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如果你喜欢职场婚恋类型的小说,那么《顶流之路》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獒大宝与哈小妹”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林薇江辰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6647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顶流之路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会议室里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
林薇坐在长桌末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合同纸张的边缘。
为了这次会议,她整整准备了一周。
“如果大家对合同没有异议,就签吧。”某品牌方说。
林薇抿了抿嘴,微微蹙眉。
“怎么了?”江辰观察到她细微的变化问。
“请问咱们的合同,集团法务看过么?”林薇问。
“林小姐对这份合同有什么疑问吗?”法务部的张律师推了推眼镜,语气礼貌却带着明显的不耐烦。他已经在这个会议室坐了整整一上午,审阅了十几份合作协议。
林薇抬起头,目光从密密麻麻的条款上移开。
“第7页第3条,关于创意版权的部分,我想再确认一下。”
坐在主位的江辰微微挑眉,示意她继续。
“合同规定,品牌方拥有最终成片的全部版权,包括二次创作和衍生权利。”林薇的声音清晰而平稳,“但根据《著作权法》第17条,委托创作的作品,如果没有特别约定,著作权应该属于受托人。”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张律师的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下。
“这是行业惯例,林小姐。”品牌总监李总笑着打圆场,“我们投入了这么多预算,自然需要完整的版权保障。”
“我理解品牌方的需求,”她翻开合同的另一页,“但问题在于第9页的补充条款。这里规定,即使创意由我方独立完成,只要使用了品牌提供的任何素材,包括logo、标准色等,整个作品都将被视为’委托作品’。”
她停顿了一下,环视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这意味着,即使我们完全自主创作的内容,只要出现了品牌元素,版权就自动归属品牌方。这已经超出了合理范围。且创作过程要全程直播,并形成视频记录。以提高品牌曝光度,以持续获得流量,这些都没有写入条款里。”
张律师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这些都是标准条款…”
“但标准不意味着合理。”林薇轻声打断,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我查了过去三年贵公司签署的类似合同,发现这个条款是在去年新增的。而同期,贵公司起诉了三家内容创作者’侵权’,都是基于这个条款。”
她将笔记推到桌子中央,上面用彩色标签标注着各种案例和法律条文。
李总的笑容消失了。
江辰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看不出情绪。
“林小姐,法律的问题就由我们专业的人员来解决就行了…”张律师试图收回笔记,但江辰抬手制止了他。
“继续说。”江辰的目光落在林薇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林薇深吸一口气,知道这是关键时刻。“我认为这个条款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它模糊了委托创作和独立创作的界限;第二,它实际上剥夺了创作者对原创内容的基本权利;第三,”她直视着李总,“它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李总猛地站起来:“林小姐这话严重了吧!”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林薇平静地回应,“如果这个条款被认定为无效,那么贵公司基于此提起的所有诉讼都可能被推翻。更重要的是,”她转向江辰,“星耀作为内容创作方,接受这样的条款将面临巨大风险。”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阳光移动了几分,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微尘。
江辰终于开口:“你的建议是?”
“三点修改意见。”林薇早已准备好方案,“第一,明确区分委托创作和独立创作的版权归属;第二,增加版权回购条款,让创作者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回购版权;第三,对’品牌素材’的定义进行限制,避免过度解读。”
她将修改建议书递给每个人:“这样既保障了品牌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创作方的合理利益。长远来看,健康的合作模式对双方都更有利。”
李总冷笑一声:“江总,你们这位新人倒是很会替别人着想啊。”
江辰没有立即回应。他仔细阅读着林薇的建议书,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钢笔。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很有意思。”最终,江辰放下文件,看向李总,“我认为林小姐的建议很有建设性。星耀可以接受这份合同,但必须按照这些意见修改。”
李总的表情瞬间僵硬:“江总,这不符合我们一贯的…”
“时代在变,李总。”江辰打断他,“内容行业正在规范化,聪明的玩家应该走在前面,而不是抱着过时的规则不放。”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张律师,请你按照林小姐的意见重新起草合同。李总,期待你们的回复。”
说完,他率先走出会议室,没有看任何人一眼。
林薇收拾文件时,手指微微发抖。
回到工位后,周围的同事都在窃窃私语。显然,会议室里发生的事已经传开了。
苏晴凑过来,压低声音:“听说你把品牌方怼得哑口无言?胆子也太大了吧?不过……也算好事,毕竟……唉!你知道这个品牌方的老总之前让初出茅庐的江总吃过瘪么?”
林薇勉强笑了笑,摇摇头。
……
她怎么不知道!
她特意查了两家公司的资料,知道这个品牌方仗着与江辰父辈的关系,一直对集团“得寸进尺”,她这么做,就是递给江辰的“投名状”,已报他的“知遇之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