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一听说孩子送去学校还要钱,纷纷摇头表示不愿意。谁家有那个闲钱送孩子去上学,不识字也不影响种地,真要不行就免费的扫盲班。
村民们也不怕村干部,站在院里子一个比一个更大声说出不满意的意见。赵卫东听了几句,觉得没意思准备先撤。
赵德义原本还想多听一会,看他要走,低声吩咐道:“我们也走。”他还有话问老二,以前也没发现老二聪明,但上了扫盲班以后,老二确实比其他人强一些。
别的不说,卖东西的本事就比村里人强。同样是卖地里的蔬菜,自家编的竹器,按老二的法子就要卖得快。村里人挑着新鲜蔬菜进城经常剩回来,自家人按老二的法子整理清洗干净,很少有剩。
“老二,这个扫盲班和学校的事怎么说?”他和老婆子是不用再去扫盲班丢脸,也不知道家里其他人没有结业证会不会受影响。
别的他不担心,就担心分下来的地又被收回去。
赵卫东无奈道:“多学几个字是好事,城里招工都优先招识字的人。我今天进城还得了个消息,城里的棉纺厂招招工,但只招女工。”
这个消息他打算明天和蔡进喜说,全村日子好过,他以后过得好点才不显眼。任何年代都是枪找出头鸟,他只想悄悄吃肉,可不想让村里人盯上自家。
赵德义明显没领会赵卫东的意思,下意识回应:“棉纺厂是干什么的,怎么只招女工?”
“大哥,三弟,你们没有什么想法?”他也不想说得太明白,但不说清楚又怕被俩家怪罪,还是多一句嘴。
“二哥,你的意思是让大嫂和曼妮去城里干活?”赵卫民眯着眼睛盯着前方的路,在考虑媳妇进厂的好处。
赵富贵眼睛亮了亮,但很快压下心中想法。他的媳妇都还没未过门,要真是去城里工厂上班,万一找了别的男人怎么办。他进城可是看到工厂男女都关在一个地方上班,太容易出事了。
“我是什么意思都没有,只是告诉你们这个信息。想去就早点报名,我听说那厂挑人还挺严。”赵卫东可没说假话,负责招工的人怕有人故意进厂破坏工厂,挑人自有一套标准。
赵卫国摇头道:“你大嫂可不行,家里几个孩子,她要进城上班家里怎么办。”让他干地里的活没问题,让他做饭就抓瞎,只能说勉强做熟。再说他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忙完地里的活还要回家洗衣服做饭吧。
赵卫民觉得有点道理,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城里,真要进城上班,天天上下班来回都是个问题。大晚上的,一个女人独自走在路上,万一出事怎么办?
还是算了,进厂的事就算了。
赵卫东猜到是这个结果,第二天给蔡进喜说招工信息的时候也不忘提醒他把安全问题说清楚,别出事赖到他头上。
蔡进喜眉毛一挑:“我做事还用你教。”城里招工是好事,但他也不愿意自家媳妇进厂,村里估计也没几个乐意,倒是没出嫁的闺女还可以送去试一试。
赵卫东只负责传递消息,别的可不管。村里都通知了,他也不介意再多跑点远路,告诉俩个妹妹一声。陈招娣去世的时候,两个妹妹没少帮忙,于情于理都该说一声。
姐妹俩嫁得都不算远,又在同一个方向,十几里的路走快点一个多小时就够个来回。
赵慧娟嫁到黄木村,夫家儿子多,一大家子又没分家,听到城里招工的消息有几分心动,但还要和男人商量才能做决定。
“你快点做决定,我还要去徐家湾通知慧娴一声。”
“别急呀,不留下吃饭,总要喝口水再走吧。”家里没分家,粮食都掌握在公婆手里,她也不好主动留娘家人吃饭,但喝口水总不能有人说闲话吧。
赵卫东摇头拒绝:“我带了水壶。”早点说完还要回家给几个孩子做饭,总不能天天让孩子们做饭。老大做饭舍不得放粮食,同样是红薯粥,米少红薯多就算了,还稀得能见人影。
他做饭还能悄悄添点东西进去,吃进嘴里也更扛饿。
赵慧娟也知道他家的情况,倒是不好再拦,走的时候悄悄给了几两红薯干。
赵卫东哪会收她的东西,他来得急也没想来带东西,假装从口袋实际是悄悄从空间抓了一把散装冰糖:“这个你拿着。”
赵慧娟大惊:“我不要,你留着给孩子们吃。”
“家里还有,再说又不是给你的,是给外甥的,赶紧收好,别让人看到。”赵卫东说完就跑。
赵慧娟追了几步没追上,避开家里其他人的目光悄悄藏糖。这可是好东西,给孩子们吃也得晚上悄悄拿出来吃,可不敢让家里其他孩子看到。
赵卫东赶到徐家湾时,赵慧娴的男人徐保平也在家。
“二哥,你说的这事肯定不成,徐家湾远,去城里要走两个小时,在城里没个地方住,慧娴怎么能进厂上班。”
他知道厂里有宿舍,可让媳妇一个人住宿舍,就算他同意,爹娘也不会同意。
赵卫东接连被拒绝,连生气的想法都没有,只是替他人遗憾错过机会,以后想进厂就难了。
赵慧娴也听男人话,徐家湾的田多,她的日子比起娘家来说还好过一点,也没有非要进厂的想法。
“家里还有事,我先走了。”这次他可没有从空间拿冰糖出来,同样是妹妹也分个亲疏远近。
赵德义得知他跑去通知俩个闺女,还上门教训了几句:“你多那个事干什么,她俩都是别人家的人,真要进城花了心思,刘徐两家上门找麻烦怎么办。”
赵卫东对天翻白眼:“没本事的男人才会把媳妇拴在裤腰带上,进城能赚钱,有钱才能过好日子。我又不是害人,谁敢找我麻烦。”
这段时间他私下可没少给自己加餐,身体素质比之前强多了,谁要不服气想动手,大可以来试试。
赵德义气得火冒三丈:“你真是头牛,蠢牛。和你说不通,以后你有事别找我。”
赵卫东没把老头子的气话放在心上,他敢保证自家真要有事,老头子比谁都着急。
气走赵德义,日子照常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