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红楼:我,迎春舅舅,武圣张玄小说,红楼:我,迎春舅舅,武圣张玄章节在线阅读

红楼:我,迎春舅舅,武圣张玄

作者:坠歆

字数:99263字

2025-09-18 21:32:34 连载

简介

《红楼:我,迎春舅舅,武圣张玄》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男频衍生小说,作者“坠歆”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的主角张玄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99263字,热爱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精彩的阅读盛宴吧!

红楼:我,迎春舅舅,武圣张玄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北境的军情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镇北侯赵无极兵败被俘,三万精锐覆灭,雁门关危在旦夕。

这个消息让刚刚因一场大胜而燃起的士气,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军的行进速度更快了,车轮滚滚,马蹄声碎,卷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张玄坐在颠簸的马车里,面前摊开的是一张简陋的北境地图。

他的手指在“雁门关”三个字上缓缓划过,眉头紧锁。

赵无极是军中宿将,绝非庸才,他会中埋伏,要么是胡虏太过狡猾,要么……就是军中有内鬼。

一个烂到骨子里的朝廷,一支看似庞大的军队,一场几乎看不到胜算的战争。

这盘棋,比他想象中还要难下。

正在此时,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被带到车前,双手捧着一个包裹:“校尉,京中加急送来的家书。”

家书?张玄有些意外,接了过来。包裹里是三封信,信封的材质和字迹各不相同。

他先拆开了最厚的一封。熟悉的簪花小楷,带着一股脂粉香气,是贾宝玉的笔迹。

信中,宝玉先是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仁者爱人”、“止戈为武”的大道理,劝他体恤士卒,不可轻动杀伐。

又说那些所谓的“悍匪”也是爹生娘养,或有不得已的苦衷,张玄身为读书人,理应以教化为主,而非一味屠戮。

最后,他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口吻写道:“玄舅此去北疆,当以苍生为念,效仿古之圣贤,播撒仁德于塞外,令胡虏闻风归化,方是上策。

宝玉在府中,日夜为你祈祷,盼你早日放下屠刀,回归风月。”

张玄看完,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将那张写满漂亮废话的信纸,慢慢地,一寸寸地对折,再对折,最后折成了一个小小的方块。

“呵。”一声轻笑从他喉咙里溢出。

蠢人的善意,比恶人的刀剑更伤人。

让这块多愁善感的“通灵宝玉”去跟胡虏讲仁德?恐怕人家会很乐意地把他的脑袋做成酒碗,用他的血来敬“长生天”。

他随手将信纸方块丢在一边,拿起了第二封。

信封素雅,字迹娟秀中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道。是薛宝钗。

这倒是让他有些好奇。他与这位宝姑娘,并无深交。

信纸展开,没有半句废话。

开篇第一句,便直指核心:“闻校尉大人千里之外,定计擒王,一石三鸟,宝钗拜服。”

寥寥数语,便将他在京城的布局看得一清二楚。

张玄的眼神瞬间变了,他坐直了身子,仔细地看了下去。

宝钗在信中敏锐地指出,北征大军后勤乃是重中之重,户部和兵部的粮道漫长,沿途官吏层层盘剥,十成粮草,能有六成到前线便是万幸。

与其仰人鼻息,不如另辟蹊径。

她大胆提议,可由她在京中联络薛家以及相熟的几家皇商,以“军购”的名义,从江南直接采买物资,再由信得过的商队沿运河转陆路,绕开官道,直供北境。

如此一来,不仅能保证物资足额到位,还能将忠顺王和秦相伸向后勤的手彻底斩断。

信的末尾,还附上了一份详尽的路线图、预估的耗费,以及可以联络的商号掌柜名单。

整封信,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字里行间展现出的商业嗅觉和政治远见,让张玄都为之侧目。

这哪里是那个安分随时、藏愚守拙的大家闺秀?这分明是一头蛰伏在深闺,拥有顶级操盘手潜质的商业巨鳄!

张玄看着信,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本以为此行是孤军奋战,没想到,后方竟有如此意外之喜。

他将宝钗的信小心翼翼地收好,心中已有了计较。

最后,他拿起了第三封信,信封很薄,上面的字迹有些稚嫩,带着泪痕晕开的墨迹。是迎春的。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她一切都好,请舅舅在外保重身体,不必挂念。

但信的最后,她用极小的字加了一句:“近日,孙家的人又在府外徘徊,说些污言秽语,凤姐姐已申斥过,但他们……不怕。”

张玄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森然。

他离京不过十日,孙绍祖那只中山狼就按捺不住了?他以为自己远在千里之外,便奈何他不得?

“来人!”张玄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

一名亲兵立刻掀帘进来:“校尉有何吩咐?”

“笔墨伺候。”

马车里,张玄提笔写了三封回信。

给宝玉的信纸上,只有寥寥数语,字迹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少读风月,多看兵书。若有闲暇,不妨亲至九边,看看你口中的‘仁德’,在胡虏的弯刀下能值几文钱。”

写给宝钗的信,则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页。

他不仅完全采纳了她的计划,更进一步,给了她全权代表自己的授权,并提点她可以借此机会,将薛家的商业版图彻底整合,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信的最后,他画了一个特殊的徽记,作为日后两人联络的凭证。

做完这一切,他拿出最后一张信纸,蘸饱了浓墨,只在上面写了惊心动魄的一行字。

他将信折好,递给亲兵:“这封信,八百里加急,送回荣国府,交给我外甥女迎春,亲启。”

亲兵接过,退了出去。

一旁的副将忍不住好奇,凑过来低声问:“校尉,咱们离京城这么远,孙家要是真闹起来,怕是鞭长莫及啊。”

张玄没有回答,只是拿起那张写给迎春的信纸的底稿,上面只有一句话,墨迹未干,杀气腾Péng:

“等着我,三天之内,孙家必有大祸。”

他将纸凑到烛火上,看着它化为灰烬,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他的人是走了,可他布下的棋子,才刚刚开始动。

忠顺王那条疯狗被关了起来,正愁一肚子火没处发呢。

自己只需要派人,把孙绍祖就是那颗被挂在王府门上人头的“同党”这个消息,“不经意”地传到忠顺王耳朵里……

到那时,根本不需要自己动手。

他看向窗外,京城的方向早已看不见。他的目光,重新落回那张北境地图上。

家里的事,该了结了。

接下来,是国事。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