遗症? 很小,但在他敏锐的观察下无所遁形。
陈默掏出自己的平板回应:
“黎博士,警方注意到两名死者在临终前表现出的‘平静’,是案件中最令人困惑的特征。您作为认知神经领域的专家,认为是否存在某种技术…或心理操控手段,能让人在非自愿的情况下,解除所有恐惧、痛感和求生本能,完全接受并执行‘自我毁灭’指令?并且整个过程…无声无息?”
屏幕上的字迹在黎朔瞳孔深处映照出幽蓝的光芒,他嘴角的职业化弧度未变,眼神依旧深不见底:
“陈先生的问题非常尖锐且…富于想象力。人类大脑是最复杂精密的系统,但并非不可影响。现代神经调控技术(如经颅磁刺激)对情绪和部分行为有一定调控潜力,但那需要高度精确的设备定位和复杂的配合方案。要完成您描述的‘精确遥控自杀’,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尤其在缺乏物理接触和大型装备的前提下,我认为完全是科幻臆想。”
他顿了顿,文字继续流淌:
“至于名片…或许是某种巧合中被转交?或者…是对我声誉的攻击?您是在暗示我有嫌疑?”这句反问带着一种冰冷的戏谑。
陈默没有回避:
“我只是探查所有可能。”
他同时留意到,当黎朔打“科幻臆想”这个词时,右手中指无意识地快速敲击了一下平板边缘,细微的震动被陈默的手机捕捉到一丝异常波动。而当提到“攻击”和“嫌疑”时,黎朔的整个身体姿态有一瞬间的极度凝滞——那不是紧张,是一种…被冒犯的不悦瞬间转为更深的控制。他身后的那个巨大金属装置内部,某个细微的部件仿佛发出了几乎不可察觉的低鸣,像齿轮被瞬间咬合的轻震。陈默几乎“闻”到金属摩擦和微电子启动时产生的臭氧离子气息?但手机陀螺仪纹丝不动!那个“启动感”,是“触觉上的”?空气压力微变?光线反射角度出现极其短暂的干涉条纹?
更让他内心疑窦骤升的是,桌面那个散发蓝光的“舒缓引导器”的光线强度微微变了一点。
陈默打出一行字,起身:
“明白了。感谢您的坦诚交流。名片的问题,我们会继续深查。不打扰您工作了。”
他故意走到黎朔那侧的扶手椅前,做出准备整理的动作,目光瞬间扫过桌面下方常人视角的死角。
金属小桌下方的一个极隐蔽处,有一道极其细微的摩擦痕迹,形状…像某种带有棱角的微小装置的边缘反复拖曳留下的? 陈默不动声色,指尖极其轻微地在桌沿扫过,仿佛拂去灰尘。他指腹特制的微孔材料,瞬间捕获了那处痕迹上的微量粉末颗粒——一种极为干燥、细腻的粉末,带着类似硅藻土和某种特殊树脂合成的独特触感。这粉末本身极其微弱地传递出一种奇怪的吸光感?仿佛阳光或其它光波粒子靠近它就会被无形吞噬一部分。
在黎朔起身相送时,陈默的身体自然地靠近了那个巨大的金属格栅装置。装置的金属表面冰冷无比,光滑如镜。黎朔站在身边,一股混合着消毒水和那种独特雪松电子味的冷香气钻入陈默鼻腔。在近在咫尺的一霎那,陈默的眼角余光捕捉到了那个装置的格栅内部结构深处——并非完全中空,而是在几排黑色柱状物的夹层空隙里,固定着一些排列规则的、极其微小的、玻璃材质的凸透镜圆片?它们与那些黑色柱状物构成了一组难以理解的光学——也许还兼有声学的?——排列组合。他仿佛感觉整个空气都在这个装置附近微微扭曲了一下?光线在金属边缘和那些隐秘的凸透镜之间被折射、切割、凝聚成极其锐利的锋芒?只是这种感觉稍纵即逝!
