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重生后,高冷老公不肯离婚了小说无弹窗阅读的网站推荐

重生后,高冷老公不肯离婚了

作者:伽荔

字数:113885字

2025-09-04 20:08:51 连载

简介

豪门总裁小说《重生后,高冷老公不肯离婚了》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沈清辞陆廷渊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伽荔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连载,《重生后,高冷老公不肯离婚了》小说113885字,喜欢看豪门总裁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重生后,高冷老公不肯离婚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秋意渐浓,庭院里的银杏树染上了灿烂的金黄,阳光透过稀疏的叶片洒下,在地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像是碎金铺就的地毯。空气中弥漫着清冽的草木香气,混合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一场夜雨过后,晨间的空气格外清新,露珠在草叶上滚动,折射出晶莹剔透的光芒。

沈清辞坐在客房改造成的书房窗边,身上裹着一条柔软的米白色羊绒披肩。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正显示着她的证券账户界面。窗外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衬得室内一片宁静,只有她指尖轻触触摸板和偶尔翻动书页的细微声响。

她刚刚结束一节线上CFA课程,视频那头的教授正在讲解衍生品定价模型,复杂数学公式让她不得不全神贯注。课程结束后,她习惯性地复盘近期那笔小额投资的动向。对于”晨星科技”的那笔投资,她并未抱有立竿见影的期望,深知初创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心,她投入的更多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验证”和对自己判断力的一次锤炼。

然而,当她点开持仓明细时,目光不由得微微一凝。

代表”晨星科技”的那一行数字后面,跟随着一个不大却极其醒目的绿色百分比:+18.7%。

沈清辞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指尖将那个数字反复确认了两遍。不是眼花。在她投资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股价竟然悄然无声地爬升了近五分之一。

心跳,猝不及防地漏跳了一拍,随即加速鼓动起来。她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血液在血管中奔流的声音,那种悸动从心脏开始,迅速传遍全身。

她立刻点开新闻搜索,纤细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很快找到了原因。一则不起眼的行业快讯提到,”晨星科技”核心研发的李博士团队,近日在一次非公开的技术研讨会上,展示了一种新型可降解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数据,结果远超市场现有水平,引起了少数几位与会专家的高度兴趣和讨论。虽然还未有大规模商业合作的迹象,但这一技术突破的苗头,显然被某些敏锐的小型投资机构或个人捕捉到了,资金悄然流入,推高了股价。

十八点七个百分点。

对于动辄上亿规模资本运作的陆廷渊而言,这个数字或许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但对于沈清辞,对于她这枚依靠自己前世的模糊记忆、今生的刻苦钻研以及孤注一掷的勇气投下的种子而言,这却是一场毋庸置疑的、属于她个人的”小胜”。

一股热流,难以自抑地从心底最深处涌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那不是狂喜,而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踏实的情感,一种确凿的证明感。证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证明她的方向没有错,证明她沈清辞,抛开”陆太太”的光环或阴影,仅仅凭借自己,也有能力在充满风险的现实世界里,搏得一方立足之地。

她缓缓靠向椅背,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清冷的秋意仿佛都带上了甜味。脑海中闪过这几个月来的点点滴滴: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深夜,啃噬晦涩金融术语的焦头烂额,反复演算模型直到指尖发麻,还有在家族沙龙上压下心跳发出的那句微弱”预警”,所有的辛苦与挣扎,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意义。

这份成功,微小却珍贵,像暗夜里独自跋涉时望见的第一颗星辰,虽不能照亮整个前程,却足以给予行者莫大的安慰与坚定的勇气。

良久,她睁开眼,眸光清亮,仿佛被秋雨洗过一般。她看着屏幕上那抹令人愉悦的绿色,嘴角缓缓向上扬起,形成一个真切而柔软的笑容。这一次,笑容里没有对任何人的讨好,没有小心翼翼的掩饰,只有纯粹的、为自己而生的欣悦与自豪。

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小心翼翼地操作账户,她将这笔投资利润的一半,重新投入市场,遵循着分散风险的原则,挑选了另外两支她研究已久、看好的稳健型基金。而另一半,她则果断地提现了出来。

