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那声“好”落下,空气仿佛都凝滞了一瞬。墨染惊喜的看向林如雪,林如雪默默地背过身去,晚风穿过街道,带来远处模糊的车流声,却吹不散两人之间那种无声的、紧绷的张力。

墨染的眼底似乎有光芒极快地掠过,像是沉寂夜空骤然亮起的星星,但旋即又被更深沉的夜色掩去。他的眼中难以掩饰的惊喜之情但他却还是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只是微微颔首:“谢谢。地点我稍后发给你。”

“好。”如雪再次应道,语气依旧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但内心可不是平静的海面,她看了一眼手表,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却清晰地划出了界限,“那我先走了,明天见。”

“明天见。”墨染站在原地,目送着她转身,倩丽的身影融入下班的人流,最终消失在地铁口的拐角。他这才缓缓靠回车门,从口袋里摸出那支一直捏在手里的烟,却还是没有点燃,只是烦躁地用指节摩挲着烟身。他本身并没有烟瘾,只是在紧张或者烦躁的情况下,才会拿出烟来。

七年的时间。他以为自己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局面,包括面对她。可当她那样平静地揭穿他自以为隐藏得很好的秘密时,他才知道,有些东西,从未因时间和地位的改变而真正消弭。那份深藏于心底、连自己都几乎要遗忘的悸动与愧意,轻而易举地就被她一个眼神、一句话勾了出来,他还是喜欢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七年的时光,或许对于别的人来说,忘记一个人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他的心底,却始终为她留着属于她的位置,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她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是和当初那样,牢牢的占据一席之地,让他无法自拔。

邀请她合作,是临时起意,却也是深思熟虑后唯一能想到的、可以名正言顺靠近她的理由。他需要时间,需要机会,去弥补,或者说,去重新认识这个早已不是记忆中那个单纯少女的林如雪,他希望他可以重新认识他,而不是错过,成为陌生人,成为彼此心中的遗憾,或许连遗憾都算不上,所以他这次不会再放手了,他会好好追她,好好待她。

另一边,林如雪走进地铁站,冰冷的空调风扑面而来,让她因方才墨染的一席话而微微发热的脸颊冷却下来,恢复如初的冷峻美眸。车厢里拥挤不堪,她抓着扶手,随着列车晃动,思绪却飘得很远,仿佛又回到了那年夏天。

她答应了吗?是的。为什么答应?理智告诉她这是一步险棋。墨染今非昔比,他背后的商业帝国水深难测,与他牵扯过深,无论是职业还是个人层面,都可能带来麻烦。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横亘着那段不算愉快的过往。

可是……心底那个微弱的声音在反驳。她想知道,想知道他这些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从那个阴郁倔强的少年,蜕变成如今这个气场强大的男人。更想知道,当年那句“配不上”背后,除了她猜到的原因,是否还有别的隐情?校友会上他当众道歉,是出于真正的愧疚,还是某种社交策略?

最重要的是,她无法否认,在看到他那双深邃眼眸中一闪而过的紧张和期待时,她坚硬的心防,确实松动了一角。七年了,她以为自己早已放下,可当他就那样真实地出现在面前,她才明白,有些印记,早已刻入骨髓,她并没有放下墨染,在内心深处,对于墨染的喜欢并没有减少。

第二天傍晚,如雪结束手头的工作时,天色还早。她特意回了一趟家,换下了严谨的职业套装,选了一条款式简洁的藕粉色连衣裙,淡妆勾勒,褪去了几分职场上的锐利,多了几分温婉,这件衣服将她的身材凸显的淋漓尽致。

晚餐地点是墨染选的,一家位于顶楼的西餐厅,环境清幽,视野极佳,可以俯瞰大半个城市的璀璨夜景,在这里无论是谈论工作或者是谈情说爱,似乎都是一处绝佳的地方。林如雪到达时候,服务员引领她走向预定的位置。此时墨染已经到了,正站在落地窗前,背对着她,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夕阳的余晖为他挺拔的背影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显得格外帅气。

今天他同样穿着休闲了些,深蓝色的针织衫搭配卡其色长裤,少了几分商界精英的冷硬,多了几分儒雅。 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他转过身去。当他看到林如雪的一瞬间,他眼中明显掠过一丝惊艳,但很快便恢复了常态,绅士地为她拉开椅子。

“你很准时。”他坐下,语气自然而平和。

“职业习惯。”林如雪微笑回应,目光扫过桌面,上面已经放着一份不算太厚的文件袋。

“先点餐吧。”墨染将菜单递给她,“这里的牛排和海鲜都不错。”

晚餐在一种看似平和、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进行。两人默契地避开了敏感话题,聊的大多是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城市的变化,共同认识的几位老师的近况,一些行业内的趣闻。墨染言辞得体,举止优雅,展现出的涵养与风度,与记忆中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判若两人,这使得林如雪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使得墨染变化的如此之大。