步出诊所,巨大的寒意不是来自冰冷的雨丝,而是来自背后那道可能存在的、平静审视着他的目光。
回到那昏暗嘈杂但此刻显得无比安全的侦探事务所,陈默将自己完全封闭了起来。
三块关键物证被分别置于微距观察箱和特制的“震动-光线-气敏”综合分析器核心单元。
名片:
再次确认纸张和印制工艺非常特殊,昂贵而坚韧。
凸起的神经元浮雕: 在最高精度显微镜下,陈默震惊了。这个看似简单的凸起线条,竟是用纳米级精度蚀刻出来的!线路的边缘锐利得能切开尘埃!更关键的是,在浮雕图案的核心交汇点位置,肉眼无法察觉处,竟嵌着一个比尘螨还小、完全透明的水晶微粒!它像一颗凝固的露珠镶嵌其中。陈默尝试用不同波段的光源照射,水晶微粒内部浮现出极其复杂的全息光子结构光影图——这不是装饰品!这是一种极其高端的、需要特殊条件激活的全息信源存储器!它需要光,需要极其特定的光,才能读出信息。
粉末:
经过光谱和触感分析仪比对,这是一种高纯度吸光定影粉末。常用于高端光学隐形材料涂层和最精密的光刻技术掩膜层。它能几乎完美地将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吸收转化为极其微弱的热能(非红外波长),或者彻底“湮灭”光线。同时,它也具备强大的静电吸附力。
其触感传递出一种“频率”: 它不仅能吸光吸能,甚至可能在分子层面产生一种极其微弱的“负共振”? 这种微弱震动可以被极端敏锐的感官触觉感知为一种奇怪的“被剥夺感”——仿佛触碰到它,皮肤本身感知细微振动的能力被它削弱了零点零几秒?!它在接触点上形成一个看不见的“感官真空泡”?
无名指上的灼痕(通过多次记忆比对照片和视频截图放大模拟):
高度疑似由一种针尖尺寸的高频脉冲激光点阵瞬间灼烧表皮组织留下。这种设备常用于微创医疗和超精密雕刻。但点阵的形状…似乎具有特定排布?像…一种编码的“点火器”印记?
三个孤立的证据碎片在陈默脑中疯狂的运转起来:
巨大的金属格栅装置(可能的声学/光学/粒子束集成发射器)—— 核心装置内嵌的微型凸透镜阵列(用于引导和聚焦)—— 高纯度吸光/吸能粉(制造特定空间内的能量湮灭点、感官真空罩或引导脉冲路径)—— 水晶微粒全息钥匙(需要特定光激活,传递“指令”代码)—— 灼痕印记(识别器,也许是钥匙与装置锁定目标的“点火坐标”?)
像一张冷酷的电板被点亮!一个疯狂而精妙绝伦的谋杀机器蓝图在陈默无声的脑海中轰然展开!
“无声之刻!”
黎朔的诊所,根本不是提供治疗的地方!那本身就是一座隐形的杀人高塔!那巨大的装置,能够以一种难以想象的精密方式,发射某种定向的、融合次声波、超高频声波、特定电磁波乃至粒子能量束的综合冲击。这种冲击通过复杂的装置结构和光学引导,甚至可能利用空间本身的共振,被精确投射到远处某个指定地点。受害者手中的名片、身上的粉末(或许是提前被不知不觉撒播在衣服或某处特定位置上?),以及手指上的灼痕密码,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接收、聚焦、识别和执行系统!
水晶微粒被特定波长的光(装置发出?太阳光在特定角度射入?诊所内的隐藏光源配合装置开启?)激活,释放指令。“吸/能粉”形成一个临时的能量湮灭区或能量引导通道,同时制造一个细微的“感官真空区”(导致受害者瞬间麻木?思维信号被阻断?)。那微小灼痕编码则是最终将这股“高聚合毁灭能量”引导至受害者手腕的精确坐标!整个过程发生在刹那,受害者自身可能只是感觉到手腕被无形的力量“抓住”,大脑则瞬间陷入由综合冲击造成的“平静”、“解离”或“指令植入”状态,继而执行那完美精确的一刀!装置完成激发后,能量痕迹几乎瞬间消散,物理痕迹少得可怜!名片成了唯一的、扭曲的“签名”!