这笔钱,她不打算存起来,也不打算用于日常开销。她要用来奖励自己。

第二天,阳光正好,沈清辞特意挑选了一套舒适却得体的浅灰色针织套装,外搭一件米色风衣,整个人显得清爽而利落。她没有叫司机,而是自己打车去了市中心最大的书店。

书店里很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偶尔的低语。她熟门熟路地走向金融投资类的专区,目光在书架上逡巡。那里有她渴望已久的一套三册《高级金融建模与案例分析》原版书,以及《行为金融学新论》,价格不菲,她之前几次来看过,都因为价格而却步。今天,她没有犹豫,直接将它们从书架上取下来,沉甸甸的重量让她感到心安。

接着,她又走向服务台,办理了一套权威金融数据库的年度会员卡。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里,她可以随时获取最新的市场数据和研究报告,对她的学习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提着沉甸甸的购物袋走出书店时,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她心里是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这不是挥霍,而是投资,是对自己未来的投资。

路过一家颇具格调的文具店时,她的目光被橱窗里展示的一支钢笔吸引。设计极简,流畅的金属笔身泛着冷冽的光泽,笔尖是铂金的。她鬼使神差地走进去,店员热情地让她试写。

笔尖划过纸面,流畅得不可思议,出墨均匀,手感舒适。她在试笔纸上写下”新生”两个字,笔画清晰而有力。她买下了它,并非为了炫耀,而是希望用一支称心如意的笔,记录下未来更多属于她自己的思考和规划。这支笔的价值,远超它本身的价格,它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她重新执笔书写人生的决心。

晚上,她甚至没有自己下厨,而是特意约了林薇,去了那家她们都喜欢的、以创意菜闻名的餐厅”云味”。餐厅环境雅致,灯光柔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食物香气。

“今天怎么这么大方?”林薇笑着打趣她,一边翻看菜单,”发财了?”

沈清辞抿嘴一笑,眼角眉梢都带着轻松:”算是吧,小有收获。”

她点了平时会觉得小贵的招牌牛排和一瓶不错的气泡酒。当美食上桌,两人举杯轻碰时,沈清辞才轻声分享了自己的小成功。

“天啊!清辞你太棒了!”林薇惊喜地几乎要叫出来,赶紧压低声音,”第一次投资就赚了?我就知道你可以的!”

好友真心实意的欢呼和拥抱,让沈清辞心中的喜悦又增添了几分温暖。她们聊着未来,聊着理想,聊着女性独立的重要性,这顿饭吃得格外愉快。

这一切,都是用她自己赚来的钱完成的。每一笔花费,都带着独立的印记和成长的喜悦,意义非凡。

回到家时,夜色已深。别墅里很安静,只有几盏壁灯散发着柔和的光晕。沈清辞轻手轻脚地走上楼梯,却在二楼走廊遇到了刚从书房出来的陆廷渊。

他穿着深灰色的家居服,看起来有些疲惫,手里拿着一个空的水杯。两人在走廊相遇,气氛有一瞬间的凝滞。

“回来了?”陆廷渊先开口,声音在安静的走廊里显得格外低沉。

“嗯。”沈清辞点头,注意到他的目光落在她手中的书店购物袋上。

“买了书?”他状似随意地问。

“嗯,一些专业书。”她简单回答,并不打算多做解释。

陆廷渊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早点休息。”

“你也是。”沈清辞礼貌回应,然后转身走向自己的房间。

关上房门,她靠在门板上,轻轻舒了一口气。与陆廷渊的每次接触,仍然会让她感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但比起从前,已经好了太多。她不再像过去那样,会因为他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而忐忑不安,反复琢磨。

她将新买的书仔细地放在书架上,那支珍贵的钢笔则放在书桌最顺手的位置。看着这些属于自己的”战利品”,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微笑。

这一夜,她睡得格外香甜。

陆氏集团总裁办公室。

陆廷渊结束了一个冗长的跨国视频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抬手捏了捏眉心,目光落在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待批文件上。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室内染上一层金红色,也在他深邃的轮廓上投下明暗交织的光影。

