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分钱的效果立竿见影。

李银环之前挖草药都是懒懒散散的,现在她浑身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天还没亮就爬起来说要上山。

她不是一个人,凡是分了钱的,全都一样。

杨巧映看到他们这么积极,也高兴,这就是她为什么这么快就把药材拿去收购站的原因,不然大家积极性都不怎么高,除了他们认得的草药,其他有点拿不准的都当做没看到,现在应该就不一样了,得两眼放光的辨认到底是不是能换钱的那种。

很快就到了考试的时候,家里三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杨大山的三女儿杨庆乐,杨四河的二丫三丫顺利拿到了小学毕业证,等到秋天就可以去公社读初一了,三个初二生里,杨二川的大女儿杨珍珠考上了高中,杨七菊杨八海两个也顺利通过了,杨七菊以班级第一的名次考上了高中,杨八海则是以吊车尾成绩险险飞过。

但杨八海不在乎名次,只要能考过,那就可以了!

但很快杨八海就后悔了。

因为妈她在意名次。

她在期末考试之前说考的好的有奖励,他没放在心上,现在大家的成绩都出来了,妈说到了兑现的时候了。

他看的眼睛都红了。

杨七菊本来也没怎么放心上,但现在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这次期末考,她和三丫在班里排名最好,都是第一名,各自得到一对红头绳,一本新本子,两支新笔,一支牙刷,并且连续十天,每天一个水煮蛋。

四丫和杨庆乐分别考了班级第二名,各自得到一根红头绳,一本新本子、一支新笔,四个水煮蛋。

再过来就是杨大山的小儿子杨庆业,他这次成绩发挥的比之前好,考了班级第五名,得到了一支铅笔,两个水煮蛋。

二丫、五丫和杨八海不在班级前五名之列,没有奖励。

另外杨巧映补充了一点,杨二川生的那三个都在前五名之列,她先把他们的奖励保存着,下次见到再给他们。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杨二川是家里这么多当父母的人里最在意儿女学习成绩的人,他们三个成绩在班级里都是名列前茅的。

杨八海听着眼红,不过他很快劝好了自己,他已经很努力了,都考上高中了,没奖励就没奖励吧,能继续上多两年学比什么都好,二丫、五丫看着这些奖励眼睛都绿了,她们明明听到了奶奶说的话,为什么不上心?尤其是五丫,悔的不要不要的,她这次考了班级第六名,就差一点就有鸡蛋吃了!

杨巧映满意的看着他们的表情:“下次期末考,成绩好的还有奖励,继续努力!”

这次就连最淡定的三丫都拿着本子和笔爱不释手,物质奖励可以继续使用。

她还指望着等高考恢复了,家里出几个大学生呢。

周水冬看不到这些,她一边为三丫和四丫得到的奖励高兴,一边为二丫五丫的不争气愤怒,同时已经在盘算着怎么让得到奖励的女儿把鸡蛋分享出来了,本子和笔就算了,那好几个鸡蛋怎么能独享呢,别人就算了,她们弟弟最小,该分!

杨七菊拿到自己的水煮蛋之后,分了三分之一给杨巧映,她分,杨巧映就接着,然后杨七菊就故意拿到杨八海跟前转了一圈,一边吃一边说:“这鸡蛋真香,我觉得比之前都好吃,老八,你闻闻,是不是特别香?”

杨八海:“……”

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他直接扑上去想抢,但杨七菊就防着他呢,十分利落的塞到了自己嘴巴里。

他还能从自己嘴巴里抠出去不成?

杨庆乐拿到自己的水煮蛋后掰下来两块塞她爸妈嘴边,他们笑着闪开了:“你奶奶给你的奖励,你吃。”

他们不要,她就给了文盛和文惠。

杨庆居本来想自己一口吞的,看他姐姐这样,就也给侄子侄女分了一块。

三丫和四丫有样学样,给爸妈分了三分之一,剩下的给自己,杨四河拿到就吃了,周水冬拿着分给自己的鸡蛋皱眉,她觉得有点少,但也不好说什么,转手塞到了眼巴巴看着她的六福嘴里,看到他幸福的眯起眼,鼓励道:“回头等你上学了,你也考第一名!”

