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角是秦毅的小说《三国:曹操的意外女婿》是由作者“十三柳”创作的历史脑洞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275996字。
三国:曹操的意外女婿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秦毅伸手扶起对方,笑着摆手:”我不过是个山野闲人,当不起这般大义。救民于水火的重任,可别往我肩上压。”
“不过嘛……”
他话锋忽转:”既然与将军有缘,若你执意要问,我倒可以随口说两句。”
曹昂喜出望外,连忙拱手:”请先生指点。”
“但你要答应我——”
秦毅神色忽然严肃:”绝不能对外人提及此计出自我口,尤其不能让曹司空知晓。”
“这是为何?”曹昂不解。
秦毅叹道:”那位曹司空最是惜才,若他误以为我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硬要逼我入仕为官,岂不麻烦!”
曹昂恍然大悟,笑道:”以先生之才,若肯出仕,封侯拜相易如反掌,更能施展抱负,岂非美事?”
“使不得使不得!”
秦毅连连摇头:”我如今不愁吃穿,又有 ** 作伴,逍遥自在不好么?何必去当什么官,日日案牍劳形,平白费心耗神。”
曹昂下意识望向妹妹曹节。
曹节抿嘴浅笑,眸中带着几分无奈。
“这位妹夫视功名如浮云,倒有几分古时隐士的风骨。看来父亲想请他出山,怕是不易……”
曹昂暗自感慨,只得郑重承诺:”先生放心,我绝不透露半分。还请先生赐教。”
秦毅这才点头,慢悠悠呷了口酒,缓声道:”其实要速破寿春,最直接的法子,莫过于水淹七军。”
“等大水漫过城墙,再用投石车猛攻,那城墙想不垮都难。”
“要是运气好,城里的袁军被水一泡,军心涣散,说不定不用咱们动手,就自个儿开城投降了。”
曹昂猛然醒悟,眼底闪过一道亮光。
秦毅却又话锋一转:“不过将军既然说要救寿春百姓,水攻虽然能破城,却会让城中百姓遭殃。到时候就算拿下寿春,百姓免不了怨恨曹司空。”
曹昂眉头紧锁,沉声问道:“秦公子说得在理,那除了水攻,可还有别的办法?”
“别急,我话还没说完呢。”
秦毅慢悠悠喝了口酒,这才不慌不忙地说出另一条计策。
曹昂眼中既有期待也有迟疑,忍不住追问:“秦公子此计,真能骗过城中守军?”
“这计不算高明,对付别人或许会被识破,但袁术身边那些谋士,个个都是庸才,我料他们看 ** 。”
秦毅语气中透着轻蔑。
曹昂顿时了然。
“计策我已经说了,用哪一条,将军自己定夺。”
“不过有一点切记,千万别提是我出的主意。”
秦毅再次叮嘱。
曹昂神色坚定,起身抱拳:“秦公子放心,我自有分寸,今日先行告辞。”
说罢,他留下兵马护卫秦宅,自己则连夜赶回寿春大营。
……
寿春城北,曹军大营。
曹丕随运粮队先一步抵达前线。
军帐内。
“丕儿,你不留在许都,跑来寿春做什么?”
见曹丕突然出现,曹操颇为意外。
曹丕恭敬行礼:“父亲,儿臣本在许都留守,但听闻寿春久攻不下,便擅自随粮队前来,想为父亲分忧。”
“你有这份心,倒是不错。”
曹操先是赞许,随即摇头:“只是攻城之事,你能帮上什么忙?”
“父亲!”
曹丕神色肃然,拱手道:“儿在许都时,想到一条可速破许都的计策,愿为父亲分忧。”
曹操眼中闪过异彩。
连戏志才、夏侯渊、乐进等一众文武,都面露讶色。
“丕儿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曹操颇有兴致地抚须问道。
曹丕提高声调道:“儿臣之计,乃决淮河之水,以灌寿春!”