助理周谨轻叩门扉后进来,将一杯新沏的热咖啡放在他手边,然后如同往常一样,开始例行汇报各项日程和需要他过目的事务。

“明天上午九点,与海外分公司的季度财报会议;十点半,研发部的新项目汇报;下午一点,与证监会的午餐会;三点……”周谨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每一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汇报临近尾声时,周谨语气如常地补充了一句,声音不高,却清晰无误地传入陆廷渊耳中:”陆总,夫人前期个人投资的那家’晨星科技’,股价近期有显著波动,累计涨幅接近百分之十九。资金已部分套现,部分继续持有。”

陆廷渊端起咖啡杯的手,在空中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浓黑的咖啡液面漾开细微的涟漪。

百分之十九?

他深邃的眼眸抬起,看向周谨,目光里带着一丝询问。周谨立刻心领神会,递上一份简单的数据摘要,上面清晰地列出了沈清辞投资的时间点、金额、以及近期”晨星科技”的股价走势图,旁边还附带了那则技术研讨会的小道消息链接。

陆廷渊的目光快速扫过纸张上的数字和文字。

金额不大,甚至不及他日常随意一笔开销的零头。波动幅度在他的投资版图里更是司空见惯,有时一分钟内的涨跌都不止这个数。

但这一切发生在那个人身上,发生在沈清辞身上,意义就变得截然不同。

他想起她书房里深夜亮着的灯,想起那些写满密密麻麻笔记的专业书籍,想起她平静提出”互不干扰”时的疏离,想起她在家族沙龙上那句一闪而过、却精准点出”智创未来”软肋的”预警”,甚至想起她毫不犹豫退回那些昂贵礼物的淡然。

一幕幕画面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

原来,她不是在闹脾气,不是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她是真的在默默积蓄力量,真的在尝试走一条脱离他掌控的路。

而且,她竟然真的做成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用如此有限的资金,取得了如此清晰可见的回报?

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一贯平静无波的心湖里,漾开一圈圈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涟漪。那情绪里,有惊讶,有错愕,有审视,有探究,甚至还有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立刻察觉的刮目相看。

他沉默了片刻,办公室内只剩下空调系统低沉的运行声。周谨垂手立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打扰他的思绪。

“知道了。”最终,陆廷渊只是淡淡地应了三个字,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他挥了挥手,示意周谨可以出去了。

周谨恭敬地颔首,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办公室,轻轻带上了门。

偌大的办公室里,只剩下陆廷渊一人。他没有立刻重新投入工作,而是身体向后,靠在了宽大舒适的真皮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繁华的城市天际线。

夕阳正在西沉,巨大的玻璃幕墙被染上瑰丽的橙红色,光芒有些刺眼。

他却微微眯起了眼睛,仿佛想透过这耀眼的光芒,看清某些他之前从未费心去关注的东西。

他发现自己似乎,从未真正了解过他的妻子。

他印象中的沈清辞,敏感、依赖、情绪化,像一株需要精心呵护却也让人疲惫的莬丝花。她的世界似乎只有他,喜怒哀乐皆因他而起落。他习惯了她的仰望,习惯了她的小心翼翼,甚至习惯了她的抱怨和眼泪,并将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或是”不懂事”的麻烦。

可现在,这株莬丝花似乎正在悄无声息地褪去柔软的依附,试图生出自己的根茎和枝干。她冷静地规划分离,沉默地学习技能,然后,用一场小小的胜利,向他、或许更是向她自己,宣告了这种成长的可能性和初步成果。

她提出离婚,或许并不是一时冲动的气话,而是真的有了离开他也能过得好的底气?这个认知像一根细小的冰针,猝不及防地刺入他心底某个从未被触及的角落,带来一丝清晰而陌生的心慌。

这种心慌并非源于失去所有物般的占有欲,更像是一种固有的、坚不可摧的世界观受到了无声的挑战和颠覆。

他忽然想起,自己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她询问他晚上是否回家吃饭,很久没有收到她那些小心翼翼关怀备至却让他觉得琐碎的信息,也很久没有看到她用那种充满不安和依赖的眼神望着他了。

