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寻找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小说的最新更新章节

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

作者:静心静怡

字数:165449字

2025-10-25 20:12:35 连载

简介

完整版宫斗宅斗小说《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拂尘,是作者静心静怡所写的。《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小说已更新165449字,目前连载,喜欢看宫斗宅斗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

守陵归来,帝君为我破了戒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地宫深处,冷雾如絮,缠绕在残破的祭坛四周。

拂尘站在三具孩童骸骨之间,掌心紧握那枚蝶形玉佩,“承恩”二字仿佛烙进皮肉,灼得她指尖发麻。

她低头凝视着其中一具骸骨腕侧断裂的痕迹,又缓缓移向衣料残片上几乎褪尽的蝶纹刺绣——针脚细密,弧线婉转,与母亲临终前用炭笔在布帛上画下的图案,分毫不差。

那一刻,血流骤然停滞。

母亲死于寒冬,被贬出宫后病卧柴房,弥留之际只喃喃一句:“尘儿……莫信香火,莫近宗庙。”而后颤抖着手,在粗布上描下一枚展翅之蝶,便再无声息。

那时她年仅七岁,不懂其意,只将那块破布藏入枕中,直至守陵岁月漫长侵蚀记忆,连梦都模糊了。

可如今,这纹样竟出现在先帝长子的陪葬残衣之上?

她尚未回神,那幽幽哭声再次响起。

但这一次,它不再只是空洞哀鸣。

断续之间,曲调悄然流转,化作一段极轻、极缓的摇篮歌——

“月照东陵柳,风送纸钱舟。

魂归不踏桥,儿在母怀柔……”

拂尘浑身一震,眼底泛起猩红血丝。

这首曲子……是她幼时每夜入睡才听得到的私语,是母亲唯一留给她的声音。

她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它的存在,甚至连自己都以为早已遗忘。

可它现在,正从黑暗的地脉深处飘来,像是穿越了十年光阴,穿过尸骨与灰烬,直抵耳畔。

“这不是幻觉。”她声音低哑,却异常清晰,“是‘音引香’残留的记忆回响。”

许仲言踉跄一步上前,眉头紧锁:“音引香?老夫行医数十载,闻所未闻!”

拂尘没有看他,目光死死盯着祭坛中央那卷《陵典·秘祀篇》。

她缓缓开口,字字如刃:“守陵古法有载,若以九阴之地为基,取临终之人最执之一念,合‘幽昙粉’‘迷心散’及‘往生露’炼制成香,燃于密闭空间,便可将情绪、记忆甚至声音凝滞于空气中——谓之‘留魂’。待特定气息或血脉靠近,便会自动触发重现。”

她说完,指尖微颤地指向自己胸口。

“而我身上的气味……是从皇陵带来的。青灯、枯骨、经幡灰烬,还有常年焚烧的安魂香——正是开启这道‘记忆之门’的引信。”

许仲言脸色骤变,下意识后退半步,望向拂尘的眼神已带了几分惊疑。

就在此时,萧玄戈缓缓起身,手中短刃划过祭坛底部积尘,露出下方一道隐秘刻痕——繁复符纹交错成阵,中央一点凹槽正与方才滴落的帝王之血完美契合。

“养脉阵。”他嗓音低沉如铁石相击,“《冥祀录》所载禁术,需以活体稚阳之血持续供奉,滋养施术者体内阴脉,使其神志受控而不自知。此阵若成,中术者虽居高位,实为傀儡。”

拂尘瞳孔骤缩。

她终于明白那些早夭皇子的命运并非偶然。

春分后三日,天地阴阳交替未稳,此时诞育之子天生阴盛阳衰,极易被外力侵扰心神。

若自襁褓起便长期熏染含有迷心散的香料,再定期抽取其血供养“养脉阵”,便可造出一个表面聪慧仁德、实则任人摆布的储君人选。

而真正的目的,从来不是杀人。

是塑人。

是操控大虞未来的龙椅归属。

她猛地抬头,看向墙上因骨符激活而浮现的新图影——两条密道分支清晰显现:一条通往标注“承恩旧冢”的路径,尽头赫然写着两个朱红小字:“生门”;另一条深入宗庙地宫主脉,则被重重黑线封锁,旁注“死锁”。

她的呼吸一滞。

周伯——那个在她十岁时悄然传授守陵秘典、教她辨识毒草与符咒的老陵官,临死前曾死死攥住她的手,沙哑低语:“活下去……唯有你能走通那条路。”

