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有钱了,赵明澈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
当皇帝实在是太累了,他觉得自己很有必要搞点“员工福利”。
比如,修个离宫。
京城一到夏天就跟个火炉似的,他早就想在京郊风景秀丽的山里,修一个集避暑、泡温泉、划船钓鱼于一体的豪华度假村……哦不,是避暑山庄了。
可当他把这个想法,在一次小范围的御书房会议上提出来时,刚刚因为国库充盈而笑了没两天的户部尚书杜景之,脸上的表情,瞬间就凝固了。
“陛……陛下!万万不可啊!”
杜景之“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又恢复了他“铁公鸡”的本色。
“修建离宫,耗费巨大,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国库虽有盈余,但北境战事方歇,将士们的抚恤赏赐尚未完全发放。南方数州大旱,亦需大笔钱粮赈济。此皆是燃眉之急啊!”
“国库那一百多万两银子,看似不少,可若真要用起来,实在是……捉襟见肘啊!还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暂缓修建离宫之念!”
怎么又有这么多事?
合着忙活了半天,国库是充盈了,但自己还是不能享受?
那当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他有些不高兴,但他也知道杜景之说的是实话。
打仗要钱,赈灾也要钱,这些都是正事,他总不能真的为了自己享受,就不管百姓死活了。
可他又实在是不想放弃自己的“度假村计划”。
钱不够……
钱不够怎么办?
赵明澈皱着眉,靠在椅子上,脑子里开始习惯性地,用他那套现代人的思维去寻找解决方案。
公司想搞个大项目,但是账上流动资金不足,一般会怎么做?
拉投资?找风投?还是……发行债券?
对了!债券!
一个绝妙的主意,瞬间点亮了他那颗想“摆烂”的心。
收税多麻烦啊,一笔一笔地收,还得跟那些地方豪族斗智斗勇。
直接让他们把钱“借”给国家,不就行了?
他看向还跪在地上的杜景之,用一种不经意的语气,缓缓开口道:
“杜爱卿,你说的有道理。国事为重,修离宫的钱,确实不该从国库里出。”
杜景之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陛下圣明!”
然而,赵明澈的下一句话,却让他脸上的笑容,再次僵住了。
“这样吧,”赵明澈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懒洋洋地说道,“朕也不为难你。你去找京城里那些有钱的世家大族、富商巨贾们,跟他们说,国家现在要办大事,手头有点紧,想请他们帮个忙。”
“让他们把家里的闲钱,先借给国家用用。”
“借……借钱?”杜景之的嘴巴张得老大,他怀疑自己听错了。
让朝廷,去向那些臣子、商贾借钱?
这……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自古以来,只有朝廷给臣子发俸禄,哪有反过来向臣子借钱的道理?
这要是传出去,皇家的颜面何存?国家的体统何在?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有损国体啊!”杜景之急得又要磕头。
“有什么不可的?”赵明澈摆了摆手,“又不是白借。你告诉他们,借钱给国家,是有利息的。比如,一年之后,朝廷就连本带利还给他们。这利钱,总比他们把银子放在地窖里发霉要强吧?”
“再说了,这叫‘与国同休,共渡难关’。他们为国分忧,朕心里有数,将来自然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赵明澈把前世那些公司发行债券时的话术,信手拈来。
杜景之已经彻底听傻了。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不够用了。
向臣民借钱?还要给利息?
这位陛下的想法,为何总是如此的……离经叛道?
然而,就在杜景之还在为“国体颜面”而纠结时,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丞相裴潜,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里,却再一次,爆发出了一阵骇人的精光!
他浑身一震,仿佛被一道无形的电流击中!
妙啊!
简直是妙到毫巅!
他之前还在为一件事而忧心。
那就是,大夏王朝的财富,过多地集中在了少数世家豪族的手中。
这些世家,富可敌国,他们手握重金,却只是用来购买田产、豢养私兵,从不用于民生。他们就像是一个个只进不出的貔貅,是趴在王朝身上吸血的巨大毒瘤。
朝廷想动他们,却又投鼠忌器,怕引起剧烈的反弹。
可陛下今日这看似“荒唐”的提议,却在不经意间,给出了一招足以破解此局的绝世妙手!
这是在借钱吗?
不!
这分明是在用一种温和的、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方式,将这些世家豪族,与国家的利益,进行深度绑定!
你把钱借给了国家,那你还会盼着国家倒霉吗?
你不会!
你只会比谁都更希望国家强盛,因为只有国家强盛了,才能还得起你的本金和利息!
如此一来,这些世家豪族,就从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变成了国家的“利益共同体”!
而且,此举还能将他们手中那些沉淀的、不流动的死钱,全都盘活,汇入国家的手中,用来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发展工商!
一举多得!
这已经不是什么简单的“借钱”了!
这是一种全新的、足以颠覆整个王朝金融体系的“阳谋”!
是帝王心术的巅峰体现!
裴潜看着龙椅上那位看似慵懒,实则将天下大势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年轻帝王,心中的敬畏,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顶点。
他上前一步,对着还在那里发愣的杜景之,沉声说道:“杜尚书,你还在犹豫什么?”
“陛下此策,非但无损国体,反而是利国利民,可安天下的万世之策!”
“将民间之财,汇为国用,再以国之发展,反哺于民。”
他转向赵明澈,深深一躬,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陛下,此物,当有一个名号。”
赵明澈想了想,随口说道:“就叫‘国债’吧,国家的债务嘛,简单明了。”
“国债……”
裴潜反复咀嚼着这个词,眼神愈发明亮。
“好!好一个‘国债’!”
“陛下圣明!老臣……这就去草拟章程!”
说完,他拉起还跪在地上一脸懵逼的杜景之,行了一礼后,便急匆匆地退了出去。
看着他们那如同打了鸡血般的背影,赵明澈满意地伸了个懒腰。
“搞定。”
“等钱到手,朕的避暑山庄,就可以开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