杨六福一点都不觉得哪里有问题,“对,我也考第一名!”他也想吃六个鸡蛋!

杨八海:“……”

他同情的看了六福一眼,没上过学的小屁孩,你就吹吧,等你上学了你就知道了,知识这东西不是你想学就能学会的。

他这打击还没下去呢,一扭头就得知一噩耗,他的对象,不,应该说是前对象,前脚她爸来学校拿了毕业证,后脚就嫁人了,嫁的人还不是他们本公社的,而是隔壁公社的,听说收了不少东西,男方给了一百八十块彩礼,还有一部收音机,这些都留给蓝家了,为什么对方那么大方,因为对方年纪大了点,前面娶过一个,只是意外没了,不过这任妻子没有给他留下一儿半女,她嫁过去不用当后妈。

蓝家周围的人都说他们家有成算,这女婿虽然年纪大点,但他有钱又大方,他们女儿嫁过去不会吃苦的,要是那穷的,没结过婚的小伙子又怎么样呢,能让女方不吃苦吗?

杨八海:“……”

他的心被扎的有点凉。

杨八海想要在妈这里得些安慰,结果妈只一味使唤他干活,他觉得自己失宠了,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感觉,还有杨七菊也是这么认为的,她觉得喜大普奔。

明明是双胞胎,就因为自己先出生半小时,老八就臭不要脸的天天以老小自居,在妈妈面前窜来窜去,天天嚷嚷着他是弟弟,她是姐姐,要让着弟弟,而妈妈真的更疼小的,她早就看不过眼了,现在好了,他小,还能小得过才几岁的娃娃吗?

自从老八提出了天价彩礼,妈妈对他的偏心就都转移到了家里三个最小的孩子身上,尤其是文慧,妈时不时就把人抱到怀里不舍得放手,要是有好吃的,之前妈会偷偷塞给杨八海,偶尔自己也能沾点光,现在要么妈给家里上下全部人一起分,要么就是只送给三个小的,他们这对龙凤胎只能干看着。

老八去哭诉,妈还振振有词,“你们都这么大了,还跟几岁的小孩比,好意思吗?你们要是不上学,媒人都要上门来给你们说亲了。”

原来爱是会消失的。

为什么他们要长大?

但是不长大,又没有办法当一个独立的大人,太为难人了。

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六福、文盛、文慧兄妹脸上多了一团肉,脸圆圆红红的,看着就跟年画上的娃娃一样,十分讨喜。

李银环看着都有些着急了,要是她有孩子,应该也能得到偏爱,只是她已经很努力了,怎么还没有怀上孩子?

很快她就没有力气再去想这个了,因为秋收的时候到了。

学生放起了暑假,别想着可以玩耍,这是早稻收割的季节,他们放下书本没多久就要拿起镰刀干活。

农忙是很辛苦的,早出晚归,这时候根本没有力气上山去搞什么副业,回到家浑身酸痛。

这个时候,就算是平时再节省的人家,也会尽量把家里的伙食弄好点,不然身体撑不住。

杨家也不例外,每天鸡下多少蛋,就煮多少,晚上还有炒腊肉,饭也不是红薯豆子多米粒稀少的杂粮饭,而是大米多红薯豆子少,油盐的使用都比之前更大方。

早稻收完了,要翻田,要播种晚稻,另外红薯花生黄豆也要收了,收了后要重新播种……

一年到头,就没有可以停下来好好休息的日子。

等总算缓过来歇口气,杨巧映一看,得,全都瘦了,杀一只鸡给大家伙补补吧,正好有一只鸡到年纪不下蛋了,把它给杀了炖汤,另外再捉一只小鸡来补上。

什么?杀鸡!?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啊!

