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小说,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最新章节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

作者:杨鲁环

字数:161753字

2025-11-05 21:18:09 连载

简介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是由作者“杨鲁环 ”创作编写的一本连载都市脑洞类型小说,陈墨是这本小说的主角,这本书已更新161753字。

人类的幻想衍生目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他下意识地抬手护住眼睛,再睁眼时,消毒水的味道已被潮湿的霉味取代。

脚下是吱呀作响的木地板,踩上去能感觉到木板缝隙里嵌着的沙砾。视线所及,是积满灰尘的皮质沙发,茶几上堆着半空的威士忌瓶,瓶身上的标签印着“2009”的字样。窗外传来警笛的尖啸,夹杂着醉汉的呼喊,抬头能看见泛黄的窗帘上,被风掀起的角落正对着曼哈顿的天际线。

“纽约,2010年。”

陈墨的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平静。左腕内侧,一枚淡银色的纹路正在缓缓消退——那是“界标”,三天前在他主导的“跨维度信息耦合”实验中意外觉醒的能力,能让他在意识锁定的特定世界线中完成肉身穿梭。

而此刻,他锁定的世界线,正是那部让他反复研究过数十次的《永无止境》。

目标:NZT-48。

那枚能让大脑潜能突破理论极限的蓝色药片,在原剧情里像潘多拉的魔盒,既造就了艾迪·莫拉从潦倒作家到金融巨鳄的传奇,也埋下了药物依赖、脏器衰竭、被地下网络追杀的致命隐患。但对陈墨而言,这些隐患远不及NZT的价值——他需要这种药物来解析“界标”的能量原理,甚至……拓展穿梭的边界。

“咔哒。”

口袋里的特制通讯器震动了一下,屏幕上跳出一行代码:【目标人物弗恩·朗,活动轨迹锁定于布鲁克林区第7街废弃工厂,时间窗口:1小时17分】。这是他出发前在主世界线留下的AI程序,通过抓取目标世界的网络碎片、监控录像甚至社交媒体信息,推算出的关键人物动态。

比原剧情提前了36小时找到弗恩。这就是主动穿梭的优势——掌握时间差。

陈墨起身时,顺手从茶几上拿起一枚金属打火机。这不是普通的打火机,而是他根据“界标”能量波动特制的探测器,当周围出现NZT特有的神经毒素残留时,火焰会呈现出诡异的蓝紫色。现在,火焰只是稳定的橙红色。

离开这栋看起来像是被遗弃的公寓楼,街道上的风带着深秋的凉意。陈墨穿着一身从实验室带过来的深色冲锋衣,兜帽压得很低,混在来往的行人中并不起眼。他的步伐不快,却在不断调整呼吸节奏——这是他在主世界练过的内息法门,能让大脑在高度紧张时保持清醒,同时,眼角的余光一直在扫描周围的环境。

根据AI分析,弗恩此刻应该在和一个叫“疤脸”的毒贩交易。原剧情里,这场交易本该以弗恩黑吃黑告终,但陈墨需要的不是混乱,而是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拿到NZT。

废弃工厂的铁锈大门虚掩着,空气里弥漫着机油和劣质香烟的味道。陈墨没有直接进去,而是绕到工厂后方,借着一堆废弃的集装箱掩护,爬上了二楼的破窗。

厂房里光线昏暗,只有几束阳光从屋顶的破洞漏下来,照亮了漂浮的尘埃。下方传来模糊的交谈声,夹杂着金属碰撞的脆响。陈墨伏在横梁上,目光穿过锈蚀的铁架,正好落在两个人影身上。

左边那个穿着花衬衫,脖颈上纹着骷髅头,正是资料里的“疤脸”,手里拎着一个黑色的皮包。右边的年轻人身材瘦削,眼神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躁,正是弗恩——他指间夹着的香烟快烧到了尽头,另一只手揣在裤袋里,似乎握着什么东西。

“货呢?”疤脸的声音沙哑,像砂纸摩擦木头。

“钱到位,货自然有。”弗恩的声音发飘,“你也知道这东西的价值,朗先生那边催得紧……”

