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宫斗宅斗类型的小说,那么《九重春色锁玉堂》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锦衣怪客”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杨清澜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48796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九重春色锁玉堂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金箓大醮的阴影,如同骊山上空积聚的浓云,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接下来的几日,华清宫表面依旧歌舞升平,温泉氤氲,但暗地里的气氛却紧绷欲裂。太子李瑛称病不出,鄂王、光王也鲜少露面,东宫一系仿佛骤然销声匿迹。而凝香殿的武惠妃,虽也深居简出,但眉宇间那抹若有若无的得色,却瞒不过明眼人。
皇帝李隆基则显得愈发沉默,除了例行召见重臣处理政务,多数时间都待在长生殿内,与张果老论道,或是独自批阅奏章。偶尔出现在众人面前,那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扫过之处,无人不心生寒意。他对寿王夫妇的态度也微妙起来,不再如之前那般随意召见杨玉环,对寿王李清也只是寻常问对,不冷不热。
这种诡异的平静,让杨清澜感到一种山雨欲来的窒息。她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皇帝正在权衡,而某些人,正在暗中加紧动作。
她更加谨慎,除了每日去锦云院探望依旧惊魂未定的杨玉环,便是待在听泉阁内翻阅古籍,或是借着补全《八荒异兽图》的名义,向李清请教一些问题,实则也是交换彼此掌握的信息。李清似乎也默认了这种联系,常嬷嬷往来听泉阁与静心苑之间,传递书籍、物品,也传递着只言片语的关键消息。
这日午后,天色骤然阴沉下来,浓重的乌云从骊山背后翻涌而至,闷雷声隐隐滚过天际。一场暴雨似乎即将来临。
杨清澜正临窗习字,试图用笔墨的沉静来平复心绪,幼春却脚步匆匆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慌乱:“娘子,不好了!奴婢刚才听说……听说东宫出事了!”
笔尖一顿,一滴浓墨在宣纸上洇开,毁了一幅即将写就的字。杨清澜放下笔,抬眸:“何事?”
“具体的还不清楚,”幼春喘了口气,压低声音,“只听说太子殿下今日不知何故,竟与鄂王殿下、光王殿下一起,披甲执兵,带着一批东宫侍卫,闯入……闯入惠妃娘娘的凝香殿去了!说是……说是要清君侧,诛妖妃!”
“什么?!”杨清澜霍然起身,心脏几乎跳出胸腔!太子竟如此沉不住气,行此大逆不道、自绝生路之举?!披甲执兵,擅闯宠妃宫苑!这简直是授人以柄,自寻死路!
“消息可确切?”她声音发紧。
“外面都传遍了!凝香殿那边已经被陛下派去的龙武军围得水泄不通!现在宫里都乱成一团了!”幼春急道。
杨清澜快步走到窗边,只见外面天色如墨,狂风卷着落叶与尘土,呼啸着穿过宫苑。沉闷的雷声越来越近,一道道惨白的电光撕裂天幕,将昏暗的宫室映照得忽明忽暗。
完了!太子彻底完了!杨清澜心中一片冰凉。无论太子是受人挑唆,还是一时激愤,做出此等行为,都已是万劫不复。皇帝绝不会容忍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的儿子,以武力威胁到他的权威和他宠爱的妃子!
“王爷呢?寿王殿下可在锦云院?”她猛地想起杨玉环,急声问道。
“奴婢不知!三娘子那边……”幼春话音未落,院外已传来杨玉环带着哭腔的呼喊。
“阿姊!阿姊!”
只见杨玉环不顾狂风,提着裙摆跑了进来,发髻散乱,脸色惨白如纸,一把抓住杨清澜的手,指尖冰凉刺骨:“阿姊!外面……外面都说太子造反了!带着兵去了凝香殿!王爷……王爷他刚才被陛下急召去了长生殿!阿姊,我……我好怕!会不会牵连到王爷?会不会……”
她语无伦次,浑身抖得如同风中的落叶。寿王与太子虽是政敌,但终究是兄弟,在此等惊天巨变之中,谁能保证皇帝不会迁怒?
杨清澜紧紧握住她冰冷的手,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安抚道:“别慌!王爷是奉召而去,不会有事的。你且安心在锦云院待着,哪里都不要去,无论听到什么消息,都不可妄动,更不可胡乱打听!”
她将杨玉环劝回锦云院,严令云裳等人紧闭院门,不许任何人进出。
回到听泉阁,她的心却无法平静。太子兵围凝香殿,这事件太过突然,也太过蹊跷。以太子的处境,他当真会如此不智?这背后,难道就没有武惠妃一系的推波助澜,甚至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她想起李清曾提及,东宫侍卫统领裴光庭曾试图引诱杨玉环。那是否也是这盘大棋中的一步?是为了激怒太子,还是为了构陷寿王?