原来如此。

他早知道她能进来。

因为他知道,唯有沈氏血脉,才能触发生门机关——而她母族虽被逐出皇后宗支,却仍是当年侍奉中宫、掌握祭祀秘仪的一脉遗孤。

至亲之骨为钥,至阴之体为引。

她是被选中的人。

“陛下。”她转身望向萧玄戈,声音平静得近乎冷冽,“您可知为何只有我能开启那扇铁门?因这‘镇魂契’,需以同源血脉为祭。我母姓沈,与先皇后同宗,乃其庶出远支,因触犯宫规被逐,终生不得入庙享祀。”

萧玄戈眸光一震,目光落在她脸上,久久未动。

烛火在他眼中跳动,映出一丝罕见的波动——不是震惊,不是怀疑,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像冰层之下奔涌的暗流。

他忽然伸手,轻轻覆上她握着玉佩的手背。

温热的掌心压住冰冷的玉石,也压住了她几乎失控的心跳。

“所以你本不该活着。”他说,语气沉重如山崩前夕,“可你活下来了。还走到了这里。”

拂尘望着他,喉间发紧。

这一刻,他们彼此都懂了什么。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阴谋揭发。

这是贯穿三代人的血祭布局,是藏在祖宗礼法背后的噬心之蛊。

而他们,正站在真相的第一道门槛上。

远处,孙德全跪伏在地,面无人色,嘴唇哆嗦着想要开口。

谢无咎却仍立于暗处,手按剑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四周机关缝隙,眉宇间警意未消。

地宫深处,阴雾未散,烛火在石壁上投下摇曳的影。

拂尘站在香料架前,指尖仍残留着暖玉灯焰灼烧后的微温。

那罐“安神”香粉已在她手中化作死证——火焰由黄转紫,噼啪炸裂如骨节断裂,正是《陵典·毒祀》所载“梦蛊花”遇火显异的征兆。

此花只生幽冥阴地,服之令人神志恍惚、记忆错乱,若长期熏燃,可使人沉溺幻境而不自知。

她缓缓将铜牌藏入袖中,指腹摩挲着那枚刻字:“癸未年·三月初七·沈”。

字迹细如蚊足,却像一根银针,刺破了横亘十年的迷雾。

母亲失踪那年,正是癸未。

而“司香北阁”四字,更是直指宫廷最隐秘的命脉——祭祀香料由尚仪局统管,北阁专供宗庙与帝后寝殿,香品调配须经皇后亲审。

若沈氏婢女能入此职,必是沈家尚存势力之证。

可史册无载,宫籍无名,母亲死后连牌位都未入族祠,仿佛从未存在过。

难道……她并非罪臣之女?

而是被刻意抹去身份的祭使之后?

念头一起,心口如被重锤击中。

她低头看着自己苍白的手——这双手曾在皇陵焚香三年,替亡魂诵经安魄;如今却站在权力漩涡的起点,握住了掀翻真相的第一根引线。

孙德全还在发抖,额角冷汗顺着皱纹滑落:“昭训娘娘……此事关系太大,不如……不如上报太后,就说邪祟已除,地宫封禁便可……”他声音越说越低,几乎成了呜咽,“老奴只求安生,不敢再涉深水啊……”

话音未落,谢无咎冷冷开口:“你若敢动封门机关,此刻便成祭品。”他剑未出鞘,气势却如寒锋压颈,“方才骨符显影时,我已察明四角伏有‘血引雷’,一旦断绝气息流动,地气逆行,整座宗庙地基都会塌陷。届时不只是你,连太后、百官、乃至陛下,都将葬身瓦砾之下。”

孙德全顿时瘫软在地,再不敢言。

拂尘没有理会他们。

她走向那三具孩童骸骨,跪坐于前,双手合十,低声诵起《安魂经》中的招灵段。

声如细丝,却稳如磐石。

这是守陵人对亡者的最后敬意,也是她对自己血脉的无声祭告。

萧玄戈站在祭坛边缘,目光始终未离她背影。

他看见她肩线微颤,却始终未落一滴泪;看见她唇色发白,却仍将经文一字不漏念完。

这个女人,明明承受着足以击碎常人神志的真相,却以一种近乎神性的克制,将悲恸炼成了刀锋。

他忽然想起七岁那夜。

父皇驾崩前一日,他因偷习帝王心术被罚跪于偏殿。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