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星闻周刊》编辑部,午后的阳光被百叶窗切割成一道道明暗相间的光栅。周见微坐在工位前,屏幕上是一份即将发给王疏野工作室确认的采访提纲初稿。光标在“关于学生时代对您艺术审美的影响”这一项下闪烁。

她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微微颤抖。心脏在胸腔里不规律地跳动,像一只被无形丝线牵引的鸟儿,既想挣脱束缚冲向高空,又惧怕未知的风暴。

雨夜的那把旧伞,伞柄末端那个隐秘的、歪扭的“野”字,如同烧红的烙印,深深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它和抽屉里那块绣着“微”字的手帕,像两把钥匙,猝然打开了尘封七年的时光之门,让她窥见了门后那条双向奔赴的、隐秘的星光小径。狂喜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悸动和一种近乎焦灼的、想要确认的渴望。

他记得。

他真的记得。

并且,在以他的方式回应。

那么?她呢?她是否也能,再靠近一点点?用一种只有他能懂的方式?

一个大胆的、带着试探意味的念头,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她的目光落在提纲上那个安全又宽泛的问题上。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删掉了原本的措辞,重新输入:

【关于学生时代对您艺术审美的影响,我们注意到您曾在某次专访中提及母校七中的环境氛围。七中老校区那座爬满藤蔓的废弃音乐教室,据说曾给许多学子留下深刻印象。您是否也曾在那里获得过特别的灵感或触动?】

废弃音乐教室。

这几个字像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一圈圈涟漪。那是七中老校区最偏僻角落的一栋红砖小楼,早已废弃多年,窗户破碎,墙壁斑驳,爬山虎几乎将其吞噬。但那里,却是周见微整个高中时代最隐秘的“圣地”。因为,她曾不止一次,在午休无人的时候,透过破败的窗棂,看见王疏野独自一人坐在那架蒙尘的旧钢琴前。阳光穿过破碎的彩色玻璃窗,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没有琴声(琴早已坏了),他只是安静地坐着,手指偶尔在落满灰尘的琴键上方虚按,像是在无声地弹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乐章。

那是她偷藏的、关于他的最珍贵的画面之一。刻在旧课桌隐蔽角落的“Z&S”(周&疏),就是某次偷看后,心潮澎湃又无处宣泄的产物。

把这个问题放进提纲,是一次冒险的试探。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等待彼岸传来的回响。

她深吸一口气,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按下了发送键。邮件飞向王疏野工作室的审核邮箱。

三天后,《光影人物》的专访现场。柔和的灯光下,王疏野穿着熨帖的浅灰色西装,姿态放松却依旧带着疏离感。主持人苏梅笑容得体,问题犀利而不失分寸。

采访进行得很顺利。王疏野的回答一如既往地专业、滴水不漏。直到苏梅翻过一页提纲,念出了那个问题:

“疏野,我们都知道艺术熏陶往往始于青葱岁月。在之前的交流中,您似乎对母校七中的环境氛围情有独钟。七中老校区有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废弃音乐教室,爬满了藤蔓,很有年代感和故事感。不知道这样特别的地方,是否也曾给您的学生时代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或者说,是否在您艺术审美的萌芽期,带来过某些特别的灵感或触动呢?”

问题问出的瞬间,周见微感觉自己的心脏骤然缩紧!她坐在采访区后排的阴影里,抱着录音笔和采访本,指尖用力到发白,目光却死死锁在王疏野的脸上,不放过他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

王疏野握着水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他微微垂眸,长而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瞬间翻涌的情绪。他端起水杯,凑到唇边,极其自然地抿了一小口。喉结无声地滚动了一下。

再抬眼时,他的目光平静地看向主持人苏梅,唇角牵起一个极淡的、模式化的弧度。

“七中的环境确实很有特点。”他的声音清冽平稳,听不出丝毫异样,“不过您说的那座废弃音乐教室,年代太久远了,印象很模糊了。学生时代的心思都在学业和其他爱好上,这种角落,大概只路过过一两次吧?触动和灵感”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和疏离,“实在谈不上。”

回答得无懈可击。

撇清了关系。

否定了特殊意义。

完美符合他“专注学业”、“鲜少关注无关角落”的公众形象。

周见微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猛地攥住,又酸又涩,巨大的失落感瞬间将她淹没。她甚至能感觉到旁边林晓投来的、带着同情和“你看吧我就说”的眼神。

果然,是她想多了吗?自作多情?那把伞,那个字,或许真的只是巧合?或者,只是他念旧,与“她”无关?