话音未落。
满帐文武皆神色震动。
曹操亦精神一振,眼中闪过恍然之色。
“寿春城再坚,经旬日浸泡,辅以投石猛攻,城垣必溃。”
“待城墙坍塌,我军趁势攻入,何愁不灭袁术,不取寿春!”
曹丕负手侃侃而谈,眉宇间尽是胜券在握之色。
众将领面露喜色,纷纷低声议论。
戏志才拱手道:“司空,二公子此计确有可取之处。”
夏侯渊激动道:“司空,子桓献此良策当记首功!末将 ** 即刻掘堤,定叫袁术那厮葬身鱼腹!”
众将求战心切,皆力主采纳此计。
帷帐中,曹丕嘴角微扬,难掩得色。
曹操捻须沉思,眸中隐现迟疑。
“属下明白司空所虑,然二公子之计,实乃速破寿春唯一良机,事急从权啊。”
戏志才洞悉曹操心思,轻声劝道。
曹操长舒一口气,正欲拍案决断——
“父亲,破寿春何须以水攻!”
清朗之声自帐外传来。
帐帘掀起,曹昂昂然而入。
众人皆惊,目光齐集于这位长公子身上。
曹丕回首望见兄长,眉头不由微微一蹙。
“兄长何时到了寿春?我分明令你——”
曹操话至嘴边,生生咽了回去。
曹昂会意,明白父亲是在询问为何未去保护秦毅,反而前来前线。
“孩儿已在下蔡留下充足兵力。”
“此番违令前来,实为助父亲速破寿春,解救淮南黎民!”
曹昂道明来意。
曹操眼中精光乍现,想起方才帐外曹昂曾说无需水淹便可破城。
莫非长子另有良策?
曹操收敛神色,饶有兴味道:”且说说看,不借水势如何速破寿春。”
众将目光齐集曹昂,皆暗含疑虑。
在他们看来,曹丕所献已是唯一良策。
此刻大公子竟言另有妙计,自然难以信服。
“地道!”
曹昂斩钉截铁吐出二字。
“地道?”
曹操脸上期待之色顿时消减。
帐中诸将亦显失望。
“还以为何等妙计,不过如此…”
曹丕唇角微扬,眼底闪过一丝轻蔑。
戏志才虽无不屑,却道:”大公子此计虽可行,但袁术并非庸才,必在城周埋缸 ** ,以防我军穴地攻城。”
“志才所言极是。”
曹操颔首道:”子修能想到穴地攻城,足见兵法精进。然欲以此计破城,未免小觑了袁术。”
曹昂却从容自若,似早料到此番反应。
淡然一笑后,他缓声道:”父亲,纵使袁术有所防备,只要令他无从察觉便是。”
曹操望着戏志才道:“志才方才所言,袁术定已在城下埋设大缸,若我军挖掘必被察觉,如何方能瞒过袁术?”
帐中诸将俱是颔首。
“此事倒也不难。”
“父亲只需遣派兵士,夜半时分每隔半个时辰就在寿春城外擂鼓鸣金,假意夜袭。”
“待锣鼓声起,我军便趁机开挖地道,那时地底声响自会被锣鼓掩盖,袁军必然无从察觉。”
“如此反复数日,袁术必定以为我军意在扰其军心,便会松懈防备。”
“届时我军便能悄无声息将地道挖通至寿春城内。”
“待精兵潜入城中,夺取城门,大军乘势攻入,寿春必破!”
曹昂胸有成竹,将秦毅所授之计娓娓道来。
帐内顿时哗然。
众谋士将领无不振奋,先前疑虑尽数化作惊喜。
戏志才喜道:“司空,大公子此计妙绝,定能瞒过袁术,在下以为可行!”
夏侯渊亦转变态度,出列附议:“子修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确实精妙,司空,末将认为可行。”
“不想昂儿竟能献此良谋?”
