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4章

会场的晨光:倒计时牌下的青春阵列

三月的晨光透过教学楼的落地窗,斜斜铺在操场的百日倒计时牌上——“距2016高考仅剩100天”。红色数字在晨风中微微颤动,像颗跳动的心脏。林晚站在高三(1)班队伍中间。

这是她保送京大后的高考百日誓师。前世她曾以“年级第一名”身份参与过这场盛会,看着同学们们在横幅下喊出“拼到最后一刻”的激动无以言表,这一世,她作为“保送生”代表发言,不是为了炫耀,是想告诉这群和她一样曾焦虑、曾迷茫的孩子:“保送不是终点,高考是所有人的成人礼;无论路径如何,拼尽全力的模样,最动人。”

林晚在办公室改发言稿时,顾昭发消息过来:“我帮你查了历年誓师大会的经典段落,还有我当年的发言稿,要不要参考?”

“不用。”林晚合上自己的草稿,“我要写自己的故事。”她翻开笔记本,第一页贴着前世高考失利的日记残页:“2035年6月8日,数学最后一题没算完,出考场时手在抖……”第二页是今生的错题本照片:“现在,我能把每道错题都变成‘必得分点’。”

她笔尖落下,开头没有华丽辞藻,只有最真实的共鸣:

“同学们,我曾认识一个人……”

台下传来细碎的骚动。林晚抬眼,看见第三排的陈小棠正攥着笔,眼睛亮晶晶的

校长宣布誓师开始时,操场的国歌响起。林晚站在主席台上,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忽然想起2里那位教师代表的发言:“看见每个晨曦初现的早晨,宿舍楼下的厨房已经灯火通明……”

她调整话筒,声音清亮:“我看见过凌晨五点的教室,有人边啃包子边背单词;我看见过晚自习后,有人打着手电筒在走廊补错题;我看见过班主任的白发,藏着‘你们再拼一点’的期待……”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嗯”,陈小棠在第三排用力点头。

“但比‘看见’更重要的是‘相信’。”林晚提高声调,“相信百日足够让数学压轴题从‘天书’变‘熟题’,相信作文素材从‘凑字数’变‘有温度’,相信你们笔下的每一道题,都在为六月的辉煌铺路!”

她翻开发言稿最后一页:“我的母亲说,苏绣的‘双面绣’最考验功夫——正反都要绣得精致。高考也像双面绣:一面是知识的积累,一面是心态的沉淀。愿我们都能绣出属于自己的‘金榜题名’!”

宣誓环节,林晚作为领誓人,带领全场喊出:“百日拼搏,不负韶华;六月试锋,我必成功!”

陈小棠举着拳头,声音哽咽:“晚晚姐,我以前总觉得‘保送生’离我很远,现在我想,就算拼到最后一刻,我也一定能考上想去的师范!”

林晚走下主席台,拍了拍她的肩:“你已经赢了——你敢把‘不可能’变成‘我要试’,这就是最棒的开始。”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操场的倒计时牌在余晖中泛着暖光。林晚望着台下重新坐下的同学们,忽然懂了:

百日誓师的意义,从来不是“必须成功”,而是“绝不放弃”。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他们:无论你站在怎样的起点,只要拼尽全力,终会抵达属于自己的远方。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