她强迫自己低下头,在采访本上机械地记录着,笔尖划在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采访还在继续,王疏野的声音在耳边流淌,却变得模糊而遥远。

专访结束,夜幕低垂。王疏野回到顶层公寓,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璀璨却冰冷的万家灯火。他扯下领带,随手扔在沙发上,解开衬衫最上面的两颗纽扣,露出线条清晰的锁骨。

没有开灯,他走到吧台边,给自己倒了一杯冰水。冰块撞击杯壁,发出清脆的声响,在空旷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端着水杯,走到落地窗前。冰凉的杯壁贴着手心,驱散不了心口那股莫名的燥热。

废弃音乐教室

苏梅问出这个问题的瞬间,他几乎要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那个爬满藤蔓的红砖小楼,破碎的彩色玻璃窗,蒙尘的旧钢琴。还有,午后的阳光里,他偶尔会察觉到窗棂外那道一闪而逝、如同受惊小鹿般的目光。

她怎么会知道?!

她怎么会特意提起那个地方?!

巨大的震惊和一种被窥破隐秘的悸动瞬间席卷了他。他只能垂下眼,用喝水来掩饰瞬间的失态,用最完美的面具给出最安全的答案。否认,撇清。

然而,否认的言辞出口,心口却传来一阵尖锐的、难以言喻的空落和烦躁。像亲手推开了一份渴望已久的礼物。

他仰头灌下一大口冰水,冰冷的液体滑过喉咙,却浇不灭那股无名火。目光无意识地投向窗外,城市的灯火在眼底明明灭灭,最终却聚焦在某个遥远的方向,七中老校区所在的那片城西。

一个强烈的、近乎失控的念头,如同挣脱牢笼的困兽,猛地冲了出来!

去那里。

现在就去。

哪怕只是远远看一眼。

这个念头如此清晰,如此强烈,压倒了经纪人关于“减少外出避免曝光”的叮嘱,压倒了所有的理智权衡。他需要确认。确认那个地方是否还在,确认那段被尘封的记忆是否还留有痕迹,确认她提起它时,是否也带着与他同样的悸动?

他抓起沙发上的车钥匙,没有叫司机,甚至没有换下身上的西装,只随手抓起一顶黑色鸭舌帽扣在头上,大步走向专属电梯。

黑色的宾利慕尚如同沉默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滑入夜色。王疏野紧握方向盘,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车子驶过繁华的市中心,穿过霓虹闪烁的商业区,最终拐入城西相对安静的老城区街道。

七中老校区的轮廓在夜色中渐渐显现。周围的老建筑大多已经翻新或改建,只有那片属于七中的区域,因为保护性规划,还保留着旧日的风貌,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寂。

他没有靠近校门,只是在隔着一条马路的、相对僻静的街角缓缓停下。熄火,关灯。车窗降下一条缝隙,深秋夜晚带着凉意的空气涌入车厢。

隔着马路和不算高的围墙,他能清晰地看到校园深处那片熟悉的角落。那座红砖小楼沉默地伫立在月光下,爬山虎的藤蔓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如同黑色的潮水。二楼的窗户依旧破碎,黑洞洞的,像一只沉默的眼睛。

没有灯光,没有人声。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城市模糊的喧嚣。

他静静地坐在车里,隔着一段安全的距离,像一个迟到了七年的幽灵,凝视着那段被时光尘封的、只属于他和某个窗棂外目光的秘密角落。胸腔里那股莫名的烦躁和空落,在凝视中渐渐平息,被一种更深的、混合着怀念和怅惘的平静取代。

他不知道自己在这里停留了多久。直到远处传来几声野猫的叫声,他才猛地回过神。

就在他准备发动车子离开时,眼角的余光瞥到对面街角路灯杆后面,似乎有极其微弱的、不属于路灯的反光一闪而逝!

王疏野的心猛地一沉!是镜头!被拍了!

他几乎是瞬间升起车窗,发动引擎,黑色的宾利如同融入夜色的影子,迅速驶离了这片区域。

第二天一早,#王疏野深夜独自现身七中老校区# 的词条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瞬间在热搜榜上炸开!位置不高不低,恰好卡在第17位。

配图是几张模糊的、明显是长焦偷拍的夜景照片。照片里,黑色的宾利停在街角,一个穿着深色西装、戴着鸭舌帽的高大身影靠在车门边,目光投向七中校园深处。虽然看不清脸,但那身形气质,粉丝一眼就能认出是王疏野。

评论区瞬间炸锅:

“哥哥回母校了?怀旧吗?”

“呜呜呜我野哥还是那么念旧!”

“大半夜一个人去?好有故事感”

“是不是新戏需要找灵感?”

“只有我好奇他看的是哪个方向吗?好像是废弃音乐教室那边?”

周见微刷到这条热搜时,正咬着面包片当早餐。看到“17位”和“废弃音乐教室”几个字,她手中的面包片“啪嗒”一声掉在了桌上。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了一下,随即又疯狂地跳动起来!血液奔涌着冲上头顶,带来一阵强烈的眩晕感!

