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名义:从汉大开始崛起宁方远杨雪小说在线章节目录阅读最新章节

名义:从汉大开始崛起

作者:风系魔导

字数:157582字

2025-09-27 21:04:17 连载

简介

小说《名义:从汉大开始崛起》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风系魔导”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宁方远杨雪,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名义:从汉大开始崛起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7章

清晨的阳光洒在常洛市委组织部大楼上,宁方远穿着一身得体的中山装,提前十分钟到达。他手中拿着调任文件,内心既期待又忐忑。这是他从政以来的第一个地方主官岗位,虽然只是个代县长,却意味着真正的独当一面。

组织部的工作人员显然已经接到通知,一位年轻干事热情地迎上来:“宁县长您好!王部长正在开会,请您稍坐片刻。”

宁方远在接待室坐下,打量着这里的陈设。与省委组织部相比,这里显得简朴许多,但墙上“公道正派”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约莫半小时后,会议室门开了,一位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领导走了出来。干事连忙上前:“王部长,双峰县的宁县长到了。”

王部长眼睛一亮,快步走过来,热情地握住宁方远的手:“方远同志,欢迎欢迎!早就听说你要来,没想到这么年轻有为啊!”

宁方远谦逊地回应:“王部长过奖了,我是来向您报到的。”

“好好好,刘书记专门打过电话,让我们一定要安排好。”王部长拍拍宁方远的肩膀,“这样,我正好今天要去双峰县调研,就陪你一起过去吧。”

宁方远有些意外。按照惯例,组织部长送干部上任并不少见,但亲自陪同到一个偏远的贫困县,还是显得格外重视。他明白,这多半是看在刘长生的面子上。

车队驶出市区,道路逐渐变得崎岖不平。王部长和宁方远同乘一车,一路上详细介绍着双峰县的情况。

“双峰县是咱们常洛最困难的县之一啊。”王部长感叹道,“山地占全县面积的百分之八十,耕地稀少,交通不便。去年财政收入才一千多万,全靠转移支付过日子。”

宁方远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王部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方远同志,有件事得提醒你。双峰县的县委书记叫李重阳,今年五十多了,是土生土长的双峰人。这个同志能力是有的,但有个特点——比较护短。”

他顿了顿,继续说:“双峰县有个不太好的传统,就是比较排外。县里各级干部大多是本地人,以往调进去的外地干部,很多都受不了那种排挤,最后想办法调走了。这也是双峰一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啊。”

宁方远若有所思:“谢谢部长提醒。我会注意工作方法的。”

王部长满意地点点头:“你有省里工作的经验,又跟过刘书记这样的大领导,见识和能力都没问题。关键是能不能融入当地,打开局面。”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车队终于抵达双峰县城。与其说是县城,不如说是个大点的镇子。街道狭窄,房屋低矮,唯一像样的建筑是县委县政府办公楼——一栋五层的灰白色建筑。

县委大院门口,已经有一群人在等候。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身材微胖,头发梳得油亮,穿着略显陈旧的中山装。宁方远猜测,这就是县委书记李重阳。

车刚停稳,李重阳就快步上前,为王部长打开车门:“王部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

王部长下车,与李重阳握手,然后介绍道:“重阳同志,这位就是新来的代县长,宁方远同志。”

李重阳这才转向宁方远,脸上堆着公式化的笑容:“欢迎宁县长来双峰工作。”握手时,宁方远感觉到对方的手掌粗糙有力,但一触即分。

“以后还请李书记多指教。”宁方远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一行人走进县委会议室。王部长主持召开了简单的见面会,宣布了市委关于宁方远任职的决定。李重阳代表县委表态“坚决拥护市委决定”,“热烈欢迎宁县长”。

但宁方远敏锐地察觉到,李重阳的欢迎辞说得滴水不漏,却缺乏真诚。台下坐着的县委县政府干部们,也都是一副观望的表情,没有人表现出真正的热情。

见面会结束后,王部长因还要赶往其他县调研,很快就告辞了。宁方远和李重阳一起将王部长送到车前。

王部长临上车前,特意对李重阳说:“重阳同志,方远同志年轻有为,你们要好好配合工作啊。”

李重阳连连点头:“请部长放心,我们一定团结协作。”

车队驶远后,李重阳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转身对宁方远说:“宁县长,你的办公室已经准备好了,在三楼。我还有点工作要忙,就不陪你了。”说完,不等宁方远回应,就径直走向办公楼。

宁方远站在原地,看着李重阳远去的背影,心中了然。王部长刚才的提醒果然没错,这位县委书记确实不欢迎外来干部。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小心翼翼地走过来:“宁县长,我带您去办公室吧。”

办公室在三楼走廊的尽头,面积不大,陈设简单。一张旧办公桌,一把木头椅子,一个文件柜,这就是全部家当。与他在市委的办公室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宁县长,您看还需要添置什么吗?”办公室主任谨慎地问。

宁方远笑笑:“挺好的,不用添什么。对了,怎么称呼您?”

“我叫赵建国,是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赵建国有些受宠若惊,“宁县长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我就行。”

宁方远点点头:“赵主任,麻烦你把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一些基本情况材料给我送过来。我想先了解一下县里的情况。”

“好的好的,我马上就去准备。”赵建国连忙答应。

下午,宁方远独自在办公室阅读材料。越看心情越沉重:双峰县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财政收入连年赤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医疗资源匮乏,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

更让他注意的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双峰县确实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重要部门的负责人几乎都是本地干部,很多政策明显偏向本地利益集团。

傍晚时分,宁方远走出办公楼,想在县城里转转。街道上行人稀少,商铺大多早早关门。偶尔遇到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看到他后都刻意避开目光,没有人主动打招呼。

回到县政府招待所——他将暂时住在这里——房间简陋但还算干净。宁方远站在窗前,望着夜幕下寂静的双峰县城,心中五味杂陈。

这里没有欢迎会,没有接风宴,甚至连个像样的住所都没有。一切都在无声地宣告:你这个外来者不受欢迎。

但宁方远并没有气馁。前世今生的经历让他明白,越是困难的环境,越能锻炼人。地方保护主义固然是障碍,但也说明这里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只要找到突破口,就能打开局面。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魔都的号码。杨雪温柔的声音传来:“方远,到双峰了吗?怎么样?”

宁方远轻松地说:“到了,一切都好。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很适合养胎。”

他没有告诉妻子实情,不想让她担心。

挂掉电话后,宁方远摊开笔记本,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工作。他深知,要想在这里立足,必须尽快干出几件实事,让干部群众看到自己的能力与诚意。

“首先要深入调研,摸清实际情况。”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一点,“然后找到几个容易见效的突破口,快速打开局面。”

窗外,双峰县的夜晚格外宁静。宁方远望着远处起伏的山峦轮廓,目光坚定。

这里将是他施展抱负的新舞台,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五年秘书生涯的积累,两世为人的智慧,都将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