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八零年代新气象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年代小说,作者安安稳稳的玉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姚芳华吴鹏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126709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八零年代新气象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清晨,冷风刺骨,六安胡同安静极了。
眼看要过年,六安胡同已经有了氛围,家家户户已经挂上了红灯笼。
姚芳华背着被褥,提着行李,缓步往家走。坐了一天一宿的火车,身心俱疲,此刻不用照镜子,她就知道,自己极其憔悴,不好见人。好在大冬天的,她捂得严实。
“姚芳华?”吴鹏骑着自行车从姚芳华身旁骑过,又折返回来仔细看了看,“还真是你。你这是?回来了?”
“听说你考上大学了?这是毕业了吧。”下乡后能顺利返城,还是一早靠考了大学光荣返城的还真不多,不得不说一声牛B。
姚芳华抬头扫了眼面前的人,蹙眉想这是哪个。
吴鹏带着手套,顶着冬帽,围着围巾,穿着厚实的大绿棉衣,全身差不多只露了一双眼,也难怪姚芳华认不出。她还纳闷,这人怎么认出只露一双眼睛的她的。
吴鹏心下嗤了一声,果然眼皮子高,连他是谁都忘了,或者人家从来就没记住过他。也是,人家上大学,他去劳改,人家大学四年,他在里边蹲了四年,俨然已经天差地别了。
“我,吴鹏。真不认识了?”好歹小学一处上了几年。
“嗯。”还是没想起来,好像有点印象。姚芳华嗯了一声算打过招呼,继续往家走。她背着被褥拎着行李,这一路已经够累够沧桑了,穿的也不够厚实,实在不宜多停留。
吴鹏却不打算放过她,“想起来了?”
“你这是毕业了?”“听说你在南方上的大学?南方怎么样?比咱大京城好?”
姚芳华嗯啊啊的应付两声,只想赶紧摆脱眼前之人。
“我送你。”好歹老同学,看这丫头冻的,小手也不说戴副手套,看着怪不落忍的。说着就拽过行李往自行车上放。
“不用!”姚芳华抢回行李,抿了抿唇,此时认真定眼去看眼前的人,“我有对象了。”
反应过来姚芳华说了什么的吴鹏直接就爆了粗口,草!草泥妈!吴鹏恼羞成怒,狠狠咒骂出声。
“少他妈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就了不起了!老子能看上你?”吴鹏骑了车子甩头就走。走远了还不停咒骂,“老子这是助人为乐!妈的,品质,呸,是品德!”吴鹏看着自己这一身收破烂邋遢衣服,又想着自己脸都好几天没洗,更是狠很国粹了一句。
姚芳华抿紧了唇,低头继续走,尽量降低存在感。
其实她从小到大是有些自卑的,无它,家里不富裕,父母偏心,再就是,亲爹酗酒。
大杂院住了四户,姚家占了西边三间房。正房是姚家大哥一家和姚老爷子在住。东边住了另外两户。
姚芳华敲响了院门。
“你,找谁?”开门的是钟怀,钟家离大门最近,钟怀的屋就守着门边,他总觉得自己是个看大门的,可恨他还向来觉少,院里早上开门晚上锁门这件事向来是他干。
“钟叔,是我。”姚芳华扒拉开围巾,露出半张脸。
“芳华?华华?”
“快进来,这大清早的,回来怎么不说一声,好歹让你爸接你去。这怎么穿的这么单薄。”
“嗯,南方的冬衣差点意思。”
“姚德义!赶紧起了,你们家华华回来了。”钟叔这一嗓子,整个院子都动起来了。
李春英惊醒,见姚德义还在呼呼大睡,狠狠给了他后背一巴掌,喝不够睡不醒,没心没肺!
自下乡后,姚芳华就再没回来过,后来又去南方上大学,假期也是在学校混着。差不多六年多没回家,此时她竟觉得有些陌生。
李春英推开门,见真是女儿回来了,也不由有些欣喜,“这狠心的孩子,这么些年也没往家寄几封信。这回来也不说个具体日子,也好去接你。”
“赶紧让孩子进屋,冻坏了。”钟叔已经帮着提了行李往屋里送。
姚芳华:“是我太赶早了,没买上合适的火车票,只能赶大早回来。”
姚德义听见动静囫囵的套上衣服,出来瞪眼一看,还真是大闺女回来了,不由乐了,“炸丸子,一会我就炸丸子,我闺女爱吃,炖菜,晚上炖菜,我闺女爱吃。还有那带鱼,一会也炸了,正好下酒。”
“行,你们忙着。我这灶上还烧着水,得回去看一眼。”钟怀送了行李就回了自家。
隔壁屋姚芳媛还在睡觉,姚芳华提了行李进去。属于她的上铺堆满东西。
姚芳媛从被窝里露出个脑袋,“姐,你别碰我东西,等下起来我自己收拾。”
“好。”
屋内生着炉子,姚芳华便搬了马扎坐在炉边烤火,她的脚冻得没了知觉,干脆脱了鞋烤脚,也烤鞋。
今天她得去买身厚棉服,再买双棉鞋,厚实的围巾手套,买床厚被子,再买些布做个被套。
布票已经逐步取消,就是要票也没事,正好手里剩的几张票便用了。还有手里其他各种票,能用的就尽快用了,不能用的就换钱,布票已经开始取消,这就是信号,以后其他票肯定也会逐步取消。她现在手里存着一千块钱,足够她安顿下来了。
姚芳华理清思绪,理清手里的钱物,手脚暖和过来,便拿出一块木头和小刀开始雕刻。一个栩栩如生的小狮子缓缓浮现。
姚芳媛缓缓起床,然后慢吞吞收拾上铺的东西。边收拾边悄悄瞅姚芳华,“姐,你大学毕业了?”