杨巧映喝到香浓的鸡汤后和游戏空间里的对比了一下,她觉得这种鸡汤更好喝。

当晚,夜深人静,大家都安然入睡的时候,杨巧映关好门窗,进了游戏空间开始整理空间里的东西。

她的仓库满满当当,因为它有保鲜的功能,所以优先往里面放保质期比较短的,比如苹果、柚子、芒果、木瓜等水果,占了10个格子。

猪肉它不能统一放一起,因为细分不同的部位,这里有猪筒骨一根、猪蹄三斤、猪耳朵一只,占了3个格子。

葡萄干、芒果干2个格子。

红糖、白糖、大白兔奶糖、水果硬糖占了4个格子。

大米八斤,占了1个格子。

小麦十二斤,占了1个格子。

麻花三斤占了1个格子。

酸菜一坛1个格子。

……

除了食物之外,她有一卷黑色棉布、一匹灰色棉布、两条鲜亮的丝巾。

这丝巾他们公社的供销社没有出现过,暂时不能拿出来用。

这小屋里也塞的满满当当,角落堆了一堆树植和松针,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小屋的院子里是一排架子,现在上面晒着干豆腐、豆角干,还有两条熏肉、五条两斤重的熏鱼。

她现在初步实现了吃鱼自由。

水里的鱼不管有多灵活,只要是被她碰到了,就能给抓到空间里来,一上岸,只能任她宰割,断断续续的,她已经抓了有上百斤鱼了。

那些小的被她烘烤了做小鱼干,当做零嘴在厨房柜子里放着,馋了就吃几条。

她这些东西,全都是空间的产出,她没有去黑市交易过。

他们公社是有黑市的,想要完全杜绝不现实,总有交换的需求,有些人粮食不够吃,定量不够,不给他们买高价粮或者去换成粗粮,真饿死了谁负责任?

所以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线、不闹到面上来,在检查的时候跑快点,他们就不会追究到底。

但你要是运气不好,被逮了个正着,那就要看你有没有人脉了。

有关系的话,可能就是被教训一顿,要是没关系,一场改造就在前面等你。

而公社这里的黑市又有什么好东西呢?都是常见的东西。

她要是去买粮食,没有票,就要花高价钱,但她本身钱就不多,粮食她又不是没有,她一个人是够的,她还有鸡蛋和鸡肉,再加上杂货铺随机刷新的商品,在不急切的情况下,她没有去黑市买东西的必要。

至于说去卖东西?

不。

自己吃用就算了,拿去卖,被人发现端倪怎么办?

风险太大,不划算。

她照了照镜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原主五十多了,原先的发色虽然还没变白却没有光泽,现在颜色变黑了,脸上的皮肤也变好了一些,看着气色也好了很多,体重也增加了几斤,看着没那么瘦了。

药没白喝,那些吃的也没白吃。

明天她养的鸡又到了不下蛋的时候,四只都卖掉换成金币吧,这次就不杀鸡了,明天再焖个猪蹄吧,小火煨的软软懒懒,轻轻一咬就脱骨,入口喷香……

要说缺什么,那也有,她数了一下自己的钱,挣的没有花的多,她现在只有一百六十多块钱了,卖草药挣钱太慢了,还是要想想别的办法……

今晚,不止杨巧映满足,其他喝了鸡汤吃了鸡肉的杨家人都很满足,就苦了他们周围的邻居:这杨家真是太过分了,还让不让人过日子了!

杨庆安一下地邻居黄长友就凑了过来。

“杨庆安,你们昨天杀鸡了,今天又打算做什么好吃的?我在你们家旁边闻着这些味道吃饭都不香了,瞧瞧你这样子,吃着好吧。”

他拍了拍杨庆安肩膀,话里有些幽怨,“你家要是再做好吃的,我家那几个小的又要闹一场,说要去你家做儿子了。”

杨庆安呵呵干笑了两声,“黄大哥,今天哪还有好吃的,我家杀鸡是那母鸡太老了,不下蛋了,农忙又辛苦,索性就杀了,给家里补一补,要是它还好好下蛋,谁家舍得杀啊。”

黄长友听到这话心里的气平了一些,确实是这个道理,他家的鸡都正是下蛋的好时候,肯定不能杀了吃,多吃几个鸡蛋就是补一补了。

“原来是这样,那你家什么时候抓小鸡?”

“我妈今天说去问谁家的母鸡抱窝了,换几只回来。”按规定,他家只能再养一只鸡,但是小鸡不会每一只都能养活,所以要多换几只保证成活率。

黄长友:“你家的鸡都杀了,现在才打听,有点迟了,直接问谁家有孵出来的小鸡不好?”