陈墨的手指在冲锋衣口袋里轻轻敲击着,大脑在飞速计算。弗恩裤袋的轮廓显示,他至少带了两板NZT,每板十片。按照原剧情设定,这种药的保存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暴露在空气中超过48小时就会失效。

必须一击得手,还要确保药物完好。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金属球,这是压缩式麻醉弹,射程五米,能在接触空气的瞬间释放出无色无味的神经抑制剂,生效时间十秒,持续昏迷两小时。

下方的交易已经进入关键阶段,疤脸正打开皮包,露出里面一沓沓的钞票。弗恩的手从裤袋里抽了出来,手里果然握着两个银色的药板,蓝色的药片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光。

就是现在。

陈墨像猫一样从横梁上滑下来,落地时几乎没有声音。他屈起膝盖缓冲,同时将麻醉弹扣在掌心,朝着两人的方向甩出。

金属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微弱的弧线,正好落在两人之间的地面上。“噗”的一声轻响,透明的气雾瞬间弥漫开来。

疤脸和弗恩的动作同时僵住,眼神里的警惕迅速被迷茫取代,几秒钟后,两人先后软倒在地。

陈墨快步上前,先检查了两人的脉搏,确认只是昏迷后,才从弗恩手里拿过那两板NZT。蓝色的药片比他想象中更小,大约只有指甲盖的一半,表面光滑,在光线下能看到极细微的纹路,像是某种精密的分子结构模型。

他没有立刻服用,而是将药板小心翼翼地放进特制的恒温盒里,又从疤脸的皮包里抽出一小叠钞票——在这个世界,他需要启动资金。做完这一切,他迅速撤离了工厂,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回到之前的公寓楼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陈墨反锁房门,拉上窗帘,然后将恒温盒放在桌上,打开了探测器。这一次,当探测器靠近恒温盒时,火焰果然变成了深邃的蓝紫色,边缘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金色光晕。

“果然有能量波动。”陈墨喃喃自语,眼底闪过一丝兴奋。NZT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激发大脑潜能那么简单,这种药物本身,似乎就蕴含着某种超越现有科学认知的能量。

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台微型分析仪——这是他能带到这个世界的最精密的设备了。将其中一板NZT拆开,取了半片放在分析仪的载物台上,启动了扫描程序。

屏幕上很快跳出一串复杂的数据,其中有很多元素是陈墨从未见过的,分子结构更是扭曲缠绕,形成一种类似“克莱因瓶”的闭合回路。

“无法解析。”分析仪最终给出了这样的结果。

陈墨并不意外。如果NZT的原理这么容易被破解,也不会成为这个世界的禁忌存在了。他收起分析仪,看着恒温盒里剩下的十九片半NZT,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现在,他有两个选择:立刻服用一片,体验那传说中的“全脑觉醒”;或者先利用这两天的时间,建立在这个世界的安全屋和信息渠道,确保自己不会像原剧情里的艾迪那样,陷入被动。

窗外的警笛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近了,似乎就在楼下。陈墨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看到几辆警车停在公寓楼门口,几个警察正拿着照片询问路人。

照片上的人,赫然是弗恩。

比预想中来得更快。看来弗恩背后的“朗先生”势力,比他想象中更警惕。

陈墨放下窗帘,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他走到桌前,从恒温盒里取出一片NZT,放在手心。

蓝色的药片在掌心里微微发凉,像是一块有生命的宝石。

“既然来了,就没必要畏首畏尾。”他低声说,随即抬手,将药片送进了嘴里。

没有想象中的苦涩,甚至没有什么味道,药片接触到唾液后迅速融化,顺着喉咙滑了下去。

几秒钟后,陈墨的瞳孔骤然收缩。

第二章 思维风暴,信息洪流

变化是从视网膜开始的。

原本模糊的视野突然变得无比清晰,墙壁上斑驳的霉点在他眼中分解成无数真菌孢子的形态,空气中漂浮的尘埃轨迹像是被放慢了百倍,每一粒的运动方向、速度、甚至表面吸附的分子都清晰可辨。

紧接着是听觉。楼下警察的交谈声隔着三层楼板和厚厚的墙壁传进来,原本模糊的音节被拆解成清晰的单词,甚至能听出其中一个警察因为长期抽烟导致的声带磨损;远处街道上汽车引擎的轰鸣里,他能分辨出发动机缸数、磨损程度,甚至司机踩油门时的力度变化。