林如雪一边应对,一边暗暗观察。她发现,墨染其实很擅长引导话题,并且知识面极广,无论谈到什么,他都能接上几句,见解独到,却又不显得卖弄。这七年的历练,确实将他打磨得更加成熟内敛,同时又为他增添了一种特殊的气场。

餐后甜点上来时,墨染终于将手边的文件袋推到了如雪面前。

“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案子。”他切入正题,神色变得认真起来,“集团旗下的一家科技子公司,在欧洲市场遇到了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对方是一家老牌的跨国企业,背景比较复杂。这是初步的资料。”

林如雪接过文件袋,并没有立刻打开,而是看着墨染:“墨总,在正式评估之前,我需要确认一点。你选择我,是因为我的专业能力,还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关系?”她害怕墨染是因为她的身份而选择的他,而不是她的成绩,如果那样的话,她或许并不会接这份工作。

她问得直接,目光锐利,不容许他有任何闪躲。

墨染迎上她的目光,没有丝毫回避,坦诚地回答:“两者皆有。我调查过你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胜诉率和口碑,你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这是基础。”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但同时,我承认,因为是你,我才会更放心。这个案子涉及集团的一些核心技术和未来布局,我需要一个我能绝对信任的律师。”

他的坦诚让林如雪有些意外。她沉默了片刻,拿起文件袋:“好,我会仔细研究,尽快给你答复。按照流程,如果决定接案,我们需要签署正式的委托协议,并且,我的收费标准不会因为任何私人关系而改变。”

“这是自然。”墨染点头,“一切按你的规矩来。”

正事谈完之后,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仿佛被一阵微风吹散,变得轻松了起来。他们都松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渐渐舒缓开来。

服务员轻盈地走过来,小心翼翼地撤走了桌上的杯盘,动作娴熟而优雅。随后,她又微笑着为每个人送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餐后红茶,茶香四溢,让人感到一阵温暖。

林如雪端起茶杯,轻轻吹去表面的热气,小啜一口。那浓郁的茶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带着淡淡的甜味,让人回味无穷。

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夜幕已经降临,城市的灯火如点点繁星般闪耀着。它们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璀璨的光海,将整个城市装点得如梦如幻。

沉默片刻,墨染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那天晚上……你说你看到了录取通知书。后来,你……”

“我考上了原本心仪的大学,读了法律。”林如雪接上他的话,语气平静,像在说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过得还不错,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她嘴角微扬,云淡风轻地讲述着那已经逝去的七年时光,仿佛这七年只是眨眼间的事情。在她的叙述中,没有丝毫的抱怨和感伤,就好像那段被他拒绝后,独自一人走过的漫长道路,只是人生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段风景而已。

墨染看着她平静的侧脸,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他宁愿她表现出一些怨恨,或者至少是一些情绪,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云淡风轻,那样他或许会产生极强的负罪感,但是她没有。

“我……”他喉结滚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化作一句,“那就好。”

如雪转过头,看向他,唇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墨染,过去的事情,就让它留在过去吧。我们现在是潜在的委托人和律师的关系,这样相处,对彼此都更轻松,不是吗?”

她再次清晰地划下了界限。

墨染看着她眼中那份清醒和疏离,知道有些心结,不是一顿饭、几句道歉就能解开的。他点了点头,没有再试图靠近,只能循序渐进,渐渐打开她的内心,去融化那一堵冰墙。

晚餐结束后,墨染提出送林如雪回家,被她婉拒了。她坚持自己打车回去,理由充分且无可指责:“不顺路,不麻烦墨总了。”在拒绝的时候,林如雪的心中却悄悄升起一种落寞之感。

站在餐厅楼下,看着如雪坐上出租车离开,墨染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晚风吹起他额前的碎发,他深邃的目光望着出租车消失的方向,眼底情绪翻涌。

他知道,重新靠近她,远比想象中要难。她不再是那个会轻易为他一句话而脸红或心碎的少女,她有了自己的铠甲和世界。

但,他也不会轻易放弃。

这场始于青春、终断于误会的棋局,才刚刚重新开始落子。而他,这次绝不会再像七年前那样,轻易认输,他一定会努力追到她,而不是像当初那样把她往外推。

林如雪坐在出租车后座,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流光溢彩,疲惫地闭上了眼睛。指尖触碰着腿上那份微沉的文件袋,里面装的,不仅仅是案件资料,更像是一把钥匙,一把可能打开潘多拉魔盒,也可能连通过往与未来的钥匙。

她不知道接下这个案子是对是错。但有一点她很确定,无论是出于职业素养,还是出于那点连自己都不愿深究的私心,她都会认真对待,更何况他是墨染。

她和墨染的故事,似乎并没有在七年前的那个夜晚彻底终结。新的篇章,正在以一种她未曾预料的方式,悄然掀开。而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更复杂的成人世界的规则,是更深沉难测的人心,以及,那份被时光窖藏了七年、不知是否已然变质的……初心。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