“嗯。”
“分配工作了?”
“嗯。”
眼见姚芳华冷淡,姚芳媛暗暗哼了哼,扭身出了屋。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了工作了,她也有!不用考大学就有!
姚芳媛出了屋绕到正在做饭的姚母身后,悄声道,“妈,大姐她以后都住家里?”
李春英也在想这个事,闻言瞥了小女儿一眼,“不知道。”
姚芳媛跺了跺脚,“那我以后岂不是不能自己一个屋了?”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她能自己一个屋子呢。这些返城的真烦,果然就是回来抢东西的。
“你该庆幸回来的不是你大哥。”不然他们家说不得也要像钟家那样闹腾一场。钟家两儿一女,两间房。女儿嫁出去就不说了,两个儿子一个下乡一个留城,自从下乡的大儿子拖家带口回来后,为了屋子的居住问题大闹一场,就是现在钟家也时不时吵闹。人多孩子多,看着就闹心。
姚芳媛吐吐舌头,“哎呀,妈,人家就是习惯一个人睡了。”
姚卫民掀帘子进来,就看不惯姚芳媛这样,从小就掐尖,“我跟你换,你去我那屋吧,我跟大姐一屋。”
“嚷嚷啥!”这个大嗓门,生怕别人听不到自家笑话是吧!
“我才不换,你那屋守着公厕,薰都熏死了。”
“呵,等你嫁出去,那屋早晚是我的。不过我让着你罢了!”
“妈,你看二哥。”“我这辈子都不嫁了,就是嫁了,那屋也是我的。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男女平等,凭啥咱家东西都是你的。”
“行了,都闭嘴。支桌子搬凳子,吃饭。”“华华,吃饭。”
姚芳华把床铺好,将重要东西放在床头枕头下。衣物也没从包里整理出来,直接放在了衣柜旁。
姚家三间房,姚父姚母住中间最大的屋子,改了一室一厅。北侧屋是姚芳媛,南侧是姚卫民。姚芳华和大哥姚卫国下乡后,姚家住的算宽敞的。
李春英煮了大米粥,还煮了五个鸡蛋,然后就是馒头,腌的萝卜咸菜。
“怎么没炒个菜。”姚得义有些不满。哪怕把才蒸的一笼白菜包子热上几个也好。
“大早上炒什么菜,中午再说。”李春华节俭惯了,就是手里有余粮也舍不得吃喝。
姚得义也没再说啥,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节俭像是刻在了基因里。只要不差他的酒,咋都行。
姚芳华夹了一口萝卜,别说,她妈这腌萝卜的手艺还行。
吃了饭,姚芳华帮着刷了碗,收拾桌子。然后回屋拿出五包糖和两包茶叶。
递给李春英一包茶一包糖。
“你这孩子,回自家还带什么东西。”李春英接过糖和茶叶,茶叶有半斤了,糖也有半斤,“花了多少钱?”
“没多少,我去给爷爷,大伯他们送过去。”
“你这孩子,不用,你给他们送什么,人家谁惦记你了?你别去。”这东西送出去她心疼,买这老些东西她更心疼,“你怎么乱花钱。”有那钱干点啥不好。
姚芳华没说话,扭身出去了。
“你看她,像什么话,从小就不听话,倒显得我小人了。”从小就不贴心。又不是不知道她跟大房一家不对付,尤其是她那大嫂,那东西她宁愿喂了狗,也不愿给了大房。几个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因为自己家多一个孩子,她这大嫂过年连压岁钱都不给了,说什么给来给去麻烦,还不是怕吃亏。
姚芳华给对面钟家,于家和大伯家送了糖,给姚老爷子送了茶和糖出来,刚好碰上烫着波浪卷,一身红色羽绒服,踩着小皮靴的姚芳芳急急忙忙出门。
“姐,我着急上班。回头去找你聊啊。”
姚伯娘在后边追着给她塞了两个鸡蛋,“天天赖床,起来就打扮个没完,早饭也来不及吃。”姚伯娘扭头对着姚芳华笑,“供销社这工作,就这点不好,人家都放假了,他们也不放假。说是要坚持到过年头一天呢。这天天的。”
“几年不见,芳芳都长成大姑娘了。供销社的工作多好,别人都羡慕不来。”
“那也没你好,大学生呢。听你妈说你分到风扇厂了?”
