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打算,三两年之后,彻底设立锦衣卫的,现在只是给部分处理案件人员一个‘锦衣卫’官员头衔,可他却觉得,应该早些设立了。
毛骧也是他准备指定的第一任锦衣卫负责人。
很快,毛骧就来了。
毛骧身材高大,眼睛炯炯有神,眉目带着英气,皮肤黝黑色,来到朱元璋面前立刻躬身行礼,只听得朱元璋冷声道:“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前往番禺,追上之前我下令赐死番禺知县道同的诏书!”
“越快越好,若是没有追上,咱唯你是问!”
“还有。”
“下令逮捕镇守广东的朱亮祖以及他的家人,给咱全部带到京城里来,若是他们敢有所反抗的话,就地格杀!”
再次回到明朝后,朱元璋面色冷漠,再度显化出了天子气态和气势,那冰冷的声音和阴沉的脸色让毛骧心中止不住的一颤。
发生什么事情了,陛下不是昨日才下令,赐死那番禺知县道同的么?
怎么今日就要追回这道诏令?
并且还要带朱亮祖回来,难道朱亮祖这位开国功臣犯下了何等大罪不成?
他不清楚,也不敢询问,立刻躬身行礼,然后退下。
朱元璋注视着毛骧的离去,抬头看着夜色渐渐消失的天穹,缓步向着奉天殿而去!
明朝朝会,有着独特的时间安排,早在大明王朝建立的那一日,就已经制定好了具体的规则制度。
大臣们必须在丑时起床。
丑时,也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
大臣们需要穿越半个京城来此午门,寅时必须到达午门外等候,也就是三点到五点之内,必须到位。
若是晚了。
后果自负。
明朝可是最拿官员的命不当钱的朝代。
大约卯时,五点到七点左右,宫门会开启,然后百官依次进入,在金水桥站队,皇帝则也在卯时左右到达太和门,准备上朝。
嗡嗡嗡…
随着午门城楼的朝会钟鼓声响起,早已经在朝房等候上朝的官员们依次起身,朝钟鼓由钟鼓司宦官掌管,随着第一道、第二道鼓声接连响起后,大臣们立刻起身开始整理自身的衣服服装,确保不会出错,然后第三道鼓声悠悠响起。
官军旗校先行入列。
然后是文武百官,他们在掖门前按照次序和品阶,排列好队伍后,文官从左掖门进入,武官从右掖门进入,随着再次鸣鼓声响起后,他们到达奉天门前,文官为左班、武官为右班,依次进入到奉天殿内。
明朝文武百官上朝之严格,为历朝历代之最,但凡有咳嗽、吐痰、拥挤、吵闹、仪态不符合规整的,都会有专门负责纠察的御史在旁检查,然后记录下来等候处置。
随着文武百官依次进入到大殿中,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是为“大班”。
各种礼仪规章结束后,朱元璋冷冷的注视着下方,淡声道:
“番禺知县道同此案,你们看看吧。”
他唤官员,将早已经准备好的道同案书,整理出若干份,依次传递给下面的官员,大臣们个个阅读,随后皆脸色变化。
这可不是一起普通的地方官员案件,其中涉及到了朱亮祖,这位开国功臣!
本身就是朱亮祖目无法度,和广东当地、番禺当地的豪绅、地痞勾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身为地方官的道同为百姓们做主,却被朱亮祖先行告到了京城。
这文书中,并没有道同的告状。
但陛下在文书中的意思很明显了,道同也告了朱亮祖一状。
此案,陛下让大臣们共同看一下,商议如何处理!
议事之时,朱元璋倒是显得宽容很多,允许臣子们相互交流,此时整个朝堂中的声音此起彼伏,文武百官互相小声低语着什么。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这一切,随即眼神渐渐冰冷起来。
此案,早已经有了定局。
后世史书中记载的事情,难道还有假?
并且,他会让人好好查一查这朱亮祖和道同。
总之,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就是朱亮祖目无王法,与当地豪绅勾结,并且还欺骗天子,朱亮祖必须死,他的家人也该死。
现在就看道同能不能救回来了。
能救回来,就让朱亮祖和他的儿子一起死好了。
若是救不回来,那就别怪他抄了朱亮祖的家了。
而今日之所以将这件事情拿出来,让所有臣子们商讨,是他想看看,这朝堂上还有多少人心中是偏袒朱亮祖的。
可以说,能偏袒朱亮祖的大臣,必然知晓朱亮祖这些年来在广东做了什么,他们肯定心中也清楚朱亮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而这种情况下,他们若是还偏袒朱亮祖,甚至帮着朱亮祖说话,基本上就可以认定,他们是朱亮祖的同党之人了。
一个也不放过。
都杀干净!
良久的商议过后,立刻有臣子出列,恭声道:
“陛下,朱亮祖倚仗自身功勋,目无法度,勾结当地豪强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甚至胆敢欺瞒天子,合该杀死!”
朱元璋面色不动,心中对于这个人倒是很满意。
可接下来,他的脸色渐渐冷了许多。
“陛下,臣认为这小小的番禺知县道同完全是一派胡言,朱亮祖乃开国勋贵,岂会与当地的豪绅勾结?朱亮祖自身权势已经足够了,他又何必去贪污那些乡绅所进贡的钱财呢?”
“臣也这般认同,朱亮祖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做。”
“是也,朱亮祖哪里有胆子敢欺瞒陛下啊。”
各种声音都有,有认为道同是对的,有偏袒朱亮祖的,朱元璋神色平静,将这些出言帮着朱亮祖的大臣名字,一个个记在心中。
等着吧,抽个时间全给你们收拾了。
他最恨的,就是官员结党!
朱亮祖这些年在地方上,可是贪污了不少钱粮,这些大臣能帮着朱亮祖说话,可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既然不是什么好官,那不如杀了!
“好了,今日朝会就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