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历史古代小说《逆流者:新明》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林子珩苏婉清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企鵝一只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连载,《逆流者:新明》小说124867字,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逆流者:新明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瘟疫的阴霾逐渐散去,聚居点在伤痛与重建中缓慢恢复着生机。那场生死考验,如同一场残酷的熔炼,将原本松散、麻木的流民群体,锻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林澜的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不再仅仅是一个“有办法的读书人”,而是真正被众人视为可以信赖和追随的领袖。就连一直若即若离的陈莽,如今也真正将林澜视作了可以托付后背的伙伴,而非仅仅是一个需要保护的“读书种子”。
围墙之内,秩序井然。卫生条件在林澜的持续推动下得到了极大改善,定期清扫、垃圾定点处理、使用清洁液洗手等都成了新的习惯。幸存下来的流民们,无论是出于感恩还是对知识的信服,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识字和算数的传授不再需要遮遮掩掩,赵老栓等人甚至会主动向林澜请教问题。狗娃俨然成了孩子王,带着一群半大的小子,一边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役,一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林澜传授的各种实用知识。
然而,林澜的头脑却异常清醒。他知道,仅仅满足于在流放地内部站稳脚跟是远远不够的。王珂所代表的正统压力只是暂时退却,并未消失。王胥吏的刁难虽然因疫情之事有所收敛,但那双贪婪而警惕的眼睛始终在暗处窥视。更重要的是,他深知在这明末乱世,没有一定的自保力量,任何成就都是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风浪。而要建立力量,就需要资源,需要信息,需要打破这流放之地的封闭状态。
他需要的硫磺、硝石等物,在此地极难获取,王胥吏也绝不会允许他大量持有。他对外界局势的了解,也仅限于货郎带来的零星碎语,如同管中窥豹。
打破僵局的契机,在一个阳光炽热的午后,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方式,不期而至。
瞭望台上负责警戒的年轻人发出了信号——有陌生车队靠近。这立刻引起了围墙内的一阵紧张。陈莽第一时间握住了刀柄,示意众人戒备。
来的不是官府的队伍,也不是常见的商队。三辆由健骡拉着的、带有明显异域风格的四轮篷车,在几名骑着蒙古矮马、服饰奇异的护卫簇拥下,沿着崎岖的土路,晃晃悠悠地来到了聚居点外围停下。
为首一辆车的车帘掀开,先探出的是一顶装饰着暗蓝色羽毛的宽檐毡帽,随即,一个身影利落地跳下车来。
当看清来人的样貌时,包括林澜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那是一个女子,身量高挑,甚至比寻常男子还要高出些许。她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墨绿色骑装,样式与大明的宽袍大袖截然不同,更凸显出她挺拔的身姿。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一头如同燃烧火焰般的红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用一根简单的银簪束在脑后,几缕发丝垂落在她白皙得近乎透明的脸颊旁。她的五官立体而深邃,碧蓝色的眼眸如同波罗的海的冰块,清澈而冷静,正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与审视,扫视着眼前这片奇特的流放者聚居地,尤其是那堵格格不入的棱堡式围墙。
“红毛番婆子?!”有流民失声低呼,语气中充满了惊异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排斥。在这个时代,西方人在东南沿海虽非绝迹,但在这北方内陆的流放之地,无疑是稀罕至极的存在。
那红发女子似乎听懂了这个带有贬义的称呼,但她并未动怒,只是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目光最终落在了明显是主事者的林澜身上。她开口,说的竟是带着浓重异域口音,但语法词汇却颇为准确的官话:
“日安,各位。我听闻,在这里可以找到一种……效果非凡的清洁之物?”她的声音不像一般女子那般柔媚,带着一种独特的沙哑和干脆。
林澜心中一动,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来意。他的清洁液,竟然已经传到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商人耳中?这传播速度,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他面上不动声色,上前一步,用标准的官话回应道:“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在下林子珩,不知女士如何称呼?”他刻意使用了“女士”这个相对正式且带着尊重的称呼,而非“番婆”或“女商”。
红发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料到在这个偏僻之地,一个应该是流民的年轻人不仅气度从容,言语也如此得体。她微微颔首:“卡特琳·范·德·维尔德。你可以叫我卡特琳。”她报出一个冗长而拗口的名字,随即简化。
