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阅读历史古代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开局死囚,一言决生死。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沐浴阳光呀创作,以林凡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37648字,快来一探究竟吧!
开局死囚,一言决生死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相府内里远比外面看上去更加深邃广阔,亭台楼阁,移步换景,护卫巡逻的密度和气息也远非侍郎府可比。文禄管家在前引路,步履无声,沉默寡言,但林凡能感觉到他全身肌肉紧绷,显然对自己保持着最高警惕。
穿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处相对独立、环境清幽的院落。院中一方小池,几丛翠竹,正房灯火通明,正是文相的书房。
文禄在门前停下,躬身低声道:“相爷,林凡林公子到了。”
“进来。”房内传出一个平和却带着无形威严的声音。
文禄推开门,对林凡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却留在门外,并未进入。
林凡定了定神,迈步踏入书房。
书房内陈设古朴典雅,四壁皆是书架,典籍浩如烟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檀香。一位身着常服、须发微白、面容清癯的老者正坐于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之后,手持一卷书册,看似随意,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抬起望向林凡时,却仿佛能洞悉人心,带着久居上位者的沉静与压迫感。正是当朝宰相,文弘博。
“学生林凡,拜见文相爷。”林凡依礼躬身,不卑不亢。
文相放下书卷,目光在林凡身上停留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林凡…你如今可是名动京城啊。深夜闯府,言称关乎社稷与本相清誉,所为何事?”
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气势迫人。
林凡直起身,迎上文相审视的目光,他知道在此等人物面前,任何虚言与小花招都是徒劳,唯有展现价值,才有可能获得对话的资格。
“相爷明鉴。”林凡沉声道,“学生蒙冤之事,想必相爷已有耳闻。冒名顶替之罪,看似针对学生一人,实则撼动的,是科举取士的根基,是朝廷选官的公信力!”
他顿了顿,观察着文相的神色,见其依旧平静,便继续道:“赵嵩、陈景然之辈,不过是台前卒子。学生想知道,亦相信相爷更想知道,他们背后之人,究竟是谁?其目的,仅仅是安插一个状元,还是…意在更深之处,比如…借此掌控言路,乃至影响朝局?”
文相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似乎没想到林凡看得如此之深。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淡淡道:“科举舞弊,自有律法纲纪处置。你所言背后之人,可有证据?若无实证,便是妄加揣测,构陷朝臣。”
“学生目前尚无实证。”林凡坦然承认,但话锋一转,“但学生有一法,或可为相爷解惑,亦能自证清白,更能…送相爷一份大礼。”
“哦?”文相放下茶杯,终于露出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何法?何礼?”
林凡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体内言灵已尽,但他还有穿越者的见识和对历史、人性的洞察。
“学生身负异术,相爷想必已知。”林凡缓缓道,“此法虽不能直接指认元凶,却可‘听’到这京城之中,关于此事最隐秘的‘声音’,感知那涌动暗流的核心所在。”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如同揭示天机:“三日后,城南‘流芳斋’书画铺,会有一批特殊的‘货’入库。其中夹带之物,并非金银,而是几封涉及边关军械调配的密信副本。收货之人,表面是铺子老板,实则为北莽暗桩。而指示将密信混入货中,借机传递出去的,正是…吏部侍郎,赵嵩!”
此言一出,书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文相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明显的震动!他目光如电,死死盯住林凡:“此言当真?!你从何得知?!”
边关军械、北莽暗桩、吏部侍郎通敌!这任何一条,都是足以掀起朝堂滔天巨浪、血流成河的惊天大案!远比科举舞弊要严重千百倍!
林凡迎着文相锐利如刀的目光,神色不变:“学生如何得知,请相爷恕难详述。相爷只需派人盯住‘流芳斋’,三日后,自见分晓。若学生所言有误,甘受任何处置!”
他这是在赌!赌他穿越后隐约融合的原主记忆中,关于未来一些零碎事件片段的真实性(例如原主可能在狱中听过某些囚犯的密谈),并结合对赵嵩及其背后势力可能行为的推测,编织出的一个极具冲击力的“预言”!真伪难辨,但时机和细节足够具体,由不得文相不重视!
文相紧紧盯着林凡,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伪,以及他此举的目的。书房内落针可闻,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良久,文相缓缓靠回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
“你以此秘闻为礼,想从本相这里,得到什么?”文相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眼神深处的波澜却未平息。
林凡知道,谈判的时刻到了。
“学生只求三件事。”林凡清晰地说道,“第一,请相爷确保学生家乡族人安全,不受牵连。第二,在学生查明自身冤案、揪出真凶之前,请相爷为学生提供一定庇护,至少,让清玄司暂缓行动。第三……”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文相:“学生需要查阅一些…常人无法接触的,关于‘言巫’,或者类似上古异术的典籍记载。”
前两条是为了生存和争取时间,最后一条,则是为了探寻自身言灵系统的根源与提升之法!
文相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如何证明,你方才所言非虚?若这只是你金蝉脱壳、祸水东引之计呢?”
林凡早有所料,他抬起手,指向书案上那盏跳跃的烛火,语气带着一种奇异的笃定:
“学生无法立刻证明北莽暗桩之事,但可向相爷证明,学生之能,绝非虚妄。便以此烛为证——我言:此火苗三跃之后,将无故偏向东方!”
他并未动用言灵(实际上也已无法动用),但这番话说得极其自信,结合他之前的“战绩”和方才抛出的惊天秘闻,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心理暗示。
文相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烛火。
一下…
两下…
三下!
就在第三下跳跃之后,那原本笔直向上的火苗,竟真的像是被一股微不可察的穿堂风影响,微微地向东偏斜了一丝!
虽然可能只是巧合,但在此刻的情境下,这一丝偏斜,却仿佛带着某种宿命般的意味,重重地敲在了文相的心头!
文相瞳孔微缩,再看林凡时,眼神已然不同。他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
“好。你的族人,本相会派人护其周全。清玄司那边,本相亦可周旋一二。至于你要查的典籍…三日后,若‘流芳斋’之事应验,本相便允你进入皇家典藏阁‘天一阁’外围查阅相应卷宗。”
“但,”文相语气转厉,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若三日后并无此事,或者你借此生事,危害社稷…后果,你当知晓。”
林凡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躬身郑重一礼:“多谢相爷!学生谨记!”
他知道,自己终于在这盘死局中,撬开了一道缝隙,赢得了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和一张强大的护身符。虽然危机远未解除,甚至可能因卷入更大的漩涡而更加危险,但至少,他不再是孤身一人面对所有明枪暗箭了。
接下来的三天,将至关重要。他必须确保,那个关于“流芳斋”的预言,能够以某种形式“应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