大脑像是被投入了一颗恒星,瞬间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

那些曾经需要反复推导的物理公式,此刻像呼吸一样自然地在脑海里流淌;多年前看过的外文书籍,每个单词的发音、语法结构、甚至作者在写作时的情绪波动都清晰重现;他甚至能在瞬间理解刚才分析仪无法解析的NZT分子结构——那是一种以硅基为核心,掺杂了未知超重元素的神经递质模拟体,能强行激活大脑皮层的所有神经元突触,建立起远超常人的信息处理网络。

“原来如此……”陈墨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但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兴奋。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太阳穴,那里没有疼痛,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充盈感,仿佛整个宇宙的信息都在他的脑海里待命。

他走到桌前,拿起那张被揉皱的纽约地图。几秒钟内,地图上的街道、建筑、交通线路就转化成了三维模型,他能清晰地计算出从这里到任何一个地点的最优路线,包括避开监控探头的角度、红绿灯的变化规律、甚至行人可能的避让反应。

楼下的警笛声渐渐远去,陈墨通过分析警察的对话内容,已经知道他们只是接到了弗恩失踪的报案,暂时还没有锁定具体位置。但这只是暂时的,那个“朗先生”既然能让弗恩这种小混混为他做事,手里必然掌握着更高效的追踪手段。

“必须在他们找到这里之前离开,而且要利用NZT的效果,解决资金和身份问题。”

陈墨的大脑在瞬间制定出三套方案,并迅速筛选出最优解:利用超凡的计算能力,在一小时内通过地下网络完成身份伪造;然后去华尔街,用仅有的几百美元作为本金,通过高频交易赚取第一桶金;最后在皇后区租下一个带有地下实验室的安全屋,用于后续研究。

他走到电脑前,这台老式台式机的配置在NZT的加持下,操作起来比他实验室里的超级计算机还要流畅。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残影几乎连成一片,一行行代码被输入,轻易突破了几个地下信息网站的防火墙。

十分钟后,一个名为“杰森·科尔”的身份信息出现在屏幕上:美国公民,父母早亡,有过短暂的华尔街实习经历,因精神问题休学,档案记录模糊但合法。这是他从一个早已注销的身份信息库里“复活”并修改的,足以应对常规检查。

二十分钟后,他通过加密网络接入了一个小型高频交易平台。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股票曲线,陈墨的大脑像一台精密的仪器,瞬间分析出数十支股票的短期波动规律——那些被常人忽略的微小涨幅、成交量变化、甚至操盘手的习惯性操作痕迹,在他眼中都变成了清晰的盈利信号。

他将身上所有的现金兑换成美元,全部投入交易。手指在鼠标上轻点,每一次买入卖出都精准到毫秒级。屏幕上的数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从几百到几千,再到几万……

四十分钟后,账户余额已经突破了五十万美元。陈墨没有贪多,迅速将资金转入几个加密账户,然后格式化了电脑硬盘,清除了所有操作痕迹。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冗余。当NZT的效果完全展开时,思维、行动、环境分析之间的衔接几乎达到了完美的同步。

陈墨站起身,开始收拾东西。他只带走了恒温盒、分析仪、探测器和那台特制通讯器,其他的物品一概不留。走到门口时,他突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墙角的一个不起眼的插座上。

在NZT的视角下,插座内部的线路连接方式有些异常——似乎被人动过手脚,里面藏着一个微型窃听器。

“果然来了。”陈墨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看来朗先生的人比他预想中更敏锐,竟然在弗恩可能接触的区域提前布置了监控。

他没有拆除窃听器,而是用一根细铁丝轻轻拨动了里面的线路,改变了它的接收频率,让它只能接收到一些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然后,他打开房门,像普通人一样走出公寓楼,融入了街道上的人流。

街角的咖啡馆里,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正戴着耳机,监听着从窃听器传来的声音。里面只有模糊的风声和远处的车声,他皱了皱眉,拿起对讲机:“目标区域未发现异常,请求下一步指示。”

