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嫂子柔弱不能自理”的谣言,一夜之间,不攻自破。

取而代之的,是“顾家嫂子深藏不露,不好惹”的全新传说。

邻里之间的闲言碎语彻底消失了,那些探究和审视的目光,变成了敬畏和客气。

王嫂再端着水盆出来,看见苏乔,脸上的热情依旧,但多了几分小心翼翼的尊重。

“乔乔啊,出门呢?要是有什么事,你尽管跟嫂子说,咱们院里没人敢欺负你。”

苏乔依旧是那副温和又带着点羞涩的笑容,仿佛昨晚那个单手断人手腕的狠人不是她。

“谢谢王嫂。”

她乐得清静。

孙翠芬因为“教唆他人入室抢劫未遂”,被拘留了十五天,还罚了一大笔钱。

等她出来,名声也彻底臭了,再也不可能在这片待下去。

一劳永逸。

接下来的日子,苏乔过上了梦想中的咸鱼生活。

每天睡到自然醒,从空间里拿出各种美食,研究着怎么用这个时代的有限食材,复刻出后世的美味。

上午去县城里逛逛,熟悉地形,为自己的“倒爷”事业踩点。

下午就窝在自己那舒服的小家里,看看书,或者听听空间里存着的音乐。

这天上午,她刚从外面回来,就看到邮递员骑着那辆熟悉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停在了楼下。

“苏乔同志!有你的信!”

信?

苏乔有些意外。她挑了挑眉,没想到信比津贴先到。

她走下楼,从邮递员手里接过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

信封上没有贴邮票,盖的是部队内部的邮戳。

寄信人地址写的是一串她看不懂的部队代号,收信人是她,而落款处,是三个龙飞凤舞、刚劲有力的大字:顾长风。

捏了捏信封的厚度,不薄。

回到家,苏乔关上门,用小刀仔细地裁开信封。

里面掉出来的,不是她想象中的几张信纸,而是一沓用皮筋捆得整整齐齐的钱,还有一叠全国粮票、布票和工业券。

粗略数了一下,钱大概有两百块,跟上次给的数目一样。

他这是……把下一个月的津贴也提前寄过来了?

苏乔拿出压在钱票下面的信纸。

信纸是部队里常见的那种,上面印着红色的抬头。

他的字迹和他的人一样,笔锋锐利,力透纸背,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军人风骨。

字如其人。

信很短,内容也毫无惊喜。

通篇都是客气又疏离的官样文章。

“苏乔同志:见字如面。不知家中是否安顿妥当?上次给的钱物是否够用?我已向后勤部报备,后续每月津贴都会按时寄往家中,若有不足,可来信告知。你在家若遇困难,可去武装部寻求帮助,报我名字即可。勿要委屈自己。”

短短几段话,像是在写工作报告,没有一句多余的问候,更没有一丝一毫的私人情绪。

“这家伙……”

苏乔拿着信纸,忍不住笑了。

她几乎能想象到顾长风坐在桌前,皱着眉头,一板一眼写下这封信的模样。

明明是关心,却非要用这种公事公办的口吻包装起来,笨拙得可爱。

通篇的客套话里,透着一股无论如何也藏不住的、名为“责任”的东西。

她将信纸翻到最后一页。

右下角,是标准的落款和日期。

而在落款的“祝好”两个字下面,有一片非常不明显的、被墨水划掉的痕迹。

那痕迹很轻,像是写下后立刻就后悔了,然后用笔尖迅速涂抹掉。

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

苏乔的目光顿住了。

她眯起眼睛,将信纸凑到光线下。那片墨迹之下,似乎隐约有几个字的轮廓。

她心中一动,意念沉入空间,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高倍珠宝放大镜出现在她手中。

她将放大镜对准那片被划掉的笔迹,仔细辨认。

在十几倍的放大效果下,那几个在涂抹痕迹掩盖下的、极其轻微的笔迹,终于显露出了原形。

是四个字。

——注意安全。

这四个字,写得比信里其他字都要潦草,仿佛是下意识一挥而就,写完又觉得不妥,才匆匆划掉。

它们不属于那篇公事公办的“报告”。

它们属于顾长风。

苏乔拿着放大镜,静静地看着那四个字,看了很久。

心里,仿佛被一根羽毛轻轻地、缓缓地扫过。

痒痒的,麻麻的。

末世十年,她听过无数的命令,听过无数的奉承,也听过无数的哀嚎。

唯独“注意安全”这四个字,简单,寻常,却奢侈到近乎绝迹。

因为在那个命如草芥的时代,每个人的安全,只能靠自己。

这封信里,那两百块钱和一沓厚厚的票证,是他的责任。

那通篇冷硬客套的官样文章,是他的伪装。

而这四个被他划掉的字,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话。

苏乔放下放大镜,指尖轻轻抚过信纸上那片墨迹。

她发现,这座冰山,好像比她想象中,要更容易融化一点。

她收好信和钱票,将那个牛皮纸信封也小心地抚平,放进抽屉里。

然后,她重新拿出了一张干净的信纸和一支钢笔。

她决定,给他回一封信。

至于回信的内容嘛……

苏乔的唇角,缓缓勾起一抹既狡黠又带着几分期待的笑容。

她握着笔,在信纸上,写下了第一行字。

继续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