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都市日常小说——《微光下的成长》!本书以关友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关河客”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96021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微光下的成长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饥饿和寒冷是两条毒蛇,在关友的胃里和四肢百骸里缠绕、噬咬。车站广场那点稀薄的暖气早已散尽,深夜的深圳,湿冷的海风无孔不入,穿透他单薄的衣衫,直往骨头缝里钻。
他最终在一个二十四小时营业的自助银行ATM机隔间里找到了暂时的栖身之所。这里比外面至少挡风,还有一盏惨白的、永不熄灭的灯。他抱着尿素袋子,蜷缩在冰冷的、布满鞋印和痰渍的瓷砖墙角,尽量把自己缩成一团,减少热量的散失。
肚子里空得发慌,一阵阵绞痛。他拿出铝饭盒,里面只剩下一点野菜糊糊干涸后留下的黑褐色痕迹。他用手指使劲刮了刮,舔掉指尖上那点微乎其微的、带着土腥味的残留。搪瓷缸子里还有小半缸冷水,他小口小口地啜饮着,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落进空瘪的胃里,激起更猛烈的痉挛。
他不敢睡着,尽管眼皮沉重得像坠了铅块。隔间的玻璃门外,不时有车辆驶过,车灯的光柱一闪而过,映出他苍白憔悴的脸。偶尔有晚归的行人匆匆走过,投来漠然或警惕的一瞥。城市的夜晚并不安静,远处总有隐约的轰鸣声,不知是机器还是车流,像一头永不休眠的巨兽在低沉地喘息。
他想起山里夜晚的寂静,只有风声和虫鸣。想起奶奶那张被煤油灯映照的、布满皱纹的脸。想起细妹塞给他红薯时那双担忧的眼睛。那些画面此刻变得无比遥远,像是上辈子的事情。而眼前,只有这冰冷的瓷砖,惨白的灯光,和门外那个庞大、陌生、散发着金属和水泥气息的怪兽般的城市。
他摸了摸贴身口袋,那两张二十元的纸币还在,硬硬的,带着他的体温。这是他的命根子,是他和那个沉没的家之间唯一的、脆弱的连接。他不能轻易动用。每一分钱,都必须花在刀刃上,花在能找到工作、活下去的地方。
后半夜,气温更低。他冷得牙齿打颤,浑身发抖,不得不站起来,在狭小的隔间里来回踱步,靠微弱的运动产生一点热量。脚上的解放鞋鞋底冰冷僵硬,缝补过的地方磨着脚趾,传来隐隐的刺痛。
天快亮时,他终于抵挡不住极度的疲惫,靠着墙壁滑坐下去,迷迷糊糊地打了个盹。但睡得很浅,任何一点响动都能将他惊醒。梦里,他一会儿在漆黑的山路上奔跑,怎么也跑不到头;一会儿又掉进了冰冷刺骨的水潭,拼命挣扎却不断下沉……
他是被清洁工扫帚摩擦地面的声音吵醒的。天已蒙蒙亮,隔间外有了人声。他猛地惊醒,心脏狂跳,下意识地抓紧了怀里的尿素袋子。看清周围环境后,他才松了口气,随即涌上的是一阵更深的茫然和饥饿。
新的一天开始了。他必须找到工作。
他用冷水拍了拍脸,试图让自己清醒一些。然后,他背起袋子,重新汇入车站广场开始聚集的人流。清晨的空气中依旧带着寒意,但阳光已经挣扎着穿透云层,给冰冷的水泥建筑镀上了一层虚假的金边。
他又去了昨天那棵榕树下。今天换了一个拿着电喇叭的女人在喊话,内容大同小异,还是电子厂,包吃住,只是厂名和薪资稍有变化。介绍费依旧要五十。
关友在人群外围徘徊,听着那些激动又带着怀疑的议论,心里天人交战。五十块,是他全部财产的一多半。交了,万一被骗了呢?不交,像昨天那样漫无目的地找,什么时候是个头?奶奶还在家里等着药钱……
他看到昨天那个花衬衫男人又出现了,正在跟几个新来的人唾沫横飞地吹嘘。关友注意到,昨天交了钱的那批人似乎不见了。他心里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工装、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凑到花衬衫旁边,低声下气地问:“老板,昨天说好今天体检进厂的,咋还没安排啊?”