而此时,陈墨已经走进了地铁站,手里捏着一张去往华尔街的单程票。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弧度——NZT的效果比他想象中更强大,但也更危险。刚才在分析交易数据时,他已经感觉到大脑对能量的消耗在加速,太阳穴隐隐传来一丝胀痛。

这是副作用的前兆。

“必须尽快研究出NZT的改良方案,至少要解决能量消耗问题。”陈墨在心里默念。

地铁进站的轰鸣声打断了他的思绪。车门打开,他随着人流走进去,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对面座位上,一个穿着风衣的男人正在看报纸,头版的标题是关于“天才作家艾迪·莫拉失踪多日”的报道。

陈墨的目光在报纸上停留了半秒,随即移开。

艾迪·莫拉,这个世界的“主角”。按照原剧情,他现在应该已经从弗恩那里拿到了NZT,开始了自己的蜕变。但因为陈墨的介入,弗恩提前失踪,艾迪的命运轨迹是否会发生改变?

这并不重要。对陈墨而言,这个世界只是他获取NZT的“资源点”,他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成为这个世界的主角,而是利用这里的一切,完善“界标”的能力,前往更广阔的世界。

地铁在黑暗中穿行,窗外的广告灯箱闪过一道道流光。陈墨闭上眼睛,看似在休息,实则大脑正在高速运转,解析着NZT在体内的代谢路径,计算着下一次穿梭可能需要的能量参数。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NZT打开的不仅是大脑的潜能,更是一扇通往无数未知世界的大门。而他,将是第一个真正掌控这扇门钥匙的人。

第三章 资本獠牙,暗网魅影

华尔街的空气里似乎都漂浮着金钱的味道。

陈墨站在摩根大通大厦对面的街角,看着西装革履的精英们步履匆匆地进出,脸上挂着或自信或焦虑的表情。在NZT的视角下,这些人的微表情、肢体语言甚至呼吸频率,都在泄露着他们当天的交易盈亏——那个紧攥公文包的男人,应该是亏了不少;那个对着手机微笑的女人,大概率刚完成一笔漂亮的单子。

他现在的身份是“杰森·科尔”,穿着一身刚从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买的定制西装,手里拎着一个低调的公文包,看起来就像个初入华尔街的年轻分析师。这副装扮花了他近两万美元,但很有必要——在这个以貌取人的地方,外表是最好的通行证。

刚才在地铁上,陈墨已经通过加密账户,将一部分资金转入了一个新开设的离岸账户,并联系了一家信誉良好的私人银行顾问。现在,他需要一个更“体面”的身份,来接触到更高层级的资源——比如,获取NZT的更多信息。

根据原剧情和他的分析,朗先生只是NZT流通链条中的一个中间环节,真正掌握药物生产和核心配方的,应该是某个隐藏在幕后的庞大组织。想要找到这个组织,单纯的街头追查效率太低,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

陈墨走进摩根大通大厦,前台接待员微笑着向他问好。他报出了私人银行顾问的名字,很快就被领到了位于三十层的VIP接待室。

“科尔先生,很高兴见到您。”一个金发碧眼的中年男人伸出手,笑容得体,“我是马克·安德森,您的专属顾问。根据您提供的资产证明,您已经达到了我们黑金账户的标准。”

陈墨与他握手,指尖的触感、对方握手的力度、眼神的变化,都被他瞬间解析——这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银行家,表面热情,实则保持着高度的职业警惕,而且最近似乎在为某笔坏账发愁。

“我需要的不只是理财服务。”陈墨开门见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要找一些……非常规的信息。比如,一种代号为NZT-48的药物,以及它背后的供应商。”

马克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和警惕:“科尔先生,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吗?这种东西不在我们的服务范围内,而且……”

“五十万美元。”陈墨打断他,将一张加密银行卡放在桌上,“作为定金。事成之后,再付一倍。”

马克的目光落在银行卡上,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五十万美元,足够覆盖他那笔坏账的大部分了。他沉默了几秒,低声道:“这种药物涉及的水很深,据说和几个东欧的黑帮,甚至某些政府部门都有关系。我只能帮您联系一些可能知情的人,但不保证结果,而且风险需要您自己承担。”

“可以。”陈墨点头,“我需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得到消息。”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