原来,在他沉浸于庞大商业帝国运作、忽略身后方寸之地的这段时间里,那个他一直以为会永远停留在原地的女人,已经独自悄然走出了这么远。

这种脱离掌控和预设的感觉,让陆廷渊感到极其不适,甚至有些莫名的烦躁。但与此同时,一种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却不受控制地滋生出来。

他重新坐直身体,打开电脑。鬼使神差地,他没有立刻处理邮件,而是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了”CFA考试难度”、”特许金融分析师就业前景”等关键词。浏览了几篇专业文章后,他又让周谨悄无声息地送来了几份关于新兴材料领域、智能家居供应链风险的最新行业分析报告。

这些原本绝不会出现在他”休闲阅读”清单上的内容,此刻却吸引了他全部的注意力。他翻阅着那些报告,目光扫过复杂的图表和数据,试图理解那个她正在进入的世界,试图找到她之所以能做出那个”成功判断”的依据所在。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城市华灯初上,霓虹闪烁。陆廷渊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了对这些陌生领域的研究中。他发现,这些报告中的某些观点,竟然与沈清辞那天在沙龙上随口提出的看法不谋而合。

这个发现让他更加震惊。她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真的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就在这时,内线电话响起,是周谨提醒他晚上还有一个应酬。陆廷渊揉了揉太阳穴,看了眼时间,才发现自己竟然在这个问题上耗费了整整一个多小时。

他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璀璨的城市夜景。车流如织,灯火辉煌,这是一个他熟悉并掌控着的世界。但此刻,他却感到一丝莫名的疏离感。

那个他一直以为需要被保护、被安排的女人,正在悄无声息地构建着一个他完全不熟悉的世界。而那个世界里,没有他的位置。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失落。

接下来的几天,陆廷渊发现自己”偶然”看到沈清辞的频率似乎变高了。

清晨,他比平时早半小时下楼,恰好看到她晨跑归来。她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运动装,额发被汗水濡湿,脸颊泛着健康的红晕,眼神清亮,充满活力地与他擦肩而过,只留下一句淡淡的”早”,便径直走向厨房倒水,整个过程自然得仿佛他只是个合租的室友。

他晚上刻意提前回家,经过她的书房时,会”偶然”发现门虚掩着,透出温暖的光线。里面传来极轻的键盘敲击声,或是视频课程教授清晰的讲解声。他有时会驻足片刻,听到里面传来一些陌生的金融术语:”蒙特卡洛模拟”、”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等等,那些术语从她口中轻声复述出来,带着一种专注而认真的味道。他却从未推门进去,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像一个窥探者,偷听着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的声音。

他甚至会”偶然”地在她常坐的沙发角落,看到一本翻开的《经济学人》杂志,金融板块那几页被仔细地折叠起来,旁边还有她遗落在茶几上的、写满了娟秀字迹和复杂公式的笔记本。他会趁没人的时候拿起翻看几页,那些陌生的术语和图表,对他而言并不难理解,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感。这是属于沈清辞的领域,一个他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一天晚上,他回来得特别晚,客厅里只留了一盏壁灯。他正要上楼,却发现书房的门缝下还透着光。鬼使神差地,他轻轻走过去,透过门缝向里看。

沈清辞并没有在学习。她蜷在窗边的单人沙发里,身上盖着那条米白色的针织薄毯,似乎睡着了。膝盖上放着一本摊开的书,手边的小几上放着那支新买的钢笔和一个笔记本。柔和的台灯光线笼罩着她,让她的睡颜看起来格外宁静柔和,褪去了白日的疏离和冷静,倒显出几分符合她年龄的稚气。

陆廷渊的目光落在她膝盖那本书的封面上:《漫步华尔街》。这是一本经典的投资入门读物,但版本很新,旁边还有好几本摞在一起的类似书籍。他的目光又扫过那个笔记本,摊开的那一页上,画着一个复杂的思维导图,中心写着”投资组合优化”,延伸出的线条密密麻麻,却条理清晰。