他去了!

他真的去了!

在她故意提起那个地方之后,在他说“印象模糊”、“谈不上触动”之后,他却在深夜独自驱车去了那里!像赴一场无人知晓的、跨越七年的旧约!

巨大的、难以言喻的狂喜和一种被回应的巨大满足感,瞬间淹没了她!昨晚采访时的失落和酸涩荡然无存!这不是巧合!这是回应!是她投出的石子,在彼岸激起的、清晰可见的涟漪!

她猛地抓起手机,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她点开那个隐藏在最深处的、名为“微光角落”的私人微博小号。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击。

没有文字。

只有一张图片。

图片有些年头了,像素不高,色彩也有些失真,但内容清晰可见,七中食堂那标志性的、油亮红润、裹着浓稠酱汁的糖醋排骨,满满地堆在一个不锈钢餐盘里。背景是嘈杂的食堂和穿着蓝白校服的学生身影。

配文只有简简单单、带着点撒娇意味的一句:

【梦里都在为它流口水[可怜][可怜]】

发布时间:上午9点17分。

发送成功。

周见微放下手机,捂住自己滚烫的脸颊,感觉心脏快要跳出胸腔。一次是试探,两次就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了。糖醋排骨,七中食堂的招牌,也是她高中时每次打饭必点、吃得满嘴油光的最爱。他会懂吗?

三天后,《美味对对碰》综艺录制现场。巨大的开放式厨房灯火通明,食材的香气和现场观众兴奋的尖叫混杂在一起。王疏野作为飞行嘉宾,穿着节目组统一的深蓝色围裙,衬得肤色愈发冷白。他正和主持人以及另一位嘉宾合作完成一道经典的本帮菜,糖醋排骨。

流程进行得很顺利。排骨焯水、油炸、调汁、翻炒。王疏野的动作不算特别娴熟,但干净利落,神情专注,偶尔和主持人互动两句,引发台下阵阵尖叫。

最后一步,收汁装盘。红亮诱人、裹着晶莹酱汁的排骨被盛入洁白的骨瓷盘中,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哇!太棒了!色香味俱全!”主持人夸张地赞叹着,将盘子推到镜头前特写,“来,让我们的大厨疏野先尝尝自己的手艺!”

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王疏野拿起一双干净的筷子,在主持人和镜头的注视下,夹起一块最小的排骨。他动作优雅,将排骨送入口中。

镜头紧紧跟随着他的动作和表情。

他咀嚼着。一下,两下,忽然,他的动作极其轻微地顿住了。

不是难吃,也不是好吃到惊艳的夸张表情。而是一种仿佛被什么东西瞬间击中的怔忡。他咀嚼的速度慢了下来,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又缓缓舒展开。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清晰地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惊讶?怀念?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触动?

这细微的表情变化只持续了不到一秒,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但现场导播显然是个捕捉情绪的高手,立刻将镜头推进,给了他一个清晰的特写!

王疏野仿佛才回过神。他缓缓咽下口中的食物,抬起眼,看向正对着他的主摄像机镜头。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镜头,投向了某个遥远的地方,唇角勾起一抹极淡、却带着真实温度的弧度,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透过麦克风传遍了整个演播厅,也传到了千家万户的屏幕前:

“这味道很特别。”他顿了顿,目光似乎微微闪动了一下,“让我想起高中食堂的糖醋排骨。酱汁的味道很像。很久没吃到了,有点想念。”

“轰!!!”

现场观众瞬间爆发出更热烈的尖叫和掌声!主持人也立刻接话:“哇!看来我们疏野是想起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了!果然美食最能勾起情怀!”

弹幕更是瞬间爆炸:

“啊啊啊哥哥念旧的样子好戳我!”

“学霸也爱吃食堂糖醋排骨!反差萌!”

“想魂穿七中食堂大妈!”

“哥哥说想念!我立刻去学做糖醋排骨!”

“泪目了,谁还没个校园美食回忆杀!”

一片“念旧”、“情怀”、“反差萌”的刷屏中,没有人注意到,在说出“想念”两个字时,王疏野握着筷子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喉结在镜头切走的瞬间,无声地、用力地滚动了一下。

导播的镜头已经飞快地切到了主持人热情洋溢的笑脸上。

只有坐在后台监视器前的导播助理,在切换镜头的间隙,无意中瞥了一眼王疏野那个机位的实时画面,画面里,那个光芒万丈的顶流,在镜头移开的刹那,微微垂下眼睫,目光似乎极其短暂地、若有似无地扫过自己放在料理台下的手机屏幕。屏幕是锁定的,漆黑一片,倒映不出任何内容。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