“嗯。”姚芳华跟姚大娘闲话两句便揣着所有钱和票出了院子。
她先去买了两个肉包子,然后慢悠悠往供销社走。
姚芳华一走,姚芳媛就开始翻姚芳华的包裹。
一双皮鞋一双凉鞋看着就好看,可惜她脚比姚芳华大了一码。
行李包里除了书,几块木头,还有几件四季衣服,这衣服看着就时髦。翻完了行李又去翻姚芳华的床,除了在枕头下面翻到一套工具,什么也没找到。大姐肯定是把钱都揣身上了,这是防着她呢。
李春英进来就看到姚芳媛在上铺撅着屁股翻找,“小祖宗,赶紧的归置好。被你姐知道了,肯定骂你。”
“知道了。啥也没找到。妈,你说我姐手里有多少钱?”
“那哪知道,学校补助多少我都不知道。看这又是茶叶又是糖的,你姐穿那身虽然单薄了些,但看着就不便宜,手里肯定攒钱了。以后她又有工作,倒是不用为她发愁了。”姚芳华最后一封信说的就是自己分配了工作,年前会回来的事。
姚芳媛:“那个风扇厂还没爸他们机械厂大。”
“有几个能比机械厂还大的厂子了,你爸他们机械厂是这一片最大的厂子了。”
“妈,我也想进机械厂。”
“机械厂你是别想了,把你二哥弄进去就费老鼻子劲了。你爷爷动了最后一点关系,没见你大伯一家那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你看你卫亮哥,现在还是无业游民一个。哼,也不想想,房子他们家占了大头,咱家不过占了一点关系,就受不得了。只他们家占便宜行。”李春英撇撇嘴。
“那我明年高中毕业咋办?”
“你这个不争气的,你说都是我生的,你这脑子怎么就不行,指定是随了你爸。你说你要是能考上大学,哪还用发愁。”看着挺灵光的,怎么在学习上就不开窍。
大学哪那么好考,他们整个学校也考不上几个,能考上谁不愿意上似的。关键她真学不懂啊,尤其是数学,在她这跟天书似的。姚芳媛忍不住碎碎念。
“先想办法找工作,要是实在找不到,你就顶我的班,妈眼看五十了,正好让你顶班。”有个工作,说对象都能提个档次,嫁人可是终身大事,媛媛可不能在工作这码事上吃亏。
“妈你最好了。”姚芳媛一把抱住了亲妈。
“知道就好,赶紧把东西归置好。省的你们两姐妹吵架,让别人看笑话。”自把老大老二送走,她身边就只剩了俩个小的。她只以为老大老二就此扎根农村,定在农村不会回来了,难受过后,她就当只生了老三老四,心里眼里也就只剩这两个小的了。怨就怨老大老二倒霉赶上了下乡,这也怨不得她。只没想到政策说变还真变了。
“妈,我也想要皮鞋。我还想要羽绒服,实在不行新棉袄也行。芳芳说,她那件羽绒服三百多,老天爷,大娘可真舍得。”
“听她吹吧,芳芳在供销社上班,肯定有渠道,内部价,指定没那么贵。”
“那也得上百了。”姚芳媛小声嘀咕,姚芳芳天天打扮的像个时髦女郎,她羡慕的不得了。就盼着自己上班后也能这么打扮,可惜自己妈是车间包装工,工资没有供销社工资高,也没供销社工作体面。真气人。也不知道大姐在风扇厂是个什么工。要是工资高的话,不知道能不能换一换。
“妈,你问姐是个什么工种了吗?”
“说是报道后才知道。车间里干活的无非就那几个工种,大差不差,不过你姐虽说是女孩,但手厉害,也有脑子,没准是个技术工,或者维修工?”
“唉。”要是技术或维修工那就惨了,她干不来。“妈,你说姐会不会坐办公室啊?”
“考个大学就能坐办公室不成?要真个是,那大家还不疯了似的考大学?”
“哎呀妈,你是不知道学习多难,考试多难。”
“你就是吃不得苦。”李春英白了小女儿一眼。“学习妈是不知道,但妈知道,现在没个关系,想进办公楼难如登天。人多岗少,别天天做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