“卡特琳女士,”林澜从善如流,“您所说的清洁之物,我们确实有一些。不过,此地简陋,并非交易之所。若不嫌弃,请入内稍坐。”他侧身,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指向围墙内那片相对整洁的空地。
这个举动让陈莽微微皱眉,低声道:“小心有诈。”让一群身份不明的异族人进入他们苦心经营的据点,风险不小。
林澜回以一个安抚的眼神,低语:“是敌是友,总要接触才知道。我们需要外面的消息,更需要他们带来的东西。”
卡特琳显然也有些意外于林澜的大胆和坦诚,她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下林澜,又看了看他身后那戒备森严的围墙和目光警惕的陈莽,碧眸中闪过一丝权衡,随即爽朗一笑:“客随主便。”她回头用某种语言(似乎是荷兰语)对车队的护卫吩咐了几句,只带着一名捧着一个小木箱的随从,坦然走进了围墙。
她的到来,在流民中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孩子们躲在大人身后,既害怕又好奇地偷看那火红的头发和碧蓝的眼睛;大人们则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苏婉清也闻讯赶来,站在林澜身侧,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气质与众不同的异域女子。
在空地上临时摆放的粗糙木墩上落座,卡特琳开门见山:“林先生,我长话短说。我在南方的澳门和广州都设有商栈,最近从几个往来此地的货商口中,听说了你制作的‘清洁液’,效果远超寻常皂角,甚至比我带来的威尼斯香皂也不遑多让。我很有兴趣。”
她示意随从打开木箱,里面是几块用油纸包裹、造型精致的肥皂,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是我的货品。但我对你的‘清洁液’更感兴趣,尤其是它的制作成本和效率。”
林澜没有去看那些威尼斯香皂,他的目光平静地迎上卡特琳审视的眼神:“卡特琳女士是爽快人。不错,我的清洁液原料易得,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不知女士是想购买成品,还是……对合作感兴趣?”
“合作?”卡特琳挑眉,身体微微前倾,露出了商人的本色,“怎么个合作法?”
“我提供技术和部分本地原料,负责在此地组织生产。女士负责提供我们所需的一些……特殊物料,并利用您的渠道,将产品销售到更广阔的市场,比如南方,甚至海外。”林澜缓缓说道,语气沉稳,仿佛在谈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商业合作,完全不像一个身处绝境的流犯。
卡特琳眼中精光一闪,她没想到林澜的胃口这么大,思路也如此清晰。“特殊物料?比如?”
林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话锋一转:“在谈具体的合作之前,我能否冒昧地问一句,女士的商队,除了经营香料、丝绸、瓷器,是否也涉足……矿物交易?比如,硫磺和硝石?”
此言一出,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陈莽的独眼骤然锐利,苏婉清也屏住了呼吸。硫磺和硝石,在这个时代,是制作火药的核心原料,其敏感程度不言而喻。
卡特琳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她碧蓝的眸子深深地看着林澜,仿佛要重新评估这个年轻人。“林先生,你要这些东西做什么?据我所知,大明朝廷对这两样东西的管制,可是非常严格的。”她的语气带着试探和警惕。
林澜早已准备好说辞,他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无奈和愤懑:“女士也看到了,我们身处流放之地,周围并非太平盛世。山间猛兽、林中大虫,甚至一些不开化的匪类,都时常威胁我等安全。我们筑此围墙,也是为了自保。但仅有围墙不够,我们需要一些……能够制造响动、驱赶野兽、震慑宵小的东西。硫磺硝石,混合木炭,可制爆竹,响声巨大,足以吓退大部分威胁。我们别无他求,只求在这苦寒之地,能有一份安身立命的保障。”
他将火药的目的限定在“驱兽自卫”和“制作爆竹”上,合情合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方的戒心。同时,他也点明了他们所处的困境,暗示这是一种生存所需。
卡特琳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膝盖。作为游走东西方的商人,她自然知道硫磺硝石的真正用途绝不仅仅是爆竹。但她更清楚,在大明,私下交易这些物资的风险。然而,风险和利润往往是并存的。林澜的清洁液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潜力,如果能垄断货源,利润将极为可观。而硫磺和硝石,对她来说,从南洋或日本获取,并非难事,只是需要绕开官府的监视。
“爆竹……”她玩味地重复了一下这个词,嘴角再次勾起那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林先生,你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你的要求,我可以考虑。但是,合作的条件,我们需要详细谈谈。而且,我必须确认,你的‘清洁液’,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有效。”
“当然。”林澜示意苏婉清取来一小罐成品清洁液,并当场演示其效果。
当看到那浑浊液体在沾染油污的布片上搓揉出细腻泡沫,并迅速将污渍清除时,卡特琳眼中的最后一丝疑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商业狂热。
“很好!”她抚掌道,“林先生,我想我们有合作的基础了。硫磺和硝石,我可以设法提供第一批,数量不会太多,以免引起注意。但作为交换,除了清洁液的独家供货权,我还需要你提供一种……嗯,更具吸引力的东西。比如,带有特殊香气的清洁液,或者类似威尼斯香皂那样的固体形态。你能做到吗?”