电光再闪,映亮她沉凝的面容。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瞬间就连成一片雨幕,天地间一片混沌。
风雨已至,这场酝酿已久的宫廷巨变,终于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暴雨倾盆,如天河倒泻,冲刷着华清宫的飞檐翘角,也冲刷着这宫苑之中的血腥与阴谋。雨声哗啦,掩盖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声响,却也使得那偶尔穿透雨幕传来的、来自长生殿方向的模糊呵斥与甲胄碰撞声,显得更加惊心动魄。
听泉阁内,烛火摇曳。杨清澜独立窗前,望着窗外被暴雨蹂躏的草木,心中思绪如潮。幼春战战兢兢地守在门口,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每一次隐约传来的声响都让她浑身一颤。
时间在压抑的等待中缓慢流逝。不知过了多久,雨势稍歇,转为淅淅沥沥。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似乎有多人正向听泉阁而来!
“娘子!有人来了!”幼春惊慌地回头。
杨清澜心中一紧,难道是龙武军来拿人?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裙,准备面对最坏的情况。
然而,来的并非禁军,而是两名被雨水淋得透湿、神色仓惶的内侍,以及一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儒雅却难掩惊惶的中年文官。那文官杨清澜认得,是寿王府的典签(掌管文书事务的属官),姓杜。
“杨大娘子!”杜典签见到杨清澜,也顾不得礼仪,急声道,“王爷……王爷遣下官冒险前来,有要事相托!”
“杜典签请讲。”杨清澜见他神色,知事态严重。
“王爷此刻被陛下留在长生殿,暂时无法脱身。”杜典签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极低,“王爷命下官务必将此物交予大娘子!”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仅有巴掌大小的扁平物件,迅速塞入杨清澜手中。
入手微沉,触感坚硬。杨清澜能感觉到,那似乎是一块……令牌或者印信之类的东西。
“王爷说,”杜典签目光凝重,带着前所未有的恳切,“此物关乎重大,请大娘子务必妥善藏匿,绝不可落入他人之手!尤其是……尤其是惠妃娘娘那边的人!王爷还说……若……若他此次难以脱身,望大娘子看在王妃面上,设法将此物转交岐王六郎!”
话音未落,院外远处已传来清晰的呵斥与脚步声,似乎有另一队人马正在靠近!
杜典签脸色大变,也来不及再多解释,对着杨清澜深深一揖:“拜托大娘子了!”随即与那两名内侍如同来时一般,迅速消失在依旧淅沥的雨幕之中。
杨清澜握着手中那沉甸甸、冰凉凉的物件,心跳如鼓。寿王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竟将如此重要的东西托付给她!这究竟是什么?为何不能落入武惠妃之手?又为何要转交李清?
无数的疑问瞬间充斥脑海,但她知道此刻不是探究的时候。那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如同催命符!
“幼春!快!把那个放香料的紫檀木底层夹层打开!”杨清澜急声吩咐,同时迅速扯下自己发髻上一支不起眼的乌木簪子,拧开中空的簪身——这是她近日暗中改制,用以应对不时之需的。
她动作飞快地将那油布包塞入簪身,重新拧好,插回发间。又将被雨水溅湿的袖口扯下一块布条,将簪子牢牢固定。刚做完这一切,院门已被“砰”地一声推开!
一队手持明晃晃兵刃、身着明光铠的龙武军士兵闯了进来,为首一名队正目光如电,扫过院内,最后落在杨清澜身上,冷声道:“奉陛下口谕,搜查各宫苑!闲杂人等,不得妄动!”
幼春吓得腿一软,几乎瘫倒在地。
杨清澜强自镇定,垂首敛目:“将军请便。”她袖中的手微微颤抖,但发间那支乌木簪子却仿佛有千钧之重,提醒着她必须保持冷静。
士兵们如狼似虎地涌入屋内,翻箱倒柜,连墙角的砖缝、床榻的暗格都不放过,显然是在寻找什么重要的东西。听着屋内器物被翻动、甚至砸碎的声音,幼春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紧紧靠在杨清澜身边。
那队正的目光始终锁定在杨清澜身上,带着审视与怀疑。杨清澜能感觉到那目光如同实质,刮过她的全身,似乎想从她细微的表情中找出破绽。她只是微微蹙着眉,做出既惊惧又不解的模样,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一个闺阁女子应有的反应。
搜查持续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一无所获。
“走!”队正一挥手,士兵们迅速撤出听泉阁,如同来时一般突兀,只留下一片狼藉。
直到脚步声彻底远去,杨清澜才缓缓松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她扶着几乎虚脱的幼春坐下,自己则走到梳妆台前,对着菱花镜,看似整理微乱的鬓发,实则确认那支乌木簪子依旧稳稳地藏在发间。
寿王托付的,究竟是什么?竟引得皇帝如此兴师动众,连夜搜查?这华清宫的雨夜,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她望向长生殿的方向,那里灯火通明,如同黑夜中一只择人而噬的巨兽。
这一夜,注定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