“名片…是邀请函,是接收器,也是启动的‘扳机’…”陈默无声自语,寒意从脊椎蔓延至指尖。“下一个目标在哪里?名片已经发出去了吗?!”必须快!黎朔平静面具下是绝对的疯狂与对力量的扭曲迷恋!他立刻联系老赵:
“赵,紧急!黎朔是主凶!他的诊所是武器!杀人原理可能是远程、无形、精确物理/神经冲击复合体!下一个目标是名片持有者!快查他过去几周的非就诊访客记录、异常包裹进出、诊所内部近期的光线能量改造档案!特别是,他近期的所有行程、接触过谁、尤其是看似不经意发放名片的人!名单可能是预定的、也可能是动态筛选后远程标记!”
就在信息发出的同时,老赵的加密线路传来新的紧急视频:
“默,出事了!发现新的!半小时前!在中央公园西侧长椅!死者身份确认:李静妍,著名建筑师,以设计高端静谧疗愈空间出名。割腕!姿势一模一样!名片掉落!雨停了,现场很干净!”
画面中,晨光熹微中冰冷的尸体旁,那张印着“黎朔”的薄纸如同死者的魂。照片中李静妍的表情在晨光中是彻底的、令人心头发毛的空白。
一个名字瞬间刺入陈默脑海!他飞速查找自己前几天收集黎朔背景资料时夹在本子角落的一条不起眼的信息:
“黎朔博士作为特邀顾问参与了由李静妍工作室中标设计并主持建造的‘城市心灵绿洲’(某顶尖商业集团高管专属冥想静修中心)项目,该中心大量运用了…主动声波和谐净化系统与全光谱动态光环境调节技术?” ——李静妍不是误发的名片,她是知情人!参与了诊所那装置的某些部分设计和调试?!她被灭口了!
但名片是落在现场的邀请函…黎朔的下一个目标是谁?为什么现在杀李静妍?她参与了什么见不得光的部分?她是失控变量?
陈默冲向窗户,视线投向黎朔诊所所在的摩天大楼方向。雨后的晨曦给摩天玻璃幕墙镀上一层刺眼的金光。
突然,他感觉自己的左手无名指指腹被阳光照亮的瞬间,传来一阵极其微弱锐利的刺痛感——仿佛一根看不见的冰针扎了一下!
他猛地举起左手,在强烈的阳光下细细端详无名指。指尖看不出任何伤痕,但在指纹最靠近指关节的那一圈精细纹路的中心点,竟然有一个无比细小、直径仅十微米左右的、几乎完全透明的微小圆点水疱? 它在阳光折射下发出极其诡异的彩虹色微光!那是什么?
记忆瞬间倒流!诊所里!黎朔在他靠近那张小桌时做过一个极其快速、不经意的“拂袖”动作,指尖似乎划过桌面……而陈默自己几乎在同时做了“拂灰”动作去蹭取那细微粉末……指尖有过极其轻微、瞬间即逝的异样触感!是黎朔在那个瞬间?!用藏在指尖的、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型激光器,在他身上种下了那个“灼痕印记”?
陈默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他想起了李静妍尸体的照片。她的表情是空白的平静。
而那张名片,掉落的位置……
下一个“接收器”,就在他自己身上!
那轻微的刺痛,不是结束,是开始。是装置的启动倒计时?还是黎朔“确认”目标标记成功后的信号回馈?
黎朔,此刻是否正站在那面巨大的单向玻璃幕墙后面,平静地俯视着这座雨后初晴的城市?俯视着陈默这微不足道的挣扎?
那阳光下的彩虹圆点水疱,像一个微缩的命运魔眼。一场无声的猎杀,针对一个沉默的猎人。陈默抬起头,窗外城市的晨曦明亮得刺眼,在他寂静无声的世界里,却投下了一道巨大、无形、狰狞的刻痕。他握紧指尖被标记的左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