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青春甜宠类型的小说,那么《星落巴黎》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爱学习的小小只”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林书雪沈墨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11954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星落巴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电话挂断了。
林书雪站在阿诺河边,握着已经黑屏的手机,感到一种奇怪的平静。
至少她现在知道了真相——不是沈墨欺骗了她,而是他在现实面前选择了退缩。
也许父母是对的,这样的关系确实太难维系。
回到酒店时已是黄昏。
母亲在套间的小客厅里焦急地踱步,看到林书雪回来,立刻迎上来。
“宝贝儿!你去哪了?我们担心死了!”
“爸妈,我没事。”
林书雪平静地说,“只是出去走走。”
母亲仔细观察她的表情:“你…联系上沈墨了?”
林书雪点点头:“他回巴黎了,接受了非洲项目的调派。”
母亲的表情复杂,既有胜利的喜悦,又有对女儿痛苦的愧疚:“书雪,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妈妈,我想回家了…”
林书雪打断她,“明天就回北京。”
母亲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抱住了女儿:“好,我马上改签机票。”
那天晚上,林书雪独自站在酒店阳台上,望着佛罗伦萨的夜景。
手机里存着沈墨最后发来的短信:“有时候,爱一个人意味着放手,愿你拥有我无法给予的一切!”
她没有回复。
有些离别不需要言语。
第二天一早,三人前往机场。
佛罗伦萨在晨雾中渐渐远去,就像一场短暂的梦。
林书雪靠在窗边,想起沈墨曾说过:“每个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其他可能性。”
现在她真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飞机起飞时,林书雪闭上眼睛。
泪水从眼角滑落,但她的嘴角却微微上扬。
因为,在这段短暂的恋情中,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灵魂深处的共鸣,那种超越年龄的理解。
即使最终无法在一起,这段经历也已经改变了她。
回到北京后,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想起巴黎的博物馆,想起塞纳河畔的谈话,想起那个有着温柔眼神的男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忆渐渐变成了心底一幅幅静止的画,不再带来疼痛。
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林书雪在图书馆偶然翻到一本关于中国文物海外收藏的书籍。
扉页上赫然印着作者名字:沈墨。出版日期是上个月。
她颤抖着手指翻开书,在序言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谨以此书纪念在巴黎偶遇的一位年轻学者,她让我重新审视艺术与人生的意义。有时候,最短暂的相遇能留下最深的印记。”
林书雪轻轻合上书,放回书架。
窗外,北京的阳光正好,一群大一新生说笑着走过草坪。
——
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外,十月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来。
林书雪推着行李车,跟在父母身后,耳边是广播里航班信息的机械女声。
半个月前从佛罗伦萨回来后,她几乎足不出户,直到今天——重返巴黎继续学业的日子。
“宝贝,到了记得报平安!妈妈和爸爸会想你的。”
母亲整理着林书雪的衣领,眼神里满是担忧,“我和你爸联系了巴黎的朋友周正阳叔叔,有什么事,你可以随时打你周叔叔的电话。”
林书雪点点头,勉强扯出一个微笑:“知道了,妈妈。”
父亲递给她一个文件袋:“这是转学去佛罗伦萨的申请材料,都准备好了,如果你还是想去…”
“谢谢爸爸!”
林书雪接过文件袋,没有多说什么。
这半个月来,她和父母之间仿佛隔着一层薄纱——彼此都能看到对方,却不再真正触碰。
她知道父母是出于关心,但那些暗中操作仍然像一根刺,扎在心底。
安检口前,苏雯突然抱住她,声音哽咽:“宝贝儿,对不起…我们只是…我们只是太爱你了。”
“我知道。”
林书雪轻轻回抱,然后松开手,“妈妈,我该进去了。”
转身走向安检通道时,林书雪深吸一口气。
这一个月里,她无数次想起沈墨最后的那通电话,想起他说“这是最好的结局”时声音里的疲惫。
起初是愤怒,后来是困惑,现在只剩下一种钝痛,像一块永远无法完全愈合的伤疤。
通过安检后,林书雪在免税区漫无目的地走着。
距离登机还有一小时,她不想太早去登机口发呆。
香水柜台前,一款熟悉的古龙水气味飘来——是沈墨常用的那款。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快步走开。
转过一个拐角,林书雪突然僵在原地。
前方二十米处,一个修长的背影正在翻看杂志——那肩膀的线条,那微微低头的姿态,像极了沈墨。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背包带,双腿像生了根一样无法移动。
那人合上杂志,转身向登机口方向走去。
林书雪的呼吸几乎停滞——太像了,连走路的姿势都那么相似。
她不受控制地跟了上去,心跳声大得仿佛整个机场都能听见。
“沈…”
名字卡在喉咙里,她加快了脚步。
那人停下来查看登机牌,林书雪趁机绕到侧面。
就在她即将看清对方面容的一刻,一个旅行团涌过来隔开了他们。
等人群散去,那人已经走向另一个方向。
林书雪小跑着追上去,在登机口附近终于赶上了。
她鼓起勇气,轻轻拍了一下那人的肩膀:“沈…沈墨…”
对方转过身,林书雪的话戛然而止。
这是一张年轻的脸庞,看上去和她年纪相仿,眉眼间确实有几分沈墨的神韵,但整体气质完全不同——阳光、开朗,没有沈墨那种岁月沉淀的沉稳。
“你好?”
年轻人像是在和一位相识已久的老朋友打招呼。
他的声音清亮,带着一点北方口音。
“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林书雪慌忙道歉,脸颊发热。
年轻人却笑了:“没关系,你也是飞巴黎的吗?AF381?”
林书雪点点头,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猜的。”
年轻人指了指她手中的登机牌,“我也是这班飞机,留学生?”
“嗯,索邦大学,你呢?”
“中央美术学院交换到巴黎高装。”
年轻人伸出手,“你好,我是周远。”
“林书雪。”
她轻轻握了握对方的手,触感温暖干燥,与沈墨总是微凉的手指截然不同。
这个叫周远的脸上露出一丝狡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