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江南的春末夏初,空气里开始浮动着潮湿的闷热。临江镇的日子依旧平静,但“济世堂”的禾先生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

镇上多了些陌生面孔。不是寻常的行商,也不是走亲访友的百姓。那些人穿着普通的粗布短打,眼神却异常锐利,像鹰隼一样扫视着街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他们装作问路,或是在茶馆酒肆里闲聊,话语间却总在不经意地打探着什么。

“最近镇上可有新来的外乡人?”

“特别是年轻姑娘?懂点医术或者识字的?”

“有没有……长得特别标致的?气质不太一样的?”

这些问话,像细密的针,扎在郁禾的心上。她立刻联想到了那个说她和京城贵人相像的行商,想到了云霓裳那淬毒的眼神和狠戾的手段!

是冲着她来的!云霓裳的人!

郁禾心中警铃大作!她低估了云霓裳的狠毒和能量,也低估了玄奕寻找“尸骨”的执念!他们竟然真的追到了江南!追到了临江镇!

她立刻变得更加谨慎。出门必戴帷帽,将脸遮得严严实实。在药铺里,她尽量低着头,少说话,避免引起注意。她甚至悄悄让柳婶一家也留意着,若有陌生人打听她,务必小心应对,只说她是吴大夫的远房侄女,父母双亡来投奔的。

然而,危险的气息还是越来越近。

这天午后,药铺里没什么病人。吴大夫在后院整理药材,郁禾在柜台后核对账目。两个穿着短打、身材精壮的陌生汉子走了进来。他们目光如电,迅速扫视了一圈药铺,最后落在了郁禾身上。尽管她低着头,戴着粗布头巾,但那沉静的气质和纤细的身形,依旧在乡野间显得鹤立鸡群。

“掌柜的,”其中一个汉子开口,声音粗嘎,带着北地口音,“抓点金疮药,要上好的。”

郁禾心头一紧,尽量稳住声音:“客官稍等。”她转身去药柜取药,动作刻意放得缓慢而笨拙,像个刚学抓药的学徒。

两个汉子的目光却一直黏在她身上,带着审视和探究。另一个汉子状似无意地踱到柜台边,手指敲了敲台面:“小娘子是这药铺的?看着面生啊?不是本地人吧?”

来了!郁禾背对着他们,手指微微发颤,深吸一口气,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个怯生生的、带着几分乡气的笑容:“回客官的话,小女子是吴大夫的侄女,家里遭了灾,刚来投奔伯父不久,帮着打打下手,还不怎么认得全药呢。”她故意将话说得磕磕巴巴,带着浓重的、模仿来的本地口音。

两个汉子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狐疑。眼前这女子虽然身形气质有点特别,但说话怯懦,口音土气,皮肤也略显粗糙(郁禾用药汁和灶灰刻意处理过),穿着更是普通村妇的打扮,和画像上那个苍白清丽、带着宫妃气度的郁贵人似乎相去甚远。

“哦?是吗?”问话的汉子不置可否,目光依旧在她脸上逡巡,似乎想找出破绽。

就在这时,吴大夫抱着一簸箕草药从后院进来,看到这情景,眉头微皱,立刻上前:“两位客官,药抓好了?”他不动声色地挡在了郁禾身前,对着她使了个眼色,“阿禾,愣着干什么?还不把药给客官包好?”

“是,伯父。”郁禾连忙低头,手忙脚乱地包好金疮药,递了过去。

两个汉子接过药,又打量了吴大夫和郁禾几眼,没再说什么,付了钱转身走了。

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街角,郁禾才猛地松了一口气,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刚才那两道审视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让她如芒在背。

“阿禾,”吴大夫看着她苍白的脸,叹了口气,压低声音,“最近不太平,你自己要加倍小心。这些人……来者不善啊。”

郁禾用力点头,心有余悸:“谢谢吴伯父。”她知道,这只是开始。云霓裳的人,绝不会轻易放弃。临江镇,不能再待下去了!

她必须离开!立刻!马上!

可是,天下之大,何处才是她的容身之地?玄奕的龙禁卫,云霓裳的杀手,像一张无形的巨网,正在向她收拢!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