林澜心中了然,这是对方在试探他的技术潜力。他微微一笑:“给我一些时间,以及相应的香料和油脂,我想……问题不大。”
接下来的谈判进入了具体的细节。林澜展现出了超越时代的商业头脑和缜密的逻辑,在供货价格、交付方式、物资兑换比例等方面,与卡特琳这位经验丰富的商人据理力争,寸土不让。他不仅要求硫磺硝石,还列出了包括少量精铁、品质较好的帆布、甚至是一些海外作物种子在内的需求清单。
卡特琳从一开始的游刃有余,渐渐变得认真起来。她发现,眼前这个年轻的流犯,思维之敏捷,眼光之长远,完全不像她接触过的任何大明商人,甚至比她见过的许多欧洲商人都要难缠。他仿佛对国际贸易的规则和风险有着天生的直觉。
最终,在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后,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协议:卡特琳将在两个月内,提供第一批包括硫磺、硝石在内的物资,而林澜则需要在此期限内,提供足量的清洁液,并尝试开发出带有香气的改良版和固体皂雏形。
谈完了正事,气氛缓和了许多。卡特琳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围墙内的布局和那些面带菜色却眼神不再麻木的流民,忽然说道:“林先生,你这里……很特别。不像是一个流放地,倒像是一个……嗯,一个很有秩序的据点。”
林澜淡淡道:“只是为了活下去,活得稍微像个人样而已。”
卡特琳笑了笑,碧眸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活下去……也不容易啊。我从南方过来,一路上可不太平。听说北边的女真人又闹得更凶了,朝廷还在为‘国本之争’吵个不停,税监遍地,民怨沸腾……这大明天下,风雨飘摇啊。”她像是随口感慨,目光却若有若无地观察着林澜的反应。
林澜心中剧震!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听到关于外界时局的信息!女真势大,朝廷党争(国本之争),税监横行……这些信息碎片,与他记忆中明末的历史脉络隐隐吻合,让他对自身所处的时代节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天下将乱!这个判断,变得更加确定无疑。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面色不变:“天高皇帝远,我们这些戴罪之人,能苟全性命已是万幸,不敢妄议朝政。”
卡特琳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她又坐了片刻,便起身告辞,约定好下次联络的方式和地点后,便带着随从离开了。
看着那支异国车队消失在尘土中,陈莽走到林澜身边,沉声道:“这番婆子,不简单。与她交易,风险不小。”
“风险与机遇并存。”林澜目光深邃,“她是我们了解外界、获取急需物资的唯一窗口。有了硫磺硝石,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保护自己的力量。而且,她从南方来,消息灵通,她的只言片语,比我们在这里瞎猜要有用得多。”
苏婉清也轻声道:“这位卡特琳女士,虽是异族,但观其言行,倒是个爽利直接的性子,比那些口蜜腹剑的官差胥吏,反而好打交道些。”
林澜点了点头。卡特琳的出现,如同一股强劲的外来气流,注入了这片封闭的土地。它不仅带来了获取战略物资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户,让林澜的视野豁然开朗。
他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在流放地活下去”。从卡特琳带来的信息中,他感受到了时代洪流的汹涌澎湃。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偏安一隅只能是奢望。他必须利用一切机会,更快地积蓄力量,不仅仅是武力的力量,更是知识、技术和经济的力量。
“接下来,我们要忙起来了。”林澜转身,对陈莽和苏婉清,也是对围拢过来的赵老栓、狗娃等人说道,“我们要改进清洁液的制作工艺,要尝试制作固体皂和香氛产品,要规划如何安全地接收和储存那些‘特殊物资’……我们有了一个机会,一个真正改变命运的机会!”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激昂和信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狗娃的小拳头紧紧握着,赵老栓等人眼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红发番商的到来,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在迅速扩散。这涟漪终将演变成浪潮,推动着林澜和他的追随者们,走向一个更加未知、也更加广阔的舞台。获取硫磺硝石的渠道已经打通,武装自卫的计划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让林澜开始思考,如何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不仅仅保全自身,更能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