他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门外,看了她很久。心中那种复杂的情绪再次翻涌上来。惊讶、困惑、探究,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欣赏。

她不是在玩票,她是认真的。而且,她做得远比他想象的要好。

这一刻,陆廷渊清晰地意识到,冰山之下,暗流汹涌。那个他一直以为静止不变的风景,早已在他未曾留意时,悄然改换了模样。

他最终没有惊醒她,只是悄无声息地退后,转身走向自己的卧室。脚步依旧沉稳,心底却已不同。

从那天起,陆廷渊开始更加留意周谨每日汇报中,关于她动向的那简短几句。去了市图书馆的经济学分馆,参加了某个线上金融论坛的讨论,和那位杂志编辑朋友喝了下午茶。他让周谨查过,确实是《风尚》杂志的编辑,背景干净。这些平凡琐碎的信息,如今在他听来,却仿佛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他甚至开始让周谨定期收集她关注领域的行业报告和动态,放在他办公桌的”待阅”文件夹里。起初只是匆匆浏览,后来竟也真的看出些门道来。他发现,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科技领域,确实如她所判断的那样,正在成为新的投资风口。而智能家居行业,也的确存在她所说的供应链风险和估值泡沫。

一天下午,他处理完手头的工作,时间尚早。鬼使神差地,他没有立刻开始下一项工作,而是让周谨调来了”晨星科技”更详细的资料和那份技术研讨会的完整纪要。

他花了整整一个小时仔细阅读那些技术参数和市场分析。作为顶尖商学院的毕业生,他的商业嗅觉和分析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越是深入研究,他越是发现,沈清辞的这笔投资,并非盲目运气。那家小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在特定技术领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李博士团队的研发能力也值得称道。如果后续发展顺利,未来的成长空间恐怕不止这百分之十九。

这个认知让陆廷渊陷入了更长久的沉默。

他站在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川流不息的城市。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掌控着一切,包括婚姻,包括沈清辞。他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履行作为丈夫的责任,认为这就是婚姻的全部。他从未想过要去了解她的内心世界,她的梦想,她的能力。他甚至吝于给予她最基本的情感回应和尊重。

而现在,那个一直被他忽略、被他轻视的女人,正用她自己的方式,一步步走出他的阴影,走向一个没有他也能发光发热的舞台。

这种认知带来的冲击,远比任何商业对手带来的挑战都要强烈。因为它挑战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固有的认知和傲慢。

冰山依旧矗立在海面上,威严冷硬,仿佛亘古不变。

但冰山之下的深海,却因一颗意外投入的石子,漾开了层层叠叠的涟漪。水波推动着水流,暗涌搅动着冰层。

陆廷渊站在冰面之上,第一次清晰地听到了来自下方那细微却持续的、冰层内部因微妙压力变化而发出的几不可闻的碎裂声。

很轻,却足以引起最敏锐猎手的警觉。

而他,正是一个最顶级的猎手。只是这一次,他凝视的目标,不再是商业对手,而是那个他名义上最亲密、却实则最陌生的,他的妻子。

他看着她捧着新买的书脚步轻快地走上楼梯,看着她对着电脑屏幕时而蹙眉时而展颜,看着她在餐厅里边吃早餐边用那支新钢笔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神情专注而认真,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柔和却坚定的光晕。

陆廷渊深邃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她身上,眸底深处,某种冻结了许久的东西,似乎正随着那一声微不可察的冰裂声,开始悄然松动、融化。

一场无声的风暴,或许正在他心底慢慢酝酿。

而他第一次意识到,这场风暴的源头,竟来自于那个他一直以为需要被保护、被安排、被忽略的沈清辞。

秋夜渐凉,月光如水银般泻满庭院。

主卧与客房,仅一墙之隔。

两个房间,两盏灯,两个人。

一个在灯下继续勾画着属于自己的未来蓝图,笔尖沙沙,神情专注而坚定。

另一个则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同一片月光,心中波涛暗涌,第一次开始真正思考。关于婚姻,关于责任,关于那个他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妻子。

夜还很长。

而改变,才刚刚开始。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