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第七章 老巷的回响与掌心的温度

(一)

外婆出院那天,天气难得放晴。江朔一早就在医院楼下等着,后备箱里放着他特意去花市买的向日葵,金黄的花盘朝着太阳,像堆小小的火焰。

“医生说老人家多看亮色心情好。”他帮姜宁把行李搬上车,指尖碰到她的手腕,两人都默契地没躲开。这些天在医院轮流守着,他们之间的距离早已悄然拉近——她会自然地接过他递来的温水,他会记得她外婆爱吃的无糖藕粉,连护工阿姨都笑着问“这是你家先生吧?看着真般配”。

姜宁当时红了脸没反驳,江朔却在旁边接话:“快了。”

车开上望江西路时,姜宁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说:“江朔,能绕点路吗?”

“想去哪?”

“三中后面的巷子。”

他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顿,随即轻轻“嗯”了一声,打了转向灯。

(二)

七年没去的巷子,竟没太大变化。爬山虎依旧爬满了斑驳的砖墙,青石板路上长着薄薄的青苔,只是巷口的杂货店换了招牌,老板娘也换成了个年轻姑娘。

江朔把车停在巷口,陪着姜宁慢慢往里走。阳光透过叶隙落在地上,碎成一片晃动的光斑,像极了照片里的场景。走到中段,姜宁停住脚步,指着一扇紧闭的木门说:“以前你就住这儿。”

门是新刷的漆,颜色却和记忆里的一样。江朔看着那扇门,忽然笑了:“记得你总趴在你家阳台上,看我在院子里浇花。”

“才没有。”姜宁嘴硬,却想起自己确实干过这事——他穿着白衬衫蹲在月季花丛前的样子,被她偷偷画在速写本上,后来那本本子落在了他家,她没敢要回来。

“我知道你有。”他侧过头看她,眼里带着狡黠的光,“有次我故意回头,你吓得把速写本掉在地上,声音大得整条巷子都能听见。”

姜宁的脸瞬间红透,伸手去捶他:“你早就发现了?还故意逗我!”

他抓住她的手腕,力道不重,却让她动弹不得。两人的影子在青石板上挨得很近,几乎要叠在一起。江朔的目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垂上,声音低沉下来:“那时候不敢告诉你,怕吓到你。”

“怕什么?”她的声音细若蚊吟。

“怕你知道我早就喜欢你,就躲着我了。”

风吹过巷口,带来远处卖冰棍的吆喝声,像从七年前穿过来的。姜宁看着他认真的眼睛,忽然想起那个雨天,他把伞塞给她时,耳尖也是这样红。原来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把彼此藏在了心里,却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江朔,”她轻轻挣开他的手,往前走了两步,站在当年照片里那个位置,“你看,夕阳还是很好看。”

此刻还不到傍晚,阳光却穿过枝叶,在她发顶镀上一层金边。江朔走过去,站在她身后半步的位置,像很多年前那样,目光落在她的发旋上:“嗯,比以前更好看了。”

(三)

从巷子回来后,姜宁把那个铁盒子抱到了江朔家。

他家客厅的落地窗前摆着张新书桌,上面放着她送的多肉,还有那盆分株的薄荷。江朔给她泡了杯柠檬水,坐在她对面,目光里带着期待,却没催她。

姜宁打开铁盒,把那些信一封封拿出来,按日期排好。最上面那封写着“江朔亲启”的信,边角已经磨得发毛。她推到他面前,指尖有些抖:“你看吧。”

他拿起信,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品。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信纸上,那些稚嫩的字迹渐渐清晰——她写他打球时的样子,写他解不出数学题时皱起的眉头,写巷口的柠檬糖涨价了,写她其实偷偷藏了很多想对他说的话。

他看得很慢,一页页翻过,偶尔停下来,目光落在某个句子上,嘴角会不自觉地扬起。姜宁坐在对面,看着他的侧脸,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有点胀。

看到最后那封只有一句话的信时,他忽然抬起头,眼睛里有细碎的光:“其实我也写过。”

“啊?”

“写给你的信。”他起身走进书房,很快拿着个牛皮笔记本出来,“没敢给你,就都记在本子里了。”

笔记本的封面已经褪色,里面是他的字迹,比信上的工整许多。他写“今天姜宁的辫子歪了,想提醒她又不敢”,写“她把柠檬糖分给我半颗,甜到心里了”,写“听说要搬家,不敢告诉她,怕看到她哭”,最后一页的日期,是他搬走那天:“姜宁,我走了。如果七年以后我们还能见面,我一定告诉你,我喜欢你很久了。”

姜宁捂住嘴,眼泪还是没忍住掉了下来。原来不是她一个人在原地等待,不是她一个人把心事藏了七年。那些她以为的错过,其实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守候。

“哭什么。”江朔伸手擦掉她的眼泪,指尖的温度烫得她一颤,“不是说好了,要把过期的拥抱重新捂热吗?”

她扑进他怀里,把脸埋在他的衬衫上,闻到熟悉的雪松味,还有淡淡的薄荷香。他的怀抱很宽,很暖,像她等了很久的港湾。

“江朔,”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很清晰,“那个拥抱,现在还能算数吗?”

他收紧手臂,把她抱得更紧,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坚定:“从七年前到七年后,一直都算数。”

(四)

外婆的身体渐渐好转,姜宁把铁盒子和笔记本都放在了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有时阳光好的下午,她会和江朔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翻着那些信和日记,笑着说当年的糗事。

“你看你这里写的,说我画画像涂鸦。”姜宁指着笔记本上的某一页,假装生气。

江朔笑着把她揽进怀里:“那时候不懂欣赏,现在觉得,比美术馆里的画好看多了。”

他的画展还在继续,只是最后一幅照片换了新的——是他偷拍的她。她站在老巷的夕阳里,侧脸柔和,手里捏着那枚银杏叶书签,笑得眉眼弯弯。照片下面加了行小字:“失而复得的时光,和从未过期的你。”

周末时,他们会一起回老巷看看。杂货店的姑娘认得他们了,每次都会多送两颗柠檬糖。江朔会牵着她的手,走在青石板路上,像当年那样,只是这次,他没有再松开。

某个傍晚,姜宁站在新家的阳台上,看着对面18楼的灯亮起来。江朔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窝:“在想什么?”

“在想,”她转过身,踮起脚尖吻了吻他的嘴角,“我们好像把七年前的路,重新走了一遍。”

他低头回吻她,眼底的笑意温柔得像化开的糖:“不是重新走,是接着走。从巷口到夕阳下,从过去到未来,一直走下去。”

远处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阳台上的薄荷叶子在风里沙沙作响。姜宁靠在江朔怀里,听着他的心跳,忽然觉得,所谓过期的拥抱,从来都没有真正过期。它只是被岁月藏了起来,等着在某个恰当的时刻,带着更温暖的温度,重新回到彼此的掌心。

而那些未寄出的信,那些没说出口的话,终究在时光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