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2章

刚吃完晚饭,天还没全黑赵兴光就开始催赵卫东:“爹,你赶紧去上课,我们会乖乖在家。”

“等你们洗脸洗脚弄完我再走。”走红星村之前还是得和刘桂香说一声,让她过来陪着几个孩子,他是多少有点不放心。

刘桂香见到他就没好话:“上门干什么,你不是很有本事说不要我们帮忙,这会知道求人啦。”

赵卫东挨训也不生气,别看刘桂香说得凶,但该帮忙的时候也是真出力。就冲这一点,他就该好好受着。也就是赵德义出门找人闲聊去了,他要在家肯定说得更狠。

“行啦,别站在这里傻笑,我忙完手里的活就过去。”刘桂香看他傻笑的样子就不顺眼,最大的兴光都十岁了,有什么好看。

赵卫东不走,一定要看着刘桂香进自家大门才放心离开。

刘桂香骂骂咧咧进了门,见到几个孙子也没好气。赵卫东和几个孩子早就习惯,任由她说,说几句没人应她自然就放弃了。

从大孟村到红星村全是乡间小路,赵卫东干脆从田埂上走。十几里的路抄近道走也不近,他走了个把小时才赶到,扫盲班的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

他不紧不慢地找个角落站,座位早就没有了。本来就只是找个合适的借口让人知道识字的事,站在哪都一样。

偏偏红星村的人看他脸生,课间休息的时候好奇打听他的身份。老师也好奇他为什么迟到,爱学习就开准时到教室。

本来想低调蹭几在扫盲班的课,有个合适的借口后面不来都行,没想到引起注意。

赵卫东无奈站起来向大家解释:“老师,我是大孟村的人,白天要干活,收工后才能赶过来……”

剩下的话不用说了,懂的都懂。

红星村的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对,扫盲班有什么意思,一把年纪还被逼着学习,不识字一样种地,怎么还有人大老远跑过来上课。

他们村都有好多人不想上扫盲班,难道大孟班没办过扫盲班。

赵卫东看讲台上的老师也盯着他不说话,只好再次开口:“大孟村办扫盲班的时候,家里有人生重病,我走不开当时就没怎么去。现在没事了,我们村长特意推荐我来红星村上课。”

“他说这次的老师是个知识份子,还说红星村的人聪明,让我一定要好好学,不要被你们瞧不起。”一句子话把屋里所有人都夸到了。

老师心里高兴,在座的村民看赵卫东的眼神也友善多了。

有赵卫东这么个积极学生,老师上课的热情高涨,最重要每次点名让他回答问题全都对。下课的时候,老师更是让所有人向赵卫东学习,还交待他下次的课一定不能迟到。

赵卫东嘴上答应得很好,等到下课却是第一个溜出教室。他怕走慢一步,红星村的老少爷们就得拦着他不让走了。

老师的夸奖完全是在拉仇恨,又不是小学生,需要表扬才能好好学习。

等他赶夜路回到家里,几个孩子早就睡着了。刘桂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家里的门是虚掩着。简单洗漱后,他也躺床睡觉了。

第二天不仅几个孩子问他扫盲班的事,蔡进喜也跑来问了。得知他真去了红星村上课,拍着他的肩膀鼓励:“好好学,最好结业考试拿个高分,赢过红星村所有人。”

赵卫东怀疑蔡进喜和红星村的村长有仇,否则不会这样说。他只是给自己认字找个出处,可没想过和红星村的人一较高低。

一个扫盲班就算拿高分又怎么样,连个正式学历都没有。等找到工作,还是要继续读夜校,至少要有个高中学历才行。

他也没指望读夜校能考大学,有个高中毕业证就差不多够用了。大学生那是稀缺人才,也是重点培养对象,他可没想过承担重任。

他的目标只是一份普通工作,最好是事少离家近,能钱多自然是更好,不行也没关系。再等个二十多年改开后赚钱机会大把,他就不信还能缺钱花。

村里藏不住秘密,赵卫东去红星村上扫盲班的事很快就传得全村都知道。白天要干活,晚上都只想躺床上好好休息,偏偏出了个赵卫东这么个异类,谁不说两句。

其他人还好,赵德义听着村里人的风凉话,一句话又把几个儿子叫到一起开会。

赵卫东最晚一个到,他还是第一次和原主几个兄弟见面。

赵富贵嘻嘻哈哈打趣道:“二哥,你一把年纪还想学习,真是想进城找活?”

赵卫民跟着凑热闹:“二哥,进城找活可不容易,我上扫盲班的时候成绩也不差,还是没鬼用。”

赵卫东懒得理俩人,和赵卫国打了个招呼就坐下。

赵德义清了清嗓子才开口:“把你们叫过来就两件事,一个是富贵的婚事你们当哥哥的得帮一把,另一个就是过继的事,老二也真不答应?”

“不答应。”赵卫东就知道又是说过继的事,赵富贵的婚礼要等到秋收后再摆,还有几个月时间,他们能帮什么忙。送礼也没到时候,他手里还有收到的几万奠仪,大不了再借几万凑个整数送。

送多送少还要看其他人,他跟着赵卫国走就行,到时候打听一下。

赵富贵不高兴了,他都收了赵亮的好处,这事都过去好几天,还没解决,再拖下去他都没脸见人。

“老大,老三,你们俩的意思呢?”

“爹,你是什么意思?不会是想要我们过继吧?我就一个儿子,我能有什么意思。”赵卫民可从没想过把儿子送给别人,他就俩个孩子,再怎么样也能养得起。

赵卫国慢一步开口,但话里的意思也一样:“爹,我也不想过继。”赵亮家里条件好,但他也没想过让别人帮忙养儿子。

赵富贵嘴一撇插一句:“亮哥可是说了,谁家要是愿意过继,给二十大洋。”

赵卫民轻笑道:“老四,你当是我傻子啊,都新社会谁还用大洋,别说二十块,就是给一百块大洋也没用。”

“要不你问问他要不要闺女,把我家小红过继给她,也不要二十大洋,给我十万纸币就行。”一个早晚嫁出去的丫头,过继出去也在村里天天能看到,他也没什么舍不得,更不怕赵亮亏待孩子。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