杨庆安:“现在孵出来的小鸡是被挑剩的,我家要养母鸡,留着下蛋。”

这倒确实是这个道理。

在杨庆安被邻居家大哥埋怨的时候,杨巧映正在听着刘三妹诉苦,她在抱怨自家两个儿媳妇打架。

打架的起因是她的小孙子感冒了,小儿媳妇就寻思着给他煮个鸡蛋补补身体,直接从鸡窝掏了给他,她大儿媳妇看了就闹起来了,说先前她儿子病的时候没有去拿鸡蛋吃,凭什么她能去掏鸡窝?双方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吵着吵着就打了起来,刘三妹心里堵着一口气,她羡慕地看着杨巧映:“还是你家好,两个儿媳妇和和乐乐,家和万事兴。”

杨巧映呵呵笑了笑,她家两个儿媳妇吵不起来,那是因为她大儿媳妇的性子软和,不会吵架。

磕磕碰碰肯定是有的,只是没闹大而已。

要说起来,她三个儿媳妇问题最大的是在公社里的那个,她一年到头就回来个两三次,而且都不过夜,吃顿饭就回去了,她瞧不起乡下,顺带着她养的三个孩子对这边的关系也不怎么亲近,但好就好在她在公社,而且她有工作,还拉扯了老二一把,所以原主对这个儿媳妇的不满都压了下去,也不多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就这么过来了。

刘三妹又叹了一口气:“你就别谦虚了,你家儿媳妇是好的,你给你家小的读书费那么多钱,也没听他们说一句不好。”

她家儿媳妇可是对她供女儿读书很不满,总说浪费钱。

“你不能只看我光鲜的地方,再把你自己的不如意的地方拿出来对比,比如我家的老六。”

一说这个老六,刘三妹的眼睛就闪了闪。

“她在市里日子还好吧,去年过年的时候是不是没回娘家?”

这点在村里是瞒不了的,进进出出,大家都看得见。

“她家里有事脱不开身,没有回来。”有心注意的人都知道,杨巧映干脆点头“说是等孩子懂事大点再回来。”

刘三妹同情的看着杨巧映,心情好像也没那么糟糕了,她家是有些吵闹,但她也没有女儿这样啊,攀上高枝嫁到了市里面就看不起娘家的泥腿子了,之前每次回来那下巴抬的眼睛都放天上了,也不怕脖子给折了,不过嘴上还是要安慰几句:“这也没办法,等孩子大了,她就有空了。”

杨巧映在心里回忆着这个女儿的情况,排行第六的女儿是个泼辣的性子,她也想进城过不用下地的好日子,不过她没考上初中,所以她的目标放在了下乡的知青里。

还真被她挑中了一位有来历的,谈上了对象,而这个知青下乡一年后就回去了,他这一回去就断了联系,她也不慌,等肚子显怀了,挺着肚子就找上门去了,要是不娶她,就要去告他耍流氓,对方只能捏着鼻子娶了她进门,一开始日子不怎么好过,但她没多久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彻底笼络住了她婆家的心,日子一下子好过起来了,在那之后她就抖起来了,对娘家爱搭不理,别说过节回来了,过年都得看她心情。

就算回来了,也就意思意思拿点不值钱的东西,连自家的口粮都不带,只会占娘家的便宜,原主之前没少跟家里人说这个女儿白养了。

刘三妹看杨巧映不说话,就转移话题:“刚秋收完,怎么不歇歇,我看你家又去了那么多人挖野菜,家里的菜断顿了?”

“那倒不是,去搂多一些柴火,看到野菜长得那么好,不挖回去可惜了,我家还养着两头猪,再多都不够它们吃的。”杨巧映面不改色的说着谎话,实际上是一有点空闲,她们就想上山挖草药多换点钱了。

刘三妹点头,感慨:“猪真能吃啊。”她也养过猪,不过后来养死了一回,买猪仔的钱都没回本,就放弃了。

要是能养大,虽然一半是任务猪要交公,剩下一半卖给收购站也能得不少钱,还有肉吃,太可惜了。

“我之前路过看了一眼你家那两头猪,养的真好,那猪圈打扫的也干净,看那个头,养到年底你家这猪肯定很肥!到时候你留一块好的肥肉给我吧?”她没有养猪,年底大队会抽签分一些猪肉,省着吃过年用勉强也够,但刘三妹想要换点肥肉熬猪油。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