花衬衫男人脸色一沉,不耐烦地挥手:“急什么急?厂里车子安排不过来,下午!下午肯定来接!等着!”
那中年男人还想再问,被花衬衫恶声恶气地瞪了回去,只好悻悻地退到一边蹲着,脸上写满了焦虑。
关友心里那点侥幸彻底熄灭了。他悄悄退出了人群。
不能相信这些人。他对自己说。
他在车站附近那些贴满招工广告的巷子里继续转悠,更加仔细地分辨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他看到有招建筑小工的,日结,一天十五块,不管吃住。他心动了一下,但看到广告下面要求“身强体壮,能扛重物”,再看看自己瘦弱的身板,又犹豫了。
他看到有招餐厅洗碗工的,包吃两餐,月薪两百八。他走过去,那家餐厅门面很小,油腻腻的,一个围着脏围裙的胖女人上下打量他,撇撇嘴:“太小了,没力气,洗不干净。不要。”
他又看到有招搬运工的,直接在一个仓库门口。几个光着膀子、肌肉虬结的汉子正在卸货,汗水顺着古铜色的皮肤往下淌。工头模样的男人看了关友一眼,直接摇头:“娃娃,这不是你干的活,一边去。”
一次次的拒绝,像冰冷的雨水,浇灭了他心头刚刚燃起的一点火苗。饥饿感越来越强烈,头晕眼花。他走到一个相对干净的公共水龙头旁,拧开,把头伸过去,让冰冷的自来水冲刷了一下脑袋,试图驱散眩晕感。
水流进脖子里,冰得他一哆嗦。他抬起头,看着镜子里那个头发湿漉、脸色苍白、眼窝深陷的少年,几乎认不出那是自己。
难道,真的要把那五十块交给那些看起来就不靠谱的人吗?
他失魂落魄地走着,不知不觉又回到了车站广场。阳光变得毒辣起来,晒得他头皮发烫。他找到一个有树荫的花坛边缘坐下,把尿素袋子放在脚边,疲惫地垂下头。
就在这时,他听到旁边两个等车的女人在用家乡附近的方言聊天。
“……累死个人,流水线一站就是十几个钟,脚都不是自己的了。”
“好歹包吃住啊,比在老家强。你哪个厂?”
“宝安那边,永昌电子,工资还可以,就是管理太严……”
“永昌啊,听说最近在招人呢,我表妹前两天刚进去……”
永昌电子?招人?
关友猛地抬起头,心脏再次剧烈地跳动起来。他屏住呼吸,仔细听着那两个女人的对话,试图捕捉更多信息。但她们很快便等来了车,上车离开了。
宝安……永昌电子……
他记住了这两个词。
他站起身,茫然四顾。宝安在哪里?怎么去?他一无所知。
他鼓起勇气,走向广场上一个穿着制服、看起来像是车站工作人员的保安。
“叔……请问,去宝安……怎么走?”他怯生生地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问道。
那保安正不耐烦地驱赶着一个乞讨者,闻言转过头,打量了他一下,指了指远处一个公交站牌:“那边,坐310,到底就是宝安中心区。具体地方自己问。”
“谢……谢谢叔。”关友连忙道谢,朝着那个公交站牌跑去。
站牌上线路密密麻麻,他瞪大眼睛,好不容易找到了310路。看到票价时,他心里又是一紧——三块。
三块钱,对他而言,也是一笔巨款。
他犹豫着,看着一辆又一辆公交车停靠、离开。去,还是不去?去了宝安,就一定能找到永昌电子吗?找到了,就一定能进厂吗?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两张纸币。它们沉默着,无法给他答案。
最终,对工作的渴望压倒了对金钱的吝惜。他咬咬牙,从贴身的布袋里,小心翼翼地摸出那张被火燎得边缘焦黑的二十元纸币,攥在手心,走向售票窗口。
“一张……310,到宝安。”他声音干涩。
售票员瞥了他一眼,接过那张有些特殊的二十元,在验钞机上过了一下,找了零钱和车票给他。
关友紧紧攥着车票和找回的十七块钱,像攥着自己的命。他跟着人群,挤上了那辆开往未知方向的公交车。
车子启动,载着他,驶离了这片让他备受挫折的车站区域,驶向另一个同样陌生、但或许隐藏着一线希望的地方。
窗外,高楼大厦飞速后退。他靠在拥挤的车厢里,望着那些陌生的街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宝安,永昌电子。希望,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