曹操眉间郁色尽消,抚须而笑,惊喜目光不住打量着自己的长子。
蓦然间,曹操心头一震,似有所悟。
曹昂拱手道:“父亲,若用此计破城,便无须水淹寿春,使父亲背负百姓怨恨了。”
这番话正说中曹操心事。
当年为报父仇东征徐州时,他因丧父之痛失去理智,在徐州大开杀戒。
事后怒火平息,曹操对此始终心怀悔意。
是以先前曹丕献计水淹寿春时,他尚有几分迟疑。
如今曹昂此计,却令他心中阴霾尽散。
“甚好!”
曹操骤然起身,面露喜色道:”子修此策甚妙,即刻开挖地道,直取寿春!”
众将齐声应诺,战意昂扬。
唯独曹丕神色阴郁,暗自打量曹昂的眼神中夹杂着难言的情绪。
“此番献计本可建功立业,令父亲对我另眼相待,却被兄长捷足先登。”
“司马仲达所献之策竟被超越,兄长智谋远不及仲达,怎会…”
曹丕百思不得其解。
军议散后,曹操独留曹昂。
“父亲还有何指示?”曹昂恭敬行礼。
曹操笑问:”这地道之策,可是秦毅所授?”
曹昂面露窘色,不觉挠头。
果然瞒不过父亲。
“确非儿臣所想。但献策者再三叮嘱,不得透露姓名。”
“哦?”曹操挑眉。
曹昂解释道:”此人唯恐父亲闻其才名,强征入仕。”
曹操顿时了然。
普天之下,除却那位女婿,还有谁能出此奇谋?
“这秦毅执意隐居,实在令人无奈…”
曹操摇头叹息。
寿春城内,皇宫中传来怒吼:
“曹阿瞒!你这阉宦之后,竟敢杀害朕的皇子!”
残阳如血,映照着寿春城的宫墙。
“朕定要将你千刀万剐!”袁术一掌击碎案几,面目狰狞地怒吼。
“皇上且息雷霆之怒。”阎象躬身劝谏,”眼下当务之急,是坚守寿春。”
乔蕤附和道:”只需坚守月余,待吕布与孙策大军来援,淮南战局必当逆转。”
袁术胸膛剧烈起伏,终是缓缓平复怒气。
“曹贼围城甚急,诸位有何良策?”
“寿春城高池深,投石机难伤分毫。”乔蕤胸有成竹,”城中尚有五千精兵,若调度得当,足以固守。”
他顿了顿,又道:”恳请皇上开库犒军,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袁术面露难色,良久才勉强道:”朕…拨一千万钱犒军。”
乔蕤如释重负:”臣必誓死守城!”
阎象忽然进言:”臣恐曹军会掘地道偷袭。”
乔蕤笑道:”下官已命人在城周埋设百余口大缸,派专人 ** 。”
“妙!”袁术喜形于色,”爱卿思虑周全,朕无忧矣。”
阎象仍不放心:”就怕曹操背后那位神秘谋士…”
“荒谬!”袁术嗤之以鼻,”纵有此等人物,也休想破我城防!”
殿中一时沉寂。
袁术忽然话锋一转:”乔爱卿,令爱的风寒可好些了?何时送入宫来?”
袁术舒缓了情绪,欲念再度涌上心头,丧子之痛转瞬就被抛诸脑后。
乔蕤暗自不悦,自己正为袁术拼死守城,此人却惦记着他的女儿,着实令人心寒。
“陛下,臣的女儿们……”
乔蕤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推辞。
突然。
宫外鼓锣齐鸣,如晴天霹雳。
袁术神色骤变,厉声喝道:”定是曹军来犯,速随朕迎敌!”
他当即把二乔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匆忙赶往城墙。
乔蕤松了口气,立即下令各营将士赶赴北门布防。
夜深人静,守军多已入睡,却被城外鼓声惊醒